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

孙元礼,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自幼苦读诗书,期待着金榜题名,可是考了数次,竟是连个秀才都没混上。

父母都是农民,家住远离县城六十多里的一处村落,村子十分穷,村落后面是一座土山,倒是经常有人经过村落。

只是即使如此,村子也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善。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1)

要说这土山上,唯一值得人们来此的,只有那么一座道观,十分久远的建筑,只是因为道观之中,有着一位据说九十多,接近百岁的老道士,人们才会过来看看。

据说这老道士有些本事,甚至是有些神异的能力,有些将死之人过去,老道士妙手回春,没准直接就好了。

正是基于此,人们才会过来,试图获得一些期望之事。

这孙元礼的父亲,前几年病重,一命呜呼了,只有老母亲跟着他们生活。

不过家里的条件着实是太过艰难了,这孙元礼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平时的时候,给家里干活,也会种地。

只是老母亲和妻子不叫他种地,说他一个读书人,将来是要做官的,哪能去种地,被人看到,会笑话他的。

即使如此,这孙元礼,还是会尽量帮着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他家在土山下,开荒了几亩地,平时的吃用,都是靠着这些土地的粮食,还有块菜地,这样的话,粮食和菜也勉强够了,只是还要买书,生活上的各种东西,所以即使 是丰收,家中也是没有余粮。

又到了考试的日子,妻子看着苦读的丈夫,没有丝毫的埋怨,说道:好好考!考中了自然是好,不中也没关系!

孙元礼听到,笑了笑,说道:考了几次了,这次定然能够考中,虽说只是一个秀才的身份,但是咱家的田地,便可以不用交税了,省出来的钱,咱们生活自是会变得好起来。

妻子点头,带着一丝憧憬,孙元礼在屋中读书,母亲和妻子,用独轮车推着一些农具,朝着地里走去。

看着两人远去的身影,这孙元礼心中不是滋味,只是没辙,他即使愿意帮忙,但是却是改变不了现实,

闷头开始读书,虽说过几日便是考试的时候,但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已经提前联系好了,明日村中的老把式牛大叔,去县城办事,正好把他捎过去,要不六十多里,可是得走多半天。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2)

到了临近傍晚,母亲和妻子一起回来了,孙元礼已经将晚饭做好了,一家人吃饭。

随后妻子帮他准备了一个不大的包袱,毕竟不是去远行,只是去考试,过几天也就回来了。

里面是笔墨纸砚,还有干粮和水壶。

次日,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车把式便赶着车到了门前,这孙元礼背着包袱开门,告别了妻子,窜上了马车,说道:牛叔!咱们走吧!

这位车把式笑道:好了!

随即挥动鞭子,马车朝着县城飞奔而去。

毕竟是六十里,加上道路不是那么平坦,也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看到了县城大门。

车子径直驶了进去,毕竟是县城,顿时变得热闹喧嚣了起来。

县城的另外一个方向,是府城,离着很远,因为上次考试县试已经过了,只需这次的府试过了,那么他便可以获得秀才身份,家中的纳税便可以减免。

车把式跟他别过,此人要去车马行,不可能一直送他,毕竟人家是要赚钱的。

看着远去的车把式,孙元礼汇入了人流之中,这里他是第二次来,上次考试来过一次,虽说不熟,但是毕竟来过一次,也还是有些了解。

没在县城停留,径直穿了过去,朝着府城的方向走去。

这就是穷人的悲哀,足足离着不足两百里呢,只能是徒步行走了。

​不过时间上已经提前计算好了,倒是来得及。

毕竟是干过农活的,不是那种娇弱的书生,走起路来,倒是十分快捷。

足足三天的时间,终于是到了府城,这是他第一次来,途中打听了数次,才没有走错路。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3)

​到了府城之后,首先找了一家客栈,当然是最便宜的那种,因为明日便是考试的日子,所以也就是住一晚,即使如此,孙元礼也是肉痛,这点钱对他来说,也是不少了。

随后出去打听了一番,找到了考场所在,提前去报了名,这才回了客栈。

什么都没要,打开包袱,吃着妻子给他准备的馒头。

次日,开始考试,这次还是挺顺利的,竟是直接考过了,得了个秀才的身份,总算是考中了。

有了这个身份之后,最起码种地不用交税了,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带着兴奋,背着包袱便向家里走去,已经出来了三天了,这回去还得三天。

就在他走到离着城门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看到路旁有卖包子的,心中一动,包袱之中,干粮已经不够了。

​想到这里,便走了过去。

一个胖子,此刻守着一摞屉,正在张罗着,旁边不远处便是一张长条桌,后面眯眼坐着一名算命先生。

看到客人来了,胖子赶紧笑脸相迎,孙元礼问道:怎么卖的?

​胖子:咱们这的包子,最是好吃了,一文钱一个!

