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

他是《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也是《神医喜来乐》里的喜来乐。

他是李保田。

20多年前,李保田因饰演刘罗锅被大众所熟知。

如今过去多少年了,他在剧中出神入化、细致入微的表演,仍然被奉为经典。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

一场参奏的戏,光刘罗锅的眼神就分为三个层次:上观天子,中定沉思,下起谋划。

一个眼神,就是一场风起云涌,诡谲变幻。

此剧一出,李保田、王刚和张国立被称为“铁三角”,观众对他们三人的喜爱程度不分伯仲。

可不知从何时起,李保田不再与王刚和张国立“捆绑”,取代李保田的,是演皇帝专业户张铁林。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2)

在一次采访中,李保田公开表示:“有些人不可能再合作。”

主持人问其原因,李保田的回答是:不相和。

随后,更有10多家影视公司联名声讨李保田,称他为“戏霸”。

李保田到底做了什么如此招人恨,甚至被封杀?

有句话说,日久才能见人心,直到如今人们才发现,不忘初心的,只有李保田一个人。

“我一定能成为大演员”

相信很多80后、90后都看到《宰相刘罗锅》,如今再看,剧中每个镜头都能称为经典。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结局的时候,刘罗锅戴着草帽,扭过头对着镜头会心一笑。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3)

事实上,李保田不仅在电视剧中表现出色,在电影中他也塑造了很多至今无人能超越的经典。

《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中的作家,失意、怯懦、孤苦;

《有话好好说》中戴着眼镜教育姜文:“小伙子,咱别拿无知当个性好不好。”

《菊豆》中,他和巩俐的感情戏,看得人肾上腺素直线飙升。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和张力,看得人想愤怒、想呐喊,却又觉得被无形中的一根绳索桎梏着、束缚着。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他再度与巩俐合作,却摇身一变成了谈笑中杀人于无形的黑社会老大,有人甚至称他是中国版的教父。

李保田演什么是什么,不是像,而他本身就是那个人物。

难怪张艺谋说,李保田是中国最伟大的演员之一。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4)

眼光毒辣的网友曾这样评价李保田演的电影:

李保田影史上一舞献出阿尔帕西诺级别的表演,当年中国电影的心气儿多高啊,考究的灯光,调度高明的长镜头,人物张弛有度的表演,就连一个普通的商业片都是冲着拿奖去的,再看看现在……

对角色的诠释,来自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没认真生活过的人,没用肉身和灵魂真切质问人生、磕碰命运的人,又如何演绎出角色人物的悲欢?

李保田之所以能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就是因为他对作为一个“人”,有着近乎决绝的原则和无比透彻的领悟。

1946年11月28日,李保田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

1960年,骨子里倔强的李保田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要去学戏。

“今天走出这个家门,我就没你这个儿子。”父亲怒气冲冲,扔下一句狠话。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5)

这句话并没有留住决绝的李保田,“砰”地一声摔门声,他冲出家门,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征程。

年轻的李保田以为父亲说的是真话,他这一走,就是5年。

5年里,无论再苦再难,他也没想过回家。

与父亲再见,是一次偶然。

离家出走后,跟着戏班子去了南京学柳子戏、演丑角的李保田,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作为唯一的城里人,戏班子里学戏的人都孤立他。

再加上赶上当年闹饥荒,没有抱团的李保田经常饿肚子。

一个月30斤饭票,还不到月中就吃完了,剩下的日子就是漫长的挨饿期。

没朋友,没亲人,有一次,李保田连续10多天都没能吃上一顿饱饭。

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天坚持练功,满天飞雪的天气,他也未曾偷过一天懒,因此落下了严重的伤寒。

吃不饱饭,可以忍;环境恶劣,也可以忍,但人的精神一旦被击垮,也就离倒下不远了。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6)

有一天,教戏师父忽然晕倒,李保田赤脚找来一辆手推车,将师父送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还要交20块的抢救押金。

李保田没钱,就这样生生看着师父离开了人世。

回到戏班子的他,不知怎的,就染上了风寒,高烧40度,好几天都不退烧。

恍惚间,李保田觉得自己被人抬了起来,后来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再醒来,就发现自己已经在城里的医院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被谁送到医院的,更不知道,离自己病房只有几步之遥的高干病房里,住着他的父亲。

