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现在还可以吗(微信公众号不行了吗)

文 | 韩洪刚

编辑 | 杨轩

(36氪作者闫浩对本文亦有贡献)

越来越受用户和广告主青睐的抖音会撬动微信的版图吗?无论如何,今日头条和腾讯之间的大战已经全面爆发。

公众号现在还可以吗(微信公众号不行了吗)(1)

掉粉

Lydia 负责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天都在掉粉。

“多的时候掉一千五,少的时候八九百,现在广点通砸粉两块一个,这么算每天都要亏两千块钱。”

这是一个读书号,Lydia的公司很早养起来备用。公司的大号是一个百万粉丝的情感号,同时养了电影、读书等几个小号,通过大号推荐小号来导流粉丝,方便接更多广告。Lyida 2017年初接手的时候,这个读书小号已经有20万粉丝。

广告

在任何一个内容生态中,广告主的态度,都是那只看不见但至关重要的手。这只手正在调转方向。

过去,广告主们青睐公众号。比如,咪蒙头条广告报价 70 万,“是省级卫视黄金时段 15 秒广告均价的七倍左右”(《经济日报》),凭借广告,咪蒙每年的收入便能达到八位数。

“太贵了。”一位中型教育公司的高管告诉 36 氪,通常,公众号会按照阅读量等数据确定刊例价,一般是一个阅读一块钱,专业领域价格更高。“哪怕有 100 万阅读,算下来 cpm(广告展现给 1000 人的成本) 价格也有 700 块,两个头条开屏都没这么贵。”

虽然贵,但在几年前,如果一个公司想在移动互联网上铺设广告,那么公众号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公众号上受众更精准,阅读数量更稳定,并且可以借助社交流量传播。

“广告主都抢着来送钱,我们出的方案就是一个 word 文档,说明白自己过去的粉丝、阅读数,再说明白不对推广效果负责。就这样也得提前一个月排期。”Lydia 说,他们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40多人团队、运营着30多个号,每个月有大几百万的收入。“当然这是以前了。”

现在,广告主对公众号的不满越来越多。

不满首先来自数据造假和不透明。公众号的任何数据只是开放了阅读量,投放者无法知晓公众号真实的粉丝数量、阅读量和活跃度。而且,几乎一切数据都可以造假。后台的数据可以 PS 修改,而阅读数量也可以通过刷量解决——1000 阅读现在的价格是 30 元左右,却能带来千元的收益。不仅公众号运营方会造假,一些广告代理也会帮忙造假、刷量,以方便和甲方交代。

公众号带来的转化率也在降低。一家外语教育机构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 36 氪,2017 年,自己在公众号上投了 2 万的广告,阅读数据一万多,最终只有 3 个人购买,至于有没有人留下来——“不重要了”。

“这个公众号两年前我也投过,数据上比现在好一百倍吧,起码获客成本不会到 1 万块。”

公众号数据不透明,数据不稳定,让广告主更倾向在头部大号上投放。根据新榜提供的数据,公众号头条报价超过 1 万的账号仅占可交易账号的 13.94%,“但这些账号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享了广告主 94%的广告投放预算”。

监管趋严也让公众号更难受。2 月 12 日,工商总局下发通知,开始 2018 年度的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与过往不同,在这次的通知里,总局广告司重点提及了“新媒体账户”——新媒体账户指的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

虽然,广告监管不仅是意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技术手段很难判断一篇文章究竟是不是软文,大量广告只能依靠人力识别。

但最根本的还是,广告主有了更多其他选择。

一家称年广告投放超过10亿元的汽车电商对36氪说,单个公众号的流量太小了,“还不够我们麻烦的”。过去,今日头条一直是他们的投放重点,现在,他们也在尝试了解抖音,虽然,他们对广告在抖音上“一刷就过去了”这件事还存有疑义。

公众号现在还可以吗(微信公众号不行了吗)(2)

走不走?

Lydia 知道视频会是下一个风口,她也积极怂恿老板,建一个自己的视频团队,最终老板同意了。但是公司原本的团队里,没人懂视频制作,只能另外找人,从脚本,到拍摄,到剪辑,全部都要另找。

而找到之后,视频团队和公司磨合得并不愉快,“他们觉得我们不懂视频乱指挥,我们觉得他们不懂我们的调性。最后我们只能找来一些样本,说我要这样的,他们最终给出来的成品,却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一个月后,公司还是没能看到满意的视频,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过去我们赚的都是 easy money,”Lydia 说,“这事之后我发现,其实我就知道公众号,其他什么都不懂,不懂视频,不懂管理,通过公众号赚了这么多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能力带来的。”她萌生了辞职、学点其他东西的想法。

这就像微信公众号崛起之时,获利的并不是传统媒体机构一样,新的渠道崛起之时,老玩家未必能适应新玩法。

新平台上的不确定性还很多。一位百万大号运营者说,他困惑于,自己把握不准头条、快手、抖音的分发机制,而微信公号自己可以靠经验和“网感”来把握。

至少,大号们正全力降低自己对微信公众号的依赖。

新世相最近用多级分销的手段卖课程和给App导流、被微信封杀,引起了一场小风波。但不难看出,新世相给自己App导流的决心。之前,“罗辑思维”已经把主战场换成得到,毒舌电影也在发力自己的 APP。胡辛束也做了奶茶店,把粉丝往线下店引,她说服了团队里的所有人,“没被说服的人都离开公司了”。

小号也在尝试其他平台。在时尚号运营者尚伽丞看来,微信只是一个阵地,不能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上面,而她现在也重新回到微博,“那里发图发文更方便,vlog 这些也做得更好一些。”

高樟资本的范卫峰说,自己前一阶段刚投了一个微信号,“自己从 0 开始,没做推广也没做其他的,很快有了 30 万粉丝。”范卫峰看来,公众号中只是一部分人没有护城河,被其他人取代了,“好的内容永远有需要,图文的信息密度也要大于短视频,它们完全可以共存。一些人走了,留下来的人说不定更有机会。”

3月24日,有媒体报道微信在朋友圈屏蔽了抖音的链接。微信说这是误会,是因为分享次数过多而触发微信屏蔽规则。

3月29日,抖音有了最新的变化:可以发图文了。这无疑极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

敌人的入侵,已经到了门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