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

大洋集团成立于2002年5月,是目前中国引领潮流的商业运营者,已进入10个城市并开设15家门店,总营业面积达79万平方米。

大洋秉持 “打造人文、艺术、创新零售新地标,勇当消费、体验、生活方式引领者。”的经营理念,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助推城市的经济发展。 2012年6月大洋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5907)。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1)

至2022年5月20日,大洋正式年满20岁,达弱冠之年。

悠悠20载,大洋经历了2002年-2012年的辉煌发展期,2012年-2015年百货行业衰退的至暗期, 2016年-2019年的二次创业期,2020年-2022年的新冠疫情期。无论面临何种形势,大洋都是迎潮而起,奋勇竞进,就像一匹骏马,不曾停下脚步。

正是峥嵘岁月、起起落落赋予了大洋无穷的信心和持续发展力。回顾大洋的发展历程,铭记曾经的辉煌,吸取经验教训,获得前行的力量。

集团发展历程

重大事记

2002年9月7日,大洋百货开启了第一家门店:福州东街口店。它坐落在福州最繁华的817北路,与时值首屈一指的商业项目——东百东街口店隔街呼应。福州东街口店开业,应该说轰动了整个榕城乃至福建,让整个全国的商业界刮目相看,可谓流行百货领导流行。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2)

2003年,南京新街口大洋开业。营运面积约66000平方米,位于誉为“中华第一商圈”的新街口商圈。 商场以中高档流行商品为主,为大洋集团在全国设立的第三家分店。南京新街口大洋的开幕,真正的把流行时尚带给了南京市的消费者,南京大洋开幕的当天销售达到了2000多万元,这样一个业绩也证明了消费者对它的青睐,更让商家发出了商业城市看上海,商业时尚看大洋的感叹。应该说,大洋的开幕给南京传统的商业商圈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3)

2007年,武汉光谷大洋开业。15年前的武汉光谷,一段时间无人问津。恰逢此时大洋集团正处于蓬勃发展期,集团举全国资源以最优惠的合作条件拿下这个项目,成为在光谷商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签约到开业仅仅用了不到二年时间,开出了流行时尚的第一家百货。不但满足了周边消费者的需求,更是将光谷周边几十所院校的近百万师生锁定,第一年便获利3000多万元。十几年来光谷大洋一直是集团的聚宝盆,截止目前为集团贡献了近十亿的利润。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4)

2007年,福州大洋晶典开业。福州二店是大洋集团重金打造的高端奢侈品的门店之一,在当时一举奠定了福州商业高端的基础,填补了福州消费者的高端消费空白,增加了大洋集团在商业领域的地位。锁定了高端品牌合作的终端,也一直是我们大洋集团引领高端消费的桥头堡。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5)

2011年,宜昌大洋开业。大洋晶典宜昌店从洽谈项目开始 ,以全新的市场定位,全新的装修设计,全新的年轻团队,全新的品类组合以及全新的经营理念,开幕伊始就引爆宜昌,吸引了全城的消费者,震撼了宜昌的商业同业者,撼动了号称宜昌商业老大的宜昌国贸的地位,为未来大洋集团领航宜昌商业奠定了基础。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6)

2012年是大洋集团前十年中最辉煌的一年。主要成绩之一是大洋于台北上市,股票代码:5907;之二是创出最佳经营效益。19家门店营业面积接近60万方,营业额达到销售顶峰接近百亿,四年复合增长率 27%,两项利润收入达13亿元,纯利达2.4亿元。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7)

十年峥嵘岁月,如黄河气势磅礴,如泰山坚强巍峨。

2012年-2015年,业态市场格局的变化,让百货行业进入衰退期,整个大洋集团也出现了持续下滑的现象。消费者从单纯的购物理念转换成吃喝玩乐的理念。百货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大洋的无锡、常州、石家庄三店也先后关闭,在之后的十年,大洋整体增长乏力。

2012年是商业格局变化最为迅猛的一年,购物中心开始不断崛起,这一年全国新增近1000家购物中心,万达等商业地产的大幅扩张,实体零售的闭店潮来临。2010年开始电商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以淘宝为首的线上销售呈现了井喷式提升,尤以双11特别活动闯进了千家万户,给消费者带来了另类的销售空间。业主面临高租金回报的需求压力,联营模式下的同质化挑战愈演愈烈。