孤僻、倔强、羞涩的李保田始终没有去见父亲。

直到有一天,李保田猛然惊醒,才发现父亲坐在自己身边,正挪动自己因打吊针而发麻的胳膊。

原来,父亲一直都是趁他睡着之后,偷偷来看他。

多年未见,父子俩双眼瞪着对方。

可也只是这一眼,两人多年的隔阂瞬间便烟消云散。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7)

李保田躺在病床上对父亲说:“爸爸,你不要瞧不起我,以后我一定能成为大演员,让你骄傲的演员。”

不善言辞的父亲什么都没说,默默点了点头。

可父亲还是没能等到这一天,父子俩冰释前嫌没多久,父亲就因肝病去世。

师父和父亲的去世,给了李保田沉痛打击。

此后的很多年里,李保田对父亲都充满愧疚,愧疚为什么要和父亲置气,愧疚为什么没能早点儿尽孝。

李保田把这种生活的悲苦化作力量,努力学戏。作为家中长子,他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撑起这个家,照顾母亲和弟弟。

1978年,李保田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经过几年系统的学习后,李保田于1983年开始接演电影,正式成为一名演员。

成为演员的李保田,获的奖,多得数不过来。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8)

然而,生活并没打算放过这个又努力又执拗的人,他再次经历了人生的第三次死亡。

做好人才能演好戏

父亲走后,李保田担起了家里的重任。

当时的他还没出名,片酬自然不多。

很多时候,当你没钱的时候,照顾就成了一句空话。

28岁的弟弟去新疆写生,为了省钱搭了别人的顺风车,司机滚落山崖,弟弟也命丧当场。

“如果我有钱,平时多少给他几个钱,他也不会去搭别人的车。”

李保田把弟弟的死归咎于自己“没钱”。

吃过没钱的苦,李保田应该会在遍地金钱的演艺圈大捞特捞吧!

事实上,他并没有。

家人的相继离世,教给他的,不是金钱的重要性,而是爱的必要性。

“与金钱相比,更重要的是人,人见一次少一次,钱花了还可以再挣。”

弟弟离世后,他试着放下骨子里的孤傲,在语言和动作上向母亲表达爱意。

每次回家看到80多岁的老母亲,李保田都会抱一抱她,握握老母亲的手。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9)

父母这一生,兢兢业业,没喊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

在机关单位工作的父亲,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母亲,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孩子谋取私利。

他们生性严谨,不苟言笑,是在用一种深沉的方式告诉孩子:人这一生,要行得端,坐得正。

而这些,都被李保田当作“遗产”继承下来了。

1987年,李保田出演电影《人鬼情》,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从此在演艺届打开了新的世界。

事实上,李保田接戏的时间间隔非常大,获得男配角奖后,李保田并没有乘胜追击,吃热度的红利。

直到1991年,他才又重出荧幕,与张艺谋合作出演了《菊豆》中的杨天青这一角色。凭借此剧,他获得第43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

李保田获得的奖,多得吓人,而且这些奖都极具分量。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0)

演技好,对角色有深切体会,是李保田屡屡拿奖的关键。

重要的是,李保田也有自己的原则:不是好剧本不接,剧中有注水广告也不接。

这一重要原则也成了区分他和王刚、张国立的分水岭。

1995年,李保田、王刚、张国立共同出演了历史题材古装剧《宰相刘罗锅》。

此剧一经上映,便火遍大江南北。

刘罗锅驼背,为了是角色更加深入人心,40集的剧,李保田从头到尾驼背,大热天的背后还塞了东西。

有人说,这是作为演员的本分,应该做的。可有些人并不这样想。

拍戏期间,王刚经常因为个人原因请假,让全剧组等他一个人。

这在李保田看来,是极大的不合理。

他认为,演员的职责就是演好戏,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耽误。

同是老戏骨,可却因理念不同出现了分歧,李保田、王刚和张国立三人也逐渐分道扬镳。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1)

李保田和《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一样刚正不阿,多年以后,他在节目中表示:“之所以不愿再合作,是因为我不会因为赚钱,或者因为任何其他什么,把不好的剧本呈现给观众看。”

