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杨家将中的反面人物)

说起潘仁美,或许大家脑中都会想到《杨家将》相关的小说、戏曲中的大奸臣形象。在艺术作品中,潘仁美不仅以权谋私害死杨继业,还暗中残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导致“杨家七子”七子去六子回的悲剧。

可是,回顾历史后瀚海发现并没有潘仁美这一号人物,他的原型其实是潘美,潘仁美纯粹是艺术加工出来的形象。

历史中的潘美忠君爱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甚至是一位三朝元老。

杨家将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杨家将中的反面人物)(1)

潘仁美剧照

在了解完潘仁美的原型也许大家会纳闷不解,如此一个忠君爱国的名臣为何会成为《杨家将》相关的小说、戏曲中的反面人物呢,又是什么原因让潘仁美被冤枉千年之久?

只能说《杨家将》相关的小说、戏曲是一些艺术作品,为了突出主角的正义必定会安排一个反面人物,故意丑化来映衬杨家将的英雄形象,而潘仁美很不幸地成为了这个反面人物。

在《杨家将》相关的小说、戏曲中,为了突出主角杨家将的惨烈,作者有意将潘仁美杜撰成了一个与辽国勾结,处心积虑地谋害杨家将的人物,且为了剧情更加精彩,更是穿插了很多潘仁美和杨家的各种纠葛。

瀚海认为,之所以让潘仁美做这个反面人物,无非是历史对潘美的不公平所致。不否认当年杨继业兵败自杀确实有潘美的责任,但也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责任。

杨家将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杨家将中的反面人物)(2)

潘美雕塑

潘美也是一代名臣,功劳巨大,性格却略显低调,哪怕获得大功也是与世无争,不与他人抢夺首功。可问题坏就坏在这里,潘美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去和其他同僚发生争执,不去关注他人评价反而导致自己污名沾身。

当时宋太宗赵光义下诏命潘美及曹彬、崔彦进兵分三路,大军直指辽国,大有一举灭掉辽国之心。三路大军征进途中,战争异常惨烈,潘美及崔彦进打的异常顺利,捷报频传。另一路大军曹彬却出师不利,大败于岐沟关。

这样的情况让赵光义始料未及,他担心如此下去潘美和崔彦进可能会成为孤军深入之状,无法彼此兼顾支援,赵光义只得下诏选择回撤,同时令潘美、崔彦进等护送寰、朔、云、应等四州百姓随军内迁。

杨家将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杨家将中的反面人物)(3)

赵光义剧照

大家都知道,两军交战除了武力强弱决定,智谋也占决定性因素。辽国谋士见宋军胜多负少选择回撤,肯定是自顾不暇有所顾虑了,随即建议辽国国主举全国之力趁势追击。于是辽国萧太后和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军队十多万人,选择反杀。

在宋军护送边民内迁到达狼牙村时,辽国攻陷了寰州,两军兵戎相见。杨业看出两军兵力相差太多,建议面对辽国全部精锐应暂避锋芒,以护送百姓为重任,退守到城池之中,以防守之势消耗辽军。

监军王侁却无视杨业建议,以话语相逼杨业,说杨业作为一代名将,遇到敌军竟然怯战,真是有辱“无敌”威名。杨业不得已,只好排兵布阵,潘美和王侁在陈家谷口设伏,自己率兵前去杀敌。

杨家将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杨家将中的反面人物)(4)

王侁剧照

杨业从寅时出发到巳时仍未归来,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眺望,以为辽军被打败撤走,急匆匆前去争功,率兵离开了陈家谷口谷。潘美劝阻王侁不成,只好一起沿着交河向西南行军。杨业转战到陈家谷口时,见到未有援兵,选择死战,战死,惨败后不甘被俘自杀而亡。

可以这么说,在整个决战前后过程中,作为行营都部署,潘美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听信他人错误意见,没有做出最正确的作战方案,导致了杨业兵败身死。

于是乎,民间处于对杨业的怀念,将愤怒发泄到了潘美身上,用小说、戏剧等艺术手段无限放大潘美的过错,最终成为《杨家将》中的潘仁美。

杨家将是潘仁美害死的吗(杨家将中的反面人物)(5)

杨业剧照

瀚海说:

潘美作为宋朝名臣,因为性格致使杨业兵败惨死。这就像我们崇拜偶像,认为他是完美的人,不会有任何过错,倘若他有一丁点过错,就会被人牢牢抓住不放,甚至无限夸大,潘美便是如此。

只能说,无论古代现代都有愤慨之人,潘美因为自己的沉默和性格付出了沉重代价,生生世世难以偿还。

潘美从一个忠君爱国的名将成为一个以权谋私十恶不赦的佞臣,真是让人唏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