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哲学理解要点(唯物论之物质和意识)

公基哲学理解要点(唯物论之物质和意识)(1)

一、物质

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同时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存与亡,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二、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1.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

3. 意识的形式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知识拓展】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①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也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变世界;对人的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