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有什么成语(十万个为什么成语为什么多数是四个字的)

说起成语,你一定“了如指掌”,所谓成语,是指那些在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成语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了如指掌”“心旷神怡”都是四个字。少于四个字或者多于四个字的成语占的比例很小。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诗经》的影响,《诗经》以四字句为主,开四字诗歌的先河,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这些诗句对后世诗歌在句式、节奏、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的许多成语就直接出自《诗经》,如七月流火、窈窕淑女等。

二是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语言。他们的文章大多是有韵的散语,字数并不规整,但经过加工润色,也是以四字居多,二字成语已经处于从属地位。如《庄子》中有一句话:“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由此产生成语“白驹过隙”。

一万有什么成语(十万个为什么成语为什么多数是四个字的)(1)

三是古代其他文学作品及文论中,其句式的重要结构就是四字句,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被经常运用,就成了成语,如“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个名句,“黯然销魂”一词即由此而来。古诗词名句也衍生了很多成语,如“万紫千红总是春”产生出“万紫千红”成语。

四是四字在对偶韵律上占尽天机,在语义上足以包罗万象,在体积上又不显臃肿繁杂,如前赴后继、千山万水等,所以人们喜欢使用,重复使用,传承不息就成了成语。

当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成语虽然多由四个字组成,但是四个字的词组不一定就是成语。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毫无可能”可以替换成“全无可能”“绝不可能”等;“勤奋学习”也可以替换成“努力学习”。这些词组改变之后,并没有影响到内容,像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就不是成语。

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也不能前后颠倒。例如“不着四六”就不能改为“不着二三”“不着五七”。又如,“全神贯注地复习功课”,不能改成“全神地复习功课”或“贯注地复习功课”,更不能说成“贯注全神地复习功课”。

文章来源:《多彩汉语——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书局出版

更多内容关注“中华之星国学大赛”(guoxuestar)微信公众号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