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1)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董卿就会上热搜,大部分都和她的金句和才华有关。

看过央视的《主持人大赛》的朋友,相信和我一样会被她的出口成章折服,每一句话都堪称经典写作素材。比如这段:

这是一道看图说话题。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2)

屏幕上先是一位猎人和熊对峙,只要猎人的枪一响,就可能活命。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3)

整幅画面露出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来猎人和熊所处的地方是山顶平衡木的两端,如果猎人开抢,自己也可能坠崖身亡。

选手的回答已经很出色,没想到董卿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一说出口,大家直接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有网友说:每次听董卿说话,都觉得自己该读书了。

董卿在评委席上,参与了这场大赛的精神输送,她的点评总是在延伸深度时,给予选手和节目观众启发。

还有一期节目,有道题目是“作为主持人,更需要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两位选手各执一词,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董卿的点评也是特别出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能够摆脱的是什么,局限和狭隘,所以我们最终是要在相互的沟通、学习、交流当中看到自己的局限,去不断地进步。”如沐春风,轻松地将问题进行了升华。

她好像总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道理,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见,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藏在她的气质里。

那么,一个人,应该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其实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知行合一。董其昌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自己的局限和狭隘。

所以,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4)

因为你不出去走走,会以为这就是世界。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而世界之大,自有奇境。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5)

在山川,在河流

在森林,在草地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6)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7)

在宁静安闲的炊烟人家

也在万家灯火的繁华都市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8)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9)

南域北疆,北冬南夏

一方水土,风情各异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10)

唯有亲身领略,身临其境,才能感受自然的美和力量。

作家阿来说,行万里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现实生活的深处更深处去增加阅历、体验人生、孕育情感。

就像1985年,马云的澳大利亚好友肯·莫利对他发出的邀约:“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

30多年后,马云回忆起那个时刻:

那次29天的旅行改变了我。在此之前我是100%的中国制造,在我的认知里中国就是世界。但是去了纽卡斯尔之后,我发现世界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明代的大探险家徐霞客也是在数次遭遇强盗、攀爬绝壁、穿行洪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之后才造就了他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被人们称为“世间奇文字”。

看到一段话挺震撼的:

你在4A公司通宵加班的时候,亚马逊的白海豚正跃出海面,你在冲刺着月度指标的时候,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正缓缓穿越在青藏高原,你在和同事尔虞我诈的时候,斐济的面包树开花了,你在酒桌上灰天暗地应酬的时候,徒步背包客在尼泊尔的星空下的夜晚听着遥远的故事,接受心灵上纯洁的洗礼......

高原雪山、山川流水、瑰丽文化,世界之丰富超越我们想象,我们应该去看残垣断壁,去体验或富有或贫穷的生活。

出去走走,远方对于眼前的苟且,是一种暂时的解脱,让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

董卿点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11)

想到董卿说的一句话: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途,那么当千帆阅尽后,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没有亲眼见过的人可能会想,这些风景真的存在吗?也许正是因为充满未知,才需要我们去探索。

这世上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要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上,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徐姑娘,作者,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