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得前列腺炎的多吗(前列腺炎偏爱年轻人吗)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但50岁以下的“年轻”男性患病率较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青年得前列腺炎的多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年得前列腺炎的多吗(前列腺炎偏爱年轻人吗)

青年得前列腺炎的多吗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但50岁以下的“年轻”男性患病率较高。

年轻人为何被“偏爱”

可能的原因包括:

#久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长期久坐,或平日里缺乏体育锻炼,都会造成会阴区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

#性生活不适度 性生活过于频繁会使前列腺长期反复充血状态,引起前列腺增大,也易引起细菌逆行重复感染,还会与性伴侣交叉重复感染;而性生活过度节制可导致前列腺液长时间淤积,成为细菌的培养基。

#不洁性行为不洁性行为可导致细菌感染,甚至支原体、衣原体、滴虫、淋球菌等特殊感染,引起尿道炎;如不及时根治,可进一步向深部蔓延导致感染性前列腺炎。

#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往往都与前列腺炎的发病相关。

#精神心理因素心情不好,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也会容易致使前列腺发生问题;由于对疾病不正确的认知,对治疗缺乏信心,思想负担过重,日积月累,导致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出现了不良情绪和状态。

有症状就是有前列腺炎吗?

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前列腺炎的症状有所不同。许多门诊患者会不止一次到医院就诊,原因是出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分叉、尿不尽、尿道口有分泌物等。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阴囊潮湿,或在会阴、生殖器周围出现疼痛或不适。

以上症状并不都同时出现,更不是确诊前列腺炎的直接依据,所以当出现上述某些症状时,需要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诊治。

前列腺炎虽不足以威胁生命,却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也有一些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性功能障碍症状,如勃起障碍、性欲减退、射精痛、射精时间缩短(早泄)、血精等。在不育症中,前列腺炎是重要的病因,可能会引起精液参数异常。但即使慢性前列腺炎影响到了性功能和生育能力,也不用过于担心,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预防保健多会取得满意效果。

因为感染前列腺的病原体多为普通细菌,所以大多数前列腺炎不会传染,但当个别前列腺炎患者的发病是由于支原体、衣原体、滴虫、淋球菌感染等特殊病原体导致时,则需要排除是否配偶有感染,若是,则需要双方同时治疗。

前列腺炎怎么治?

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炎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案都需要用抗生素。临床中,前列腺炎被分为4种类型:

Ⅰ型:起病急,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或(和)尿液中的细菌培养为阳性。

治疗:主要采取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Ⅱ型: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8%。EPS(前列腺按摩液)/精液/VB3(前列腺按摩后的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为主,疗程为4周--6周。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不适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PS/精液/VB3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两步治疗:

第一步,可先口服抗生素,疗程为2周-4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再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

第二步,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以上类型在治疗中推荐使用α受体阻滞剂来改善排尿不适和疼痛,也可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相关检查(EPS、精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等)时发现炎症证据。

治疗:一般无需治疗。

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久坐,注意休息和睡眠,控酒控辣,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不憋尿,温水坐浴,定期做提肛锻炼等。

性生活适度

推荐每周1次-2次性生活,坚决杜绝不洁性行为。

积极彻底治疗急性泌尿生殖系感染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

多放松,积极调整心态。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黄盛松副主任医师提醒,前列腺炎就如像"感冒",只是“特殊部位”的“普通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但非常容易复发,患者需及时治疗和注意预防。

专家名片

黄盛松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四下午

医学博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主攻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上海市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前列腺学组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男科专委会前列腺学组委员,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委员。聚焦前列腺癌光声诊断及雄激素代谢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主持、参与前列腺癌相关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在Clin Cancer Res、 Prostate等杂志发表论著30余篇,国家专利20项。

媒体 | 家庭用药

图 | 以上均为版权图

文 | 泌尿外科

编辑 | 宣传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