从那以后,李保田、王刚、张国立的“铁三角”,变成了王刚、张国立、张铁林。

李保田因此一事,消失在大众面前。

王刚没戏演的时候,就到处接活动,张国立亦是如此,而张铁林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广大网友也有目共睹。

与他们三人相比,李保田实在是太珍惜羽毛了。

除了演戏,他自己承诺不接广告不说(据说,他推掉的广告有2000多万),也不允许自己出演的剧注水广告。

《宰相刘罗锅》大火后,他又接演了《神医喜来乐》和《钦差大臣》。

《神医喜来乐》收视火爆,可到了播出《钦差大臣》时,却出现了问题。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2)

李保田发现,自己当初签约时,明明写的是30集,到了播出时却变成了33集。其中,多出来的3集是由注水换来的。

要知道,电视剧都是按照集数算钱的,多一集就多赚一集的钱。

据演艺圈内的人透露,2018年的电视剧,一集能卖到1200万,一部80集的剧,高达10个亿。如果再植入广告的话,钱再另算。

2005年,发现其中猫腻的李保田,将影视公司告上法庭,原因就是因为注水。

这项举动,无异于断人财路。

所以,随后10多家影视公司联合起来,声称李保田不好合作,更把“戏霸”的帽子扣到他头上。

对此,李保田非常坦然,他表示:说我是戏霸,我就当是质量的保证。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3)

“干这行的人,应该把自己藏在作品后面。大家忘不掉生活中的你,便很难接受艺术中的你。”

这是李保田人生的座右铭。

试问,在今天物欲横流、恨不能一夜爆红的今天,谁能做到?为了怕被大众忘记,也为了敛财,大多数演员都出来直播带货了。

很多网友都表示,自从某某某出来带货后,他再出演角色,就很难把他跟角色联系在一起了,脑子里出现的,一直都是他带货时叫喊着“一二三,上链接”的样子。

不献媚于外,敢把自己藏起来,足以证明李保田老师内心的丰盈和巨大的能量。

事实上,李保田不仅在对艺术上有着始终如一的坚持,在生活作风上也继承了父母亲的优良原则。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4)

2009年,李保田的儿子李彧结婚,作为父亲,李保田却没出席儿子的婚礼。

原因是因为,当时他正在《永不回头》的剧组拍戏。

当年他对王刚请假让全剧组人等他的事嗤之以鼻,现在就不会为了自己的个人私事耽误拍摄进度。

“说别人之前,自己要先做到。”

“再说,租场地和机器的钱都已经出了,不能白白浪费。”

当年李彧和父亲一样,也想考中戏当演员,却在两年考试中失利。

彼时的李保田已经是具有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且他自己也是中戏出来的,妻子胡英更是在中戏当老师,只要他一句话,儿子轻轻松松就能进中戏。

可李保田从始至终没有帮儿子说过一句话。

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李彧直到第六次时,才考上中戏。

进入演艺圈后,李彧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结语:

2020年,李保田参加了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并获得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艺术家奖”。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5)

现场所有演员全体起立,庆祝李保田获得此奖。

主持人更表示,李保田从事演员这一行业,多年来不忘初心,获得此奖,实至名归。

领奖台上,74岁的李保田有些老了,但他接下来的话语,依然充满热血:

“这些年来,我为观众服务得少了。不是没有机会,是没有我喜欢的角色。这些角色大多千篇一律,没有挑战性。等哪天有了合适的剧本,我一样会充满激情地为大众服务。”

自从弟弟意外身亡后,李保田就学起了画画,他想代替弟弟活在这人世间。

关于画画、演戏、做人,李保田曾说过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我只有以我的画笔、刻刀作答,以我剧中人的悲喜哭笑作答。

只要我活着,我就不能停止。

上天有知,他们的亡灵有知,我虽卑微平凡,却要尽毕生的力。

每当我失望痛苦的时候,我相信上苍的目光在深切专注地对我凝视,那正是他最钟爱我的一刻。

李保田拍的电视(我一生不接广告)(16)

成为演员和画家之前,李保田首先做到了,他是一个实打实的“人”。

他的清高坚持、他的原则底线、他的保持自我、独树一帜,让他无论做演员也好,做画家也好,都令人敬佩,值得让人尊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