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年马尾松(三江源头的老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报道)提起玉树,自然会想到这样一句介绍——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

本文要说的“三江源头”是一家名为玉树三江源头的农贸有限公司,老松是公司总经理,本名就叫“老松”。

与老松的相识是在4月初纪念玉树灾后重建十周年采访活动中,这位土生土长的本地康巴汉子,对玉树十年发展变迁可谓“门清”,便单独相约采访,听他讲个人奋斗故事,听他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玉树涅槃,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诸多实实在在的改变。

江西万年马尾松(三江源头的老松)(1)

三江源头的农贸有限公司内,购买蔬菜的玉树市民。

玉树被誉为“虫草之乡”,2003年,25岁的老松凭着本地便利条件,开始做起虫草生意,几年间便积累了不少资本。而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改变了他的发展轨迹,随着玉树大规模灾后重建工程开启,老松开始从事土石方生意。

生意做的如火如荼,但老松的家人却开始反对他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父亲第一个出来反对:“你的土石方生意有什么好?能不能做一些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生意?”在父亲的劝说下,老松又一次改了行。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距省会城市西宁800余公里,由于当地气候不适宜蔬菜种植,98%的蔬菜靠外运,老百姓“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当地政府。老松开始思考如何让当地群众吃上新鲜平价蔬菜,减少生活成本开支。2014年6月,在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收官之际,老松多方筹措资金成立了玉树三江源头农贸有限公司。

老松的“三江源头”主要经营销售平价蔬菜、水果、肉食品、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销售中他特别注重“平价”,因为从源头上控制了成本,取消了中间环节,公司实现了销售价格普遍比市场价格低15-20%的目标。

为了这一目标老松付出了不少艰辛,也交了不少“学费”。2014年,老松揣了100万现金,带着玉树当地群众吃上好面好米好油的目的,直奔湖南。100万对当时的老松而言是笔巨款,而当他到了粮油交易市场后却傻眼了。当天的交易最高的有8000万,最低的都有1500多万,厂家负责人知道他要购买100万的粮油,便接连拒绝,都认为运费不划算,数量太少。但当听到老松从玉树过来又带着这样的目的时,那位负责人决定支持老松,免除了运费。此后,只要是老松的生意,都会受到一些特殊照顾。

江西万年马尾松(三江源头的老松)(2)

老松向居民介绍新到货的农副产品。

随后,老松又开始开拓蔬菜市场。在西宁,他5点就开始起床,在蔬菜批发市场挨家挨户打听价格。有一次,他订好了一车蔬菜,价格也相对便宜,质量又好,于是装车运往玉树。可谁知到了玉树,打开车厢一看,尽是些已经蔫了的烂菜。老松知道这是商家搞的鬼,这几十吨蔬菜必须倒到垃圾场,决不能放在市场上,哪怕自己受损失。

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老松深入云南、甘肃、四川等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产区调研对接,规范进货渠道,签订订购合同。他的3辆大型新鲜蔬果冷藏运输车不断穿梭在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产区和玉树之间。他的经营门店从最初的1家发展到了11家,公司员工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了45人,这45人均来自精准识别的贫困家庭。

新鲜的蔬菜运到了玉树市,老松也逐渐打开了市场。同时,他也看到,还有许多牧民尤其是基层的群众面临买菜难,每一次买菜都要去附近乡镇,不仅不便而且增加了生活成本。在玉树州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老松组建了由10辆车组成的“流动平价蔬菜直通车队”,把销售范围又延伸到了门市店无法覆盖到的各居民小区和各乡镇,在不加价前提下为牧区群众送菜上门服务,使边远牧区群众吃上了新鲜蔬菜,赢得了不少牧民的称赞。

江西万年马尾松(三江源头的老松)(3)

“流动平价蔬菜直通车”驶向玉树州的各个村落。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流动平价蔬菜直通车队”又发挥了大作用。按照玉树州供销合作社的总体安排,老松承担起向玉树州各乡镇配送的任务,从800公里外的省会城市西宁拉运蔬菜,再分头配送下去,他不仅保证质量,同时承诺不涨价、不减量。用老松的话讲,虽然不能冲在一线发挥作用,但能用自己公司的优势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期盼,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后,老松又把目光瞄准了有机蔬菜的种植。他发现,虽然玉树海拔高,种不出蔬菜,但在温室大棚中,油白菜、油麦菜、菠菜、芹菜等叶菜类蔬菜以及少量菜瓜和平菇却能种出。看到玉树市区附近好多政府出资建设的蔬菜种植大棚,由于农牧民群众缺乏种植技术而闲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萌生了带领老百姓种植温棚蔬菜的念头。这样既可以丰富玉树“菜篮子”,又能使老百姓致富,还可以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说干就干,老松积极奔波于农牧行业主管部门、村委会、老百姓家中,商量经营方式,找科技专家、技术人才等。他的想法是先由他来承包经营,出资聘请技术人员,当地老百姓参于劳动、学习种植技术,增加致富造血能力,老百姓学好技术,有能力自己种植时,他再将资源反馈给群众,使得群众脱贫致富。在大家的认可下,他自筹资金200万元,开始实施玉树市代格村110栋蔬菜温棚维修及种植项目,经过5个月努力,前期13个温棚成功种植出了近30个品种的当地有机蔬菜、油桃等作物,起到有机蔬菜种植的示范带头作用,使80余户贫困家庭得到了脱贫致富的机会。

贫困家庭出身的老松深知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他始终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近两年来,拿出5万元资金,深入到敬老院、边远牧区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等生活困难群众,并在玉树市区各门店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点,免费供应茶水,把爱心化作了对社会、对乡邻的责任。采访中,老松也总是说这样一句话:自已一个人致富了不叫富,能带动大家致富才算富。

老松是个实在人,这也影响了他的经商方式,让利于百姓,热心公益。这也使他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也得到了广大牧民的信任。2016年,老松被推选为玉树州政协委员,同年又被推选为玉树州工商联副主席。玉树州“文明诚信经营企业”、“非公企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青海省“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放心粮油销售点”……诸如此类的荣誉,老松拿了很多。

谈到玉树震后十年发展变迁,老松举了这样几个例子。

市容市貌发生了改变。十年前的玉树街道尘土飞扬。刚擦的皮鞋在街道上走两步就脏了,现在市区内,一个礼拜都不用擦。治安好了,人的素质也高了,人行道上有垃圾,有人还会主动捡起。

老松的大儿子如今在玉树市第一民族中学上初三,开学以来,学校校长每天6点会准时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他打趣道,校长都跟保安一样了。

医疗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老松说,以前一得病就要去西宁,现在本地就能解决。

江西万年马尾松(三江源头的老松)(4)

正在给儿子辅导功课的老松。

在老松看来,最主要的还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一场地震,全国援建,大家懂得了感恩。老松用了这样一句话:“新玉树怎么来的?是全国人民一块砖一块砖堆起来的。”

这就是老松的故事。一个普通人的励志故事,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一个普通人对玉树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故事——用诚信书写人生,用爱心回报这片热土,影响着,引领着更多的人为新玉树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