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首次现身 罕见鸟中大熊猫

太惊喜了!

近日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首次拍到

“鸟中大熊猫”

黄腹角雉雌雄同框

首次发现

藏酋猴种群分布

今年3月,保护区管理局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启动了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监测调查,首次大规模采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在保护区布设了91台红外相机。

大熊猫首次现身 罕见鸟中大熊猫(1)

资料图:黄腹角雉雌雄同框

8月19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回收野外的红外相机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其中雌雄同框画面更是首次发现。此外,监测视频中还发现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种群活动影像,这是保护区首次发现藏酋猴这一种群分布并掌握影像证据,刷新了当地物种新纪录。

大熊猫首次现身 罕见鸟中大熊猫(2)

资料图:藏酋猴

据了解,黄腹角雉和藏酋猴均为我国特有物种。其中,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400米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因种群数量不断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藏酋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隶属于灵长目、猴科,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一般体长61-72厘米,尾长7厘米左右,体重12-18千克,在全省分布并不多。

监测项目组专家、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李言阔:相较于以往各地拍到的黄腹角雉雄性、雌性单独画面,这次的雌雄同框影像尤为珍贵。而影像中多处藏酋猴群的出现,有力证明了藏酋猴在保护区的分布,为当地丰富多样的生物圈添了“新丁”。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罗霄山脉南段、遂川县境内,总面积1058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97%,有冷杉、南方红豆杉、黄腹角雉、云豹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也是我国中部候鸟迁徙通道的核心区和关键隘口。

大熊猫首次现身 罕见鸟中大熊猫(3)

为保护好这块绿色宝库,2002年,遂川在南风面区域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国务院批复建立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年12月,省林业局组建保护区管理局。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南风面生物多样性科研调查好消息频出。

来源: 江西网络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