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

康熙十四年十月底,康熙皇帝接到福建巡抚六百里加急奏报,漳州被台湾郑经所部围攻,守将黄芳度阵亡,全家三十余口被诛,时年25岁。康熙帝看到奏报后十分悲痛,下旨追赠黄芳度王爵,谥忠勇,如多罗郡王例,遣大臣致祭。

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1)

清代汉人获封王爵的屈指可数,只有清初的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及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五人而已。况且这五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属于特例。黄芳度又是何许人,居然能获封王之殊荣?

有世袭一等公爵为铺垫

黄芳度殉国时不过才25岁,显然这个年纪不大可能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的父亲黄梧却是清初一位著名人物。黄梧是个苦出身,崇祯末年曾在平和县当过衙役,明灭亡后,福建属于南明隆武政权的主要辖区。

提到隆武政权就绕不开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因为唐王正是得到郑芝龙的拥戴才改元称帝的,黄梧也是在这一时期投奔郑成功的,并受到郑的赏识,成为其心腹部将。

顺治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奉命出兵揭阳,郑军损失惨重。时任前锋的黄梧由于战败被郑成功论罪处斩,幸好众将求情,才侥幸逃过一劫,以戴罪之身代守海澄。郑成功待人比较严苛,黄梧死里逃生后,一直耿耿于怀,生怕哪一天郑成功旧事重提,决心献城降清。

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2)

顺治十三年六月,黄梧、苏明杀了总兵华栋,带领部将八十余人,兵丁一千七百余人,把海澄献给了清廷。海澄原本是一个县,但却是郑成功拱卫厦门的一道重要防线,多年来郑成功在海澄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其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堡垒。

黄梧降清后,顺治帝下旨封其为海澄公,让他镇守福建漳州。黄梧这个人也确实不厚道,为了邀功他还亲自带人挖了郑家的祖坟。黄梧如此卖力,清廷也不吝啬,加官太子太保,给足兵将配置,但此举却让黄家与郑家结下了深仇。

黄梧在顺治朝受封海澄公,但是顺治帝却没有说明这个公爵是什么等级,也没有强调能否世袭罔替,这让黄梧心有不甘。康熙六年,黄梧便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将自己的功劳细数了一遍,最后请求康熙帝明确自己公爵的等级以及承袭的次数。

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3)

这一年巧好是康熙亲政,康熙帝与四辅臣商议后,最后决定满足黄梧的请求,将海澄公定为一等公爵,并准其世袭12次,后来朝廷对公爵又有新的规定,凡是世袭12次的一律改为世袭罔替。很明显,黄梧这个世袭罔替的海澄公,是向朝廷硬讨来的。

康熙十三年,黄梧病逝于漳州。他的长子黄芳度承袭了海澄公爵位。另外两个儿子黄芳声、黄芳祐也被朝廷加恩荫官,赠太常寺卿。

父债子还断子绝孙

黄梧死后,黄芳度承袭了海澄公爵位仍驻守漳州。这一时期,台湾郑经屡屡骚扰内地,福建沿海各府是重灾区。对于黄梧掘了祖坟一事,郑经恨之入骨,所以漳州成了郑经的眼中钉肉中刺。

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4)

康熙十四年五月,郑经集重兵合围漳州。漳州经过黄梧多年的经营,城高墙厚、兵多将广,郑军几次攻城遇挫。围了二个月,始终不能越城池半步,要是这么僵持下去,恐怕郑军也讨不了便宜,何况广东、浙江的援军正在向漳州集结,形势对郑经很不利。

两军对峙,最怕的就是里应外合。黄梧手下有个部将叫吴淑的,这时临阵倒戈,当年十月漳州城中粮尽,吴淑率部属偷偷打开了城门引敌入城。眼看大势已去,但黄芳度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率部与敌军展开巷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跳进了开元寺的一口井中殉国。

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5)

漳州城陷,黄家万劫不复。郑军找到了黄芳度的尸体,将其砍成几段。黄芳度的母亲、妻子自缢,他的两个亲弟弟及叔父、堂兄等三十多人,慷慨赴死。此外,郑军还找到了黄梧的坟墓,开棺戮尸,以示对叛逃者兼报复者最严厉的惩罚。

黄芳度死后,康熙帝闻讯下旨:“海澄公黄芳度矢志忠贞,保守孤城,剿杀逆贼,屡建奇功。叛将通贼陷城,阖家殉难,以尽忠节,深可悯侧。可优赠王爵,谥以忠勇,照多罗郡王例,遣大臣致祭。”

漳州一役,黄梧一脉断了香火,以全家三十余口换来一个王爵,代价确实不小。黄芳度死后无子嗣,海澄公的爵位转给了黄梧的侄儿黄芳世袭任。至康熙二十九年,才以黄梧侄孙黄应缵为黄芳度嗣子,得以传后。

康熙和索额图秘事(全家30余口无一幸免)(6)

顺治朝以后,汉人得封一等公爵的少之又少,获王爵的仅有黄芳度一人。海澄公这个爵位一直承袭到清末,共传了10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