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1)

西安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大市,全市共有高等院校63所,在校生超百万人,其中更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

但就在最近,西安高校“二当家”西北工业大学的新校区——江苏太仓校区正式破土开工,意味着西工大这所地处西部的“国防名校”正式走出西部。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2)

▲ 图 | 新华网

太仓和西工大太仓校区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3)

太仓对陕西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它甚至都不是一个地级市,而是隶属江苏省由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宝山区和嘉定区。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4)

太仓是个小城,总面积仅为81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71万,大体和我们的西咸新区相当,但太仓的经济极为强悍,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其财政收入甚至超过了陕西的人口大市渭南。

更厉害的是,太仓是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重要发展中心,目前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集聚了耐克、宝洁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太仓还与制造业大国德国合作密切,现有316家德企在太发展,被商务部授予“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

随着国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太仓将接连迎来太仓站和太仓南站两个高铁站,坐高铁半小时即可到达上海市中心,和从西安钟楼到北客站一样方便。

根据西工大官网数据显示,其太仓校区总占地面积1576亩,总建筑面积约94.3万平方米,将建设由民用航空学院等10个学院、无人机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组成的科基本架构,预计设置17个本科专业和20个硕士点,甚至还有10个博士点和6个博士后流动站。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5)

二期建成后,太仓校区能够满足不少于6000名国家统招本科生、4000名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2500名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生活需求,这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西工大2019年统招本科生人数仅为3880人,研究生招生人数仅为3700人,而到2027年,太仓就能招录新生2900人。

近几年,和西工大同属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纷纷开启异地办学模式。它们或南下,或东进,力图在激烈的“双一流”竞争中“突围”。

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简单梳理了西工大这所985名校“突围”的原因。

“突围”的原因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6)

1

第四轮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水平评估,这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大学学科排名,比什么武书连排名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2002年教育部首次开展学科评估,最近一次是2017年开展的第四轮评估,不幸的是,西工大的评估结果不尽如人意。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7)

▲西北工业大学。图 | 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第四轮学科评估,西工大仅有3个学科进入A类,相较第三轮学科评估退步明显,同属工科强校的华南理工有8个A,大连理工有7个A,而西部“一哥”西安交大则有14个A类学科,这让西工大无比尴尬,学科评估结果与国家科研经费,项目安排和”双一流”大学升降级密切相关,成绩差必须得想想办法。

近几年,英国一批名牌高校如利物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考文垂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等,纷纷进入英国首都伦敦设立分校区,异地办学效果不错,QS排名上升。

即使在国内,同属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哈工大,2000年左右在深圳建立的分校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不仅聚集11位两院院士,同时还牵头组建投资高达数百亿的鹏城实验室等,发展势头丝毫不弱于校本部,被视为高校异地校区的成功样板。

也许就是因为这些榜样的示范作用,西工大也开始了异地办学大动作,最终于2018年6月29日,与太仓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太仓校区战略协议。

2

位置和配套

相信所有的西工大校友都会对新校区的选址吐槽,但是事实上,新校区的选址是西工大教师代表大会投票通过的。

2003年西工大召开关于新校区选址的教师员工代表大会,西安市政府提供了阎良,户县,东大,郭杜四个选项,东大高票当选。后来陕西省与西安市将配套西工大5亿元的985一期拨款,折算成了新校区的3000多亩土地。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8)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图 | 西北工业大学网站

当时为什么东大会被老教师们认可呢?除了土地便宜面积大外,最大的原因是有轨道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的许诺。14年过去,看看长安特别行政区东大镇的交通环境、商业发展和整体经济,我的心里都替西工大凉飕飕的。

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的名校,西工大近年来频频被教师学生吐槽:招待同行没地方吃饭,交通出行得靠“黑车”……西工大对地铁的诉求一遍遍提出,奈何东大实在太远,西安财力有限,没有地铁的尴尬大概率会绵绵无绝期。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9)

其实西工大还算不错了,毕竟是工信部985大学,有钱但靠自己修不了地铁而已,它还有一位凄惨的老哥——西北大学,2017全校预算收入仅有8.2亿元,不到西工大零头,全校2800名教师才两亿多工资支出,3万多学生日常支出只有一个多亿,花到每个学生身上就几千块……怨不得河南民间总有想挖咱墙角的。

3

学术人才流失

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如火如荼的人才竞争在全国范围展开:

北京计划投入100亿,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

广东计划三年投入超百亿,支持省内大学建设;

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打造高校“一流学科”;

华东政法大学向学科领军人才开出800万房补、100万年薪待遇。

“双一流”建设国家有经费支持,地方也有配套支持,东部地区的配套标准是1:2甚至1:3,但陕西配套有多弱呢?

据《西安晚报》报道,陕西省 “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厅安排12亿元对部属高校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专项支持。

陕西自然成为人才被挖 “重灾区”。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10)

▲西工大太仓校区效果图 。 图 | 新华网

不可否认,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差距明显,因此,马太效应天然存在,人才“东南飞”则加剧了马太效应。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下本土高校能怎么办?只能是挪挪窝,西工大从西安挪到太仓,就可以通过江苏发达的经济、大量产业项目和巨额财政补贴留住人才,谁让人家江苏是土豪呢?确实算没有办法的办法。

地方如何面对高校“突围”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11)

谁都知道,高校绝不是地方的负担,而是拥有大量学生能创造海量消费和GDP的宝贝疙瘩,更是城市未来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之一,西安在经济总量较小情况下仍能压郑州一头,全凭着高校多质量好。

西安高校十几年前就想“突围”,交大曾经打算在苏州异地办学,因为一些原因,苏州校区变成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西电也曾因为南二环修路矛盾,想外迁宁波……但最终吃螃蟹的却是西工大。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的兴建,标志着工信部高校全部都启动了分校区建设。

西工大太仓校区目前近况 西工大在江苏太仓建新校区(12)

对于高校来说,这种“突围”意味着新的希望,对于高校所在地方来说,也是一种鞭策。知名高校和所在城市属于共生关系,一旦城市经济发展落户和吸引力下降,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包括生源、人才队伍的引进等方方面面。

上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几乎整体搬迁到西安,西交大的学术排名至今占据高位。然而随着上海经济腾飞,上海交大实力正在逐渐赶超西安交大。

那么地方在面对高校“突围”时,该怎么办?

我认为,必须得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发基地、成果转化等方面与高校开展更加实质性合作,提供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等资源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对西北大学、西安理工、西北政法、西安邮电等省属“穷学校”的投入,才能更好的促进本土高校的快速发展。

作者:冯伟

西安人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