看了看冒着热气的包子,孙元礼有些心疼,因为县城的包子,一文钱可以买两个。

十分肉痛,但是此刻考试过了,心情有些激荡,于是便取出了三文钱,说道:给我来三个吧!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4)

​胖子捡了三个包子,递了过来。

​刚到手,一侧身形一闪,一名乞丐抱住了他的大腿,哀求道:好心人!行行好吧!我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乞丐,孙元礼有些迟疑,自己可是只有这三文钱了,本打算一天吃一个馒头,对付到家。

迟疑了一瞬,还是取了一个馒头,递了过去说道:给你一个吧!

​乞丐接了馒头,带着兴奋,转身就走,孙元礼将馒头放在包袱之中,也要出城。

​就在这时,那名算命先生突然招呼道:年轻人!过来一下!

​有些不明所以,孙元礼还是走了过去。

​老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喜中有悲啊!可怜!

一句话闹得孙元礼摸不着头脑了,算命先生继续说道:看你心善,老夫帮你免费算一卦,回家之后,莫要开门啊!

​听到老者这么说,孙元礼愣了下,抱了抱拳,老者却是直接闭上了眼。

摸不着头脑的孙元礼还是走出了城,不过那句话,却是始终回荡在耳边,只是其中还有很多的疑惑不解。

​一路上都在琢磨,心中却是有了些不好的想法,古人迷信,对于这种算命先生的说法,都是相信几分的。

脚下加紧,到了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算了算时间,这个时候回去,肯定是天黑了。

但是思家心切的他,还是选择了赶路回家。

​走到半路的时候,天色就已经黑了,幸好是路途熟悉,摸着黑还是到了村落的外面。

此刻的村子,漆黑一片,没有一丝的灯光,倒是有些月光,孙元礼径直到了自家门前。

因为天黑也没细看,就要推门,只是突然想到了算命先生所说,便停了下来,隔着门缝看了看,屋内一片漆黑。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5)

转了个身,到了矮墙处,干脆跳进去了,也不进屋,免得吵醒了妻子和老娘。

​可是到了矮墙这里,探头看去,屋内竟是有着灯光,孙元礼感到不解,再次到了门前,从门缝看去,还是漆黑一片。

​这可是怪了,虽说不解,还是从墙头处,跳了进去。

许是听到了动静,屋内大门打开,妻子走了出来,端着油灯,看到是他,顿时露出了喜色:夫君!你回来了!

老娘也走了出来,一家人进屋,妻子和老娘,看着他,神色有着激动,孙元礼也是如此,带着兴奋:娘!我考中了,我已经是秀才了,以后咱家再也不用交税了,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妻子和老娘听了,神色也多了激动,只是不是那么强烈。

​孙元礼倒是没有看出什么,三人一直说了许久,许是看着天色晚了,老娘说道:不早了!赶紧睡吧!

​说完就去了东屋,妻子和他去了西屋,只是在临睡前,妻子似乎是带着迟疑,说道:夫君!明日切记,不要开门!

孙元礼听到开门二字,顿时愣了,看着妻子,不明所以,妻子带着深意,不再多说了。

​次日天明,孙元礼早早就醒了,看了看睡得正熟的妻子,独自起床,到了院中。

就在这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是大哥回来了么?

声音是邻居小弟的,孙元礼赶紧说道:是啊!昨晚我回来的!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6)

​都是习惯,人家在外,孙元礼习惯性到了门前,抽出门栓,直接打开了大门。

​只是大门似乎是被什么连着,稍微用了些力,才打开,结果一张黄纸被撕开了,孙元礼这才看到。

​外面站着一名年轻的男子,带着惊恐盯着他。

孙元礼迈步走了出去,见男子如此,问道:怎么了?

​男子指了指孙元礼的宅子,孙元礼这才回身看了看,结果脸色顿时变了,家还是那个家,可是在院中,却是多了两座坟。

带着惊恐,孙元礼冲了进来,看着两座坟愣神,男子也跟了进来。

​孙元礼沉默了良久才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男子这才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原来孙元礼刚走,他的妻子和母亲去土山下种地,结果山上落下一堆碎石,将两人砸死了。

妻子临死前说,将两人葬在院中,要看着自己的丈夫回家。

毕竟是遗愿,众人这才将两人葬在了院中,结果,山上的那位老道士,竟然亲自过来,说是因为道观的缘故,才导致了这场灾祸,老道士将孙元礼的大门,用黄纸封住,说是可以叫一家人团聚一下。

听到这里,孙元礼泪如泉涌,跪在了坟前。

事后,人们才不禁感慨,这老道士真是不简单,竟是如神仙一般,手段莫测。

孙元礼也对算命先生感激不尽,令自己一家还能团聚一晚。

​故事完!

民间故事秀才梦中赴城隍庙(民间故事书生考中归家)(7)

​小编有言:善有善报,书生出于善意给了乞丐一个包子,结果算命先生出手,令得他没了遗憾,与妻子和母亲相聚一晚,这就是善报。

说明:民间故事也是文学的一种传播形式,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请多多关注作者,继续欣赏下一篇民间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