大洋迎来了至暗时刻,内忧外患,风光不在。业绩在2016年滑至低谷。

2016年黄清海董事长接任后, 面对持续下滑的局面,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二次创业,占据数据百货制高点;众志成城,实现业绩逆势持续成长。”

集团上下全面贯彻落实董事长的经营方针,二次创业,踔厉奋发,笃行不待。各店自省缺失,群策群力,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积极进行升级改造,从16年到19年,集团各个主力门店结合董事长的要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从人、货、场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8)

集团在不断加大招商调改力度的同时,对于经营持续下滑的门店及时止损,断尾求生,陆续关闭了几家门店。正是由于集团采取了上述各方面的整合措施,使大洋16年到19年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增长。大洋顶住了电商的蚕食,顶住了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与此同时,董事长高瞻远瞩,对大洋的未来提出了新的规划。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大洋全速前进的脚步骤然变缓,集团各门店的经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即便面对新冠疫情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洋人也从未停止脚步,在董事长的带领下继续探索新的领域。2020年2月,大洋各门店的社群营销、直播等线上业务飞速发展,并于3月整合为无界零售业务部。目前大洋的信息技术水平、数字化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

2020年11月11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洋晶典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此次更名是大洋由传统百货类销售向新零售转型的标志,更体现了大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初心。

面对后疫情时代黑天鹅事件频发,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作为一家与时俱进的新零售集团,我们不能试图去改变国际国内大环境,但我们可以自我革新,未雨绸缪。

作为中国零售商业的领头羊,大洋集团敏感捕捉时代的趋势,提出到2025年再造一个大洋的宏伟目标。未来的大洋,不光是在规模上的简单扩张,而是在质量和体制上注入新的元素,在发挥集团原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从根本上实现蜕变。

董事长在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求未来的大洋要打造成为人文艺术创新零售新地标,要勇当消费体验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只有切实的把这些理念、 概念融会贯通,才能够真正将大洋打造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品商业,才能够将大洋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一改以前人们对于大洋百货传统的概念。

厦门海翼集团半年业绩(峥嵘岁月洋)(9)

2021年12月22日,大洋上海千树项目隆重启幕,可谓万众瞩目。千树在开业前就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上海新地标。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无可复制。细节精心打磨,品味高雅,更绿色低碳,令消费者大饱眼福,业界叹为观止。千树开辟了潮流艺术、精品购物、餐饮休闲、文创娱乐完美结合的先河,令消费者赞不绝口。这个在上海受屈一指的集人文、艺术、创新商业为一体的城市级标杆项目,对于集团实现“再造一个大洋”战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望篇

2025年,再造一个大洋!

2022年已经是新冠疫情的第三个年头了,但最近3个月奥密克戎席卷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15省存在中高风险区。常态化的防疫、一轮又一轮的封闭管控,给零售业巨大的冲击,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出现了明显收缩,景气水平下降。尤其是上海疫情的爆发与外溢,导致集团业绩较去年同期下降近40%。

疫情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预计二季度全国GDP增长率在3%左右。零售业首当其冲,疫情使民众更加节约,消费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提振到正常水平,这是不利的因素。

2022年各行各业都将历经充满生死变局的劫难之路。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少数最优秀的企业能够实现业绩和效益成长。大洋能够经受经济的潮起潮落、政治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变迁,体现了企业顽强的生命力,未来可期。

危机之后孕育着新的机会,经济学家已经提出要“不惜代价刺激经济”,手段可能包括:降息,降准,发消费券,放宽房地产调控,更多支持中小微企业等等。这些政策会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

大洋已经有20年的历史,我们经历过许多危机,而且战胜过很多困难。我们的团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变得强大。对于当下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洋人一方面发挥不畏困难的精神,同时增加危机感,要第三次创业,这是后疫情时代应有的精神。不等不靠,靠自己创新来赢得主动,坚信我们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淹没,而是勇立潮头,笃行致远。2025年,再造一个大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