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六种方法:说文解字法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实际是告诉了我们宇宙运行的一个法则,一个小的系统总是从属于一个大系统之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受它的制约。这其中的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效法,就是学习。平时我们理解的法字,常用意是方法、办法,或者是法律。实际上,法的义项还是蛮多的,我们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个法字。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法”的繁体字“灋”,然后我们来看“法”字的古今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六种方法:说文解字法(1)

综合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灋”字的本义据字形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水从廌(zhì)去,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廌。

廌是传说中的神兽,又称獬豸。

说文解字六种方法:说文解字法(2)

《说文解字》解释说,这是一种象野牛而一只角的神兽,古时候判决官司,因为廌能辨别是非曲直,就叫它抵触那不正直的一方。传说帝尧的司法官皋陶(gāo yáo)就曾饲养獬豸来断案。如此整个字就会意, 从水,表示司法要像水一样公平,从水,表示如神兽廌一般能判明是非曲直,从去表示神兽廌抵触那不直之人令他离开,在一种说法中是将作恶者吞下。

另一种,是认为“灋”从水,从廌固然同上文表达意思一致,但是个从盇(hé)声的形声字,盇本为有盖的盛物器具,后假借为盍字。

篆文或体的法字,是繁体篆文灋的形式。而古文法,古文字学家则解释为,上部为“(jí)”意为聚集,下为正,整个字会意司法集合正义之义,可备一说。

俗话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但在古代社会里,皇亲国戚如果犯了法,执法的官员处理起他们来,慑于封建帝王的威势,还是得忌惮三分。因此那些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官员就特别为百姓爱戴,名垂青史,号称青天。下面咱就说说强项令的故事。

说文解字六种方法:说文解字法(3)

先说个约法三章的经典故事。话说刘邦当年率军攻打咸阳,驻扎在霸上,后来秦王子婴向他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后,本想借机捞一把快活一下。手下樊哙和张良都建议他从长远考虑,不要进宫挥霍。刘邦于是重新驻军霸上。他秋毫无犯,并和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杀死别人的人要偿命,伤人者要抵罪,偷盗的人也要判罪。凭着这约法三章,刘邦迅速赢得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百姓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这为他后来与项羽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汉光武帝时,洛阳有个县令叫董宣,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躲在公主家里,衙役不敢去抓他。后来湖阳公主外出,这个家奴恰好作了公主的陪乘。董宣探知消息,截住公主的去路,责备公主的过错,强行让那奴仆下车,并杀了他。湖阳公主告到刘秀那里。刘秀很生气,就想用棍子打他。董宣毫无惧色说,陛下英明中兴汉室,但放纵奴仆杀害良民,怎能治理天下?光武帝令太监拼命按着董宣的脖子,要他向公主道歉,董宣两手据地,始终不肯低头。后来光武帝赦免了董宣,并赏给了他三十万钱。董宣将这些钱全部分给了手下人。从此强项令的故事天下流传。

法的本义是刑法,由此可引申出标准,准则,再引申出规律,道理。同时也可引申出方法、途径。同时还可引申出仿效,模仿。由方法,途径可引申为法术,道术。

我们来看“法”的词义引申图示。

说文解字六种方法:说文解字法(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