虎年说法(虎年说虎义虎)

虎年说虎

安康人对虎的神化,缘于汉代对白虎图腾的崇拜。认为虎是百兽之王,是正义的化身,也是勇猛威严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安康人的文化观念,因此虎在安康就成神物一样存在,是有性情的灵畜,充满了人情味。举征如下:

《白河县志》载:清乾隆间,白河县贡生卫缉祖母李氏,二十八岁守寡,姑婆性严,日夜令操作。一夕往磨房,有虎卧道。李氏祝曰:"我命尽即噬,否则尔让路,毋延时刻贻姑怒"。祝毕,虎即去。

《宁陕厅志》载:清道光间,宁陕厅河西乡老陈存义,有个雇工姓王,一天,在山上收庄稼,被一只老虎衔将去,刚好遇到陈存义来看收割,见状,竟不畏避,上前抱住雇工的腿,与虎相争,且大声叱虎:"彼为我佣工,尔食渠,我如渠父母,何我亦肉也,胡不食"。虎竟去,主佣俱无恙。

虎年说法(虎年说虎义虎)(1)

以上例子,说明虎是讲道理的,并不都是嗜血成性,残暴无仁的野兽。因而一纸《祛虎纹》便可遣去。清康熙间,因安康东区九里冈、琉璃河一带有虎群出没,群众惊惧,惶惶不可终日。兴安剌史王希舜命参军鲁仁埰前往侦缉,查访得实后,鲁仁埰即为文告之曰:

"去郡城北百里而遥,有虎矫矫,白昼噬人,行旅阻绝。埰方受命郡幕,奉刺史命,来省一方民。即为文以告之曰:大禹铸鼎,伯益焚山,周公驱兽,凡以宁斯民也。兴安虽僻壤山陬,然其地界庸蜀,赋税之所从出;邮递之所从由;商贾之所从至。今虽杀人以自肥,不念上帝之好生,负隅以自雄,罔畏天王之明圣;田园荒芜,并赋税之逋负。堪怜妇子流离,力役之征谁贡?交驰羽檄,王程岂可稽迟;载驾星轺,国宪何堪再误。百货殷盈,贾客闻声而裹足;四方旮沓,行人震慑而回车。以致赋税之拖累也,邮递之稽延也,商贾之遁迹也。夫谁为之司土?而顽梗耽耽者,若是其厉哉?得毋泰山无苛政之扰乎?延平有晋女之姤乎?虎虽狰狞,亦当奉天子令,守大吏法,非甚顽冥之类也。自今与虎约,旬日之间,其负子渡河,毋噬我人民,荒我土地,阻我商旅,稽我邮传。如三告不灵,则亦顽冥之甚矣!我将操弓挟矢以与虎从事。不然卞庄子、周孝侯果何人?斯尚能与女争衡,而况天子之命吏乎!女其实图利之"。

虽然这是唐代韩愈在潮州玩的把戏,《祛虎文》不过是《鳄鱼文》的翻版,但是老虎也真听话,据《兴安州志》说:"是时虎在州北之琉璃沟,自为文祛后,虎患逐息,地方得安集焉,为之立庙以记其事,庙至今存"。

同时虎又成全了许多循吏、孝子和节妇,留下说不完的美谈。

《兴安府志》载普晖《郑公祠碑记》云:明成化年间,郑福为金州太守,时"郡城西七里沟有虎断途,公集众剪荆辟野,且矢隍祠曰:"勿容虎食吾民,吾躯亦可饱虎。寻李广辈杀五虎,窘遂泯焉"。从而成全了这位金州刺史的令名。

康熙《汉阴县志》载:明嘉靖间,汉阴人党汝孝,其父进朝早出刈麦,被虎噬去。汝孝奋力追之,夺父虎口,负父归,治噬疮,阅三月无恙。邑贡生胡伯埙为之传曰:"汝孝可谓不愧其名矣"。大书"虎口全父"四字赠之。

虎年说法(虎年说虎义虎)(2)

又据嘉庆《汉阴厅志》载《尹廷瑛虎口夺母记》:汉阴人任伍章,"家贫事母以孝闻,年二十,母于日晡时,至屋后取薪草。在内闻母喊声,急出视,见虎噬母去。章徒手奔救,至丛莽中,虎蹲伏欲食,章夺母负之而归。虎不动,若不知有夺者。章亦只知有母。至门,虎逡巡而去"。作者写到此不由感叹说:"母死虎口命也,章夺而虎不争,亦奇矣"!

与任伍章事相若,正有《紫阳县志》记载的一件哥事:紫阳县东明里尚其志的妻子赵氏,于康熙五十二年冬十月,赡衔去丈夫,号呼奔救,与虎相争,竟自虎口中夺回丈夫。闻者无不赞其"危身以拯夫危,虎挫虎威"。乾隆十三年,朝廷闻之,奉旨旌表。

虎年说法(虎年说虎义虎)(3)

……这些都是见诸地方志所载案例,而民间传闻又不知凡几?可见安康人并不都把老虎看成是吃人魔王,而是有人情味,有理性的灵畜。因此对滥杀老虎的人,从来都不假好颜色。安康处士刘应秋《岚河山行记》中 ,就有这样的描述:"逆旅主人善博虎,云‘已杀三虎矣’,言杀虎事甚悉,瞪目摇首写其状,以鸣得意,亦愚而亡命者也"。敢独自一人杀虎而不言其勇,冠以"亡命者",其挖苦谴责之意甚是明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