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写意桃花(一笑三语写意寓意)

一笑三语:写意、寓意、立意——聊《桃花春色》图的创作

今天三语聊聊我写的《桃花春色》这幅桃花双燕图,此图在我这习画五十年里作品不多见。由于疫情没有外出,春节后与朋友常去公园看各种花草树木奇石,这几天又到房山、门头沟、石景山等景点游春,可谓近距离观花,从注意花草树木奇石的物态、物理、物情形态变化一点点细致观察,比以前年轻时的写生还细微。因此最近书画创作可谓大胆想象,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式,力求体现国画讲究的意境特征。这里的“意”我认为不是写实,可又必须来自写实,因为写实是源于生活,写意是相对写实物象的了解和理解,因此写意来自生活还要高于生活。写实相对是具象的,写意是意象的,所以,“意”在于画外功夫。我认为“意”在书法、国画中,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观念、甚至是阅历以及内在素质,审美取向,思维方式和自然景观深度的概括。比方说我这幅《桃花春色》图,意境是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那首先要有构成意境的元素,桃花开花时在春天、寓意长寿、桃李满天下等,而燕子寓意吉祥好运等。如果我以前写此图就会画的画面满满的,可在游春观察后,发现现实中的桃花可谓姿态万千,一枝独秀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大树、古树。至此,有了画面元素,怎么布局,还得讲究立意,四尺整张的纸就画一枝折枝桃花,燕子的姿态向着桃花飞,设色淡而清丽,意境空灵清新。因此,国画必须讲究意境,如同写文章,意在笔先,即先立意,再行笔。我觉得国画里的“意”就是自己对宇宙、人生、自然、景观、物象以及生命物华的认识而所要表达的意会和寓意。所以,一幅画作立意就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美学思想。另外这幅图色彩搭配中,我用比较简约,力求还原国画本色,就是单纯的黑与白。黑为墨,白为纸,二者为色之极端,墨可分五色,白有无尽意。这是对比和感性上的意识。而这种黑白虚实的对比关系是国画历代美学思想的根基。我这幅画力求有的空灵清新之感,所以就采用国画的无墨无色的留白的布局。留白也为“虚”,清代画家张式在《画潭》里说道:“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清代笪重光在其《画筌》中有写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而这句话也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国画的终极奥妙所在。因此,我就胆的画,笔蘸有变化的浓墨,中锋、侧锋兼用画出树干,枝干以中锋写成,出枝要取势,穿插、疏密要有致,老杆以行书意笔,中淡墨草勾其轮廓,侧笔淡墨横皴,表现树皮肌理,后以赭墨皴染。接着重墨画出枝干,区分干湿浓淡的变化,注意粗细的过度,转折之处有方笔,粗枝中侧锋结合,细枝中锋用笔,然后再赭石色皴染。花瓣用钛白加曙红,五个花瓣,注意浓淡变化,花瓣顶端偏尖,注意疏密的变化。下一步用胭脂加淡墨中锋勾勒花蕊,也是同样的,注意虚实长短的变化。画叶片三五成组,有长短,粗细浓淡,调和藤黄与花青,有些叶片笔尖可以加胭脂,中锋画出。叶脉中锋用重墨勾勒一条主叶脉即可。这样桃花就告于段落,再添两只飞燕让画面富有情趣,头部背部用浓墨与重墨结合画出,注意水分的控制,飞羽与尾羽的用笔注意虚实,下笔要果断,上面的燕子的飞羽可以稍微淡一些,颈部用淡朱磦带出。最后整理收拾,补充调整画面点苔,最后题款、钤印完成。

范云峰壬寅三月十五北京早安!

禅意写意桃花(一笑三语写意寓意)(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