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

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1)

中位发病年龄36岁,肺毒力在下降

撰文:燕小六

在变异株奥密克戎席卷全球之际,首现地南非宣布:“取消宵禁”等防疫措施。

南非科学家于全球率先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此后,该毒株广泛传播,致英法美等国感染数不断创新高,多国收紧公共卫生措施。

但如今,“所有指标都表明,南非在国家层面已经度过第4波疫情高峰。”近日,南非政府发布声明援引该国卫生部数据称,除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外,其他省份的新增病例数和住院数都有所下降。同时,第4波疫情并未造成死亡人数显著上升。

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SAMRC)艾滋病和结核病研究办公室主任法里德·阿卜杜拉在社交媒体“推特”发帖称,本轮疫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严重程度不及变异株德尔塔。“达到高峰只用了4周,随后2周出现骤降。”

奥密克戎现身的第3个月,科学研究也频见报端。一些来自不同医疗体系、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构成的研究,都发现奥密克戎感染出现年轻化、轻症化等临床表现。

感染者更年轻了

2021年12月30日,JAMA率先发布首个针对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经同行审阅的回顾性研究。该文由南非私立医疗机构联合体Netcare完成。

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2)

研究指出,2020年至今,南非经历4波疫情大流行。包括:

第1波,2020年6月至8月,原始毒株是主要流行株;

第2波,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变异株贝塔后来居上,成为主要流行株;

第3波,2021年5月至9月,变异株德尔塔胜出,造成疫情大流行;

第4波,2021年11月15日后,随着变异株奥密克戎被检出,感染数再次激增。

基于疫情进展,Netcare研究人员分别在每一波疫情中,抽取入院高峰时数据,并着重分析第3和第4波疫情中的住院患者情况。

结果显示,在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段,感染者普遍更年轻,中位年龄仅36岁,并以女性居多。

由变异株德尔塔主导的第3波疫情,感染者的中位年龄达59岁,为4波疫情中“最年长”。

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3)

此前,SSRN发布《柳叶刀》预印本研究,也提出奥密克戎可能对年轻人更危险。

该研究分析了18817名奥密克戎检测阳性并入院者,发现1151人是20岁及以下人群,占比达17.68%。而在德尔塔传播高峰期,同年龄段感染并住院者占比为3.8%(161/4,217)。

感染症状轻了

除年龄特征,上述研究都在关注奥密克戎的毒力。

WHO此前曾发出警告,称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会引起感染“海啸”,造成各国医疗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但南非卫生部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成为当地主要流行株,致入院人数急剧上升,但增长速度远小于预期。相较于南非第1波疫情,奥密克戎感染入院的几率要低约30%。

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4)

南非2020年3月6日至2021年12月中旬新冠肺炎数据表。

灰色为新冠确诊住院数;黑色曲线为新增感染数;红色曲线为在院死亡数。/SSRN

JAMA一文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住院者的预后情况,发现多个数据都支持“毒力下降”。

首先,住院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降低。在前3波疫情中,有68%-69%的感染者会被收治入院。到第4波疫情,入院率降至41.3%。同时,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中位住院天数,从此前的7-8天,降至3天。

其次,吸氧和机械辅助通气率下降。尤其是后者,从第3波疫情时的12.4%降至现在的1.6%。

再次,感染者并发症显著减少,病死率骤降。德尔塔为主要流行株时,29.9%的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死率为29.1%。奥密克戎大流行后,感染者的ICU率为18.5%,病死率为2.7%。

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5)

《柳叶刀》预印本研究也有类似论述。研究人员表示,在第4波疫情中,28.8%住院病例为重症。而在第2波和第3波疫情中,重症率分别为60.1%和66.9%。

2022年1月1日,美国德克萨斯州最大的医疗系统之一Houston Methodist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也上传一篇奥密克戎临床表现的论文,结论与南非Netcare发表在JAMA上的结论几乎一致:观察到感染者显著年轻化,住院时间更短,需要呼吸支持的更少,重症也更少。

疫情结束的曙光初现?

