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

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1)

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2)

这段时间,赤水市低海拔丛林下石头上的金钗石斛,正开出艳丽的花朵。赤水河畔森林、竹林和丹霞石孕育出的这种花朵,被称作 "最金贵的花" ——既带来游客,又能卖出不错的价格,还带来生态效益。

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3)

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4)

位列 "九大仙草" 的金钗石斛,花、茎均能入药,还能作为日常保健品。赤水市是全国唯一的金钗石斛国家级基地,共种植了9.5万余亩。

十年前,赤水河边的鸭岭滩,70多岁的村民王朝贵,把靠河谷的树林、竹林石头上,都种满了石斛。这个季节,石斛枝条开出一串串鲜艳的花朵。

金钗石斛的生命历程,大约为13至15年,种下后第三年开始采收。一根石斛枝条,一生只开花一次,开花之时即是枝条老熟之时。

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5)

复兴镇凯旋村戽水组村民向朝栋,是赤水市较早认识到金钗石斛经济价值的村民之一。30年前,他从山上采来野生金钗石斛,种在房前屋后的四块大石头上,每年采些枝条,拿到集市上去卖。

但他没想到,当年只想用来 “换盐巴钱” 的石斛,现在每年能给他和老伴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最近几年,石斛花的价值被发现,也能卖钱了。” 他说。

向朝栋家屋后,是村里流转出去的乱石坡。现在,这片约3000亩乱石坡上,种满了金钗石斛,每年光石斛花的产量就有1000多斤。不仅如此,石斛花开的季节,掏钱买票进去欣赏石斛花的人络绎不绝,每年门票收入有100多万元。

现在,鲜石斛花每公斤价格100元,鸭岭滩村王朝贵家的石头上,今年约能采摘30多公斤鲜花。此外,更值钱的老熟枝条,还能采200至300公斤。"这可能是赤水市‘最金贵的花了’。" 王朝贵说。

赤水河湿地红色文化(区县采撷赤水)(6)

据了解,赤水市还有人把金钗石斛种在小块的丹霞石上,当成盆景出售。根据大小和造型,一兜能卖100到400元。这种盆景,即使在赤水本地,也很受欢迎,很多家庭、店铺都有摆放。

赤水市大规模种植金钗石斛,始于20多年前。"地处赤水河边、长江上游,生态敏感,不能搞大工业,搞不得大开发,只能一届接着一届抓生态。" 赤水市政府一位领导说,金钗石斛,就是赤水市起初确定的除旅游、竹子以外的一个后续产业。

金钗石斛的可观经济价值,让很多群众尝到甜头。他们为营造出湿度、郁闭度等更适合石斛生长的环境,不断在石山空地种树、种竹,结果又造出一片片密林。

向朝栋、王朝贵等村民没想到,他们依托树林、石头种金钗石斛和竹子,产生出更为金贵的价值,是令赤水河赤水市境内段含泥量较十年前减少近70%,年排入长江的泥沙少了400万吨。

来源:赤水发布

编辑:蔡乾军 周 雪

审核:冉世勇 赵应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