奥密克戎出现之初,医学、科学界的担忧主要是由于该变异株携带大量突变、均位于刺突蛋白上。这使得病毒的感染力更强。南非曾有研究提出,奥密克戎的再感染率比其他毒株高3倍。

但万幸的是,奥密克戎的毒力似乎在变弱。相关研究分析称,这可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包括一些动物模型显示,奥密克戎的肺毒力下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称,它似乎更倾向于感染上呼吸道,尤其是易感鼻黏膜。而不再像早前的德尔塔等毒株那样,容易感染肺部。

一项日美联合的预印本研究显示,感染奥密克戎的实验鼠发生肺损伤的程度较轻。比利时的另一项研究也有类似结论。此外,中国香港利用手术过程中收集的新冠患者肺组织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在这些样本中的生长速度,要慢于其他毒株。

这或意味着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率下降。但由于病毒在上呼吸道复制更频繁,也会使其更易传播。

第二,彭博社援引研究称,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T细胞和B细胞,仍能识别、攻击奥密克戎。

《病毒》2022年1月2日发文称,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携手,分析1500多个新冠病毒蛋白基因片段,它们皆能被新冠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产生的T细胞识别。结果显示,奥密克戎难以通过突变,逃脱T细胞免疫反应的攻击。这说明,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产生的T细胞免疫反应,仍能保护人体免遭重症。

奥密克戎或是“新的流行”

WHO担忧,南非研究未必具有“全球参考性”。

这和南非人口结构有关。“南非人口比较年轻,年龄中位数为27.6岁。英国则为40.5岁。因此,南非经历的奥密克戎疫情,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国家不同。”BBC报道。

其次,南非的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仅26%的人口完全接种,且60岁以上者的接种率最高,达58.4%;其次是40-59岁(54.3%)和20-39岁(31.7%)。《柳叶刀》预印本研究称,在其研究期间,20岁以下仅5.8%接种过新冠疫苗。这都可能是该国年轻人更易感奥密克戎的原因。

而年轻人的慢性基础病患病率低,即使染疫,病情程度和进展也会明显优于老年人群。

《纽约时报》科普作家卡尔·齐默也同意奥密克戎的临床表现更轻。但由于其传播速度迅速,传染力强,这会造成更多人感染。因此,即使重症率低,也可能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他还指出,奥密克戎的流行更像是一个“新的流行”。其潜伏期极短,感染后患者很快就会出现临床表现。从公共卫生角度看,奥密克戎感染者若在出现症状后能被迅速隔离,可以更有效缓解疫情。

然而,截至目前,英美等多国已更新防疫策略,缩短甚至取消部分隔离要求。在美国,已全剂量接种疫苗且未出现症状的密接者,无需检疫隔离,但连续10天进行日常活动时必须戴口罩。

《华尔街日报》也警告,正与奥密克戎作斗争的欧美多国未必能重现南非经历。除年龄构成、自然感染情况等,还要注意季节因素。“南非正值夏季,而新冠病毒往往在冬季更易传播——这是欧美正在经历的现状。”

资料来源:

1.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outh Africa During the COVID-19 Omicron Wav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aves. JAMA. doi:10.1001/jama.2021.24868

2.SARS-CoV-2 T Cell Responses Elicited by COVID-19 vaccines or Infection Are Expected to Remain Robust against Omicron. Viruses. doi.org/10.3390/v14010079

3.South Africa says Omicron wave may have peaked. BBC

4.Omicron threat has a silver lining? Cases soar but new data puts end in sight. mint

5.Omicron cases less severe than other waves, hospitalisation rate lower, shows study in Lancet. The Print

6.COVID-19 Omicron wave in South Africa characterized. Medical Press

7.Clinical Severity of COVID-19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s in Gauteng, South Africa During the Omicron-Dominant Fourth Wave. SSRN. doi.org/10.2139/ssrn.3996320

8.Early signals o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vaccine breakthrough, decreased hospitalization rates, and less sever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caused by the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in Houston, Texas. medRxiv. doi.org/10.1101/2021.12.30.21268560

来源:医学界

声明:邯郸健康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

奥密克戎是不是女性比男性严重(奥密克戎新发现)(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