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力新材料(为何能成为巨无霸)

2021年,广东GDP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依然稳坐中国GDP第一省份的宝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东实力新材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实力新材料(为何能成为巨无霸)

广东实力新材料

2021年,广东GDP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依然稳坐中国GDP第一省份的宝座。

温故知新

去年写过一篇文章,《割裂的广东,即将走出两个版本的珠三角》

关于这篇文章,得到不少网友的肯定,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

批评的争论点主要有二:

1.“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

这句话是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说的,我在文章中引用,没想到被部分广东朋友批评“迷之自信”,也是哭笑不得。

2.第二点在于城市的划分

先前我在文章中是这么划分21市的:

珠三角9市(深圳、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惠州、肇庆、江门);

粤东4市(汕头、汕尾、潮州、揭阳);

粤西3市(茂名、湛江、阳江);

粤北5市(清远、云浮、韶关、河源、梅州)。

在分析区域发展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逻辑,没想到这点引起了不少网友亲切的问候我的地理老师老人家,实在是有伤大雅。

其实,这是按照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教材中的知识点划分来写的,只不过我把粤东粤西分开了,教材中叫「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北部生态发展区」

这里说明一下,云浮属于北部生态发展区,非要抬杠就是你对。

以下正文,文章旨在抛砖引玉,欢迎文明交流。

数说广东

2021年真的很难,百年大变局,世纪疫情交织。

广东能稳坐中国GDP第一省份的宝座,全省GDP约等于1.96万亿美元,这个水平在2020年可以超过意大利(1.85万亿美元)、加拿大(1.64万亿美元)、韩国(1.63万亿美元)这些国家。

想必,很多人对广东内部也非常好奇。

我也十分好奇,于是重新整理了一下广东省各市的数据,让我们一起看看广东2021年的成长。

直接抛观点:

1.2021年GDP超过万亿的城市增长为4个,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新增了东莞;

2.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加上香港,已经有5个城市GDP破万亿,稳坐「最牛城市群」;

3.2021年我国人均GDP1.25万美元,大约79476.25人民币,广东省有7座城市的人均GDP超过全国水平,

分别是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中山;

比2020年多两座城市,新增惠州、中山;

4.人均GDP低于4.5万元的城市有,揭阳、河源、云浮、梅州四座城市,最低的梅州仅仅是最高的深圳的19.43%;

北部生态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5.GDP总量排名第一的深圳是排名最后的云浮的27倍;

6.珠三角9城的GDP总量,占广东省GDP总量的81%;

东翼GDP总量,占广东省GDP总量的6.4%;

西翼GDP总量,占广东省GDP总量的7.2%;

北部生态区GDP总量,占广东省GDP总量的5.3%;

广东内部散装分化比较明显;

珠三角遥遥领先;

7.汕头、汕尾、湛江、梅州是人口流失的城市;

广州、深圳是人口增加最多的城市;

8.经济特区——深圳之于香港、珠海之于澳门、汕头之于tw亦或是侨乡,如今虽然发展差距很大,但意义同样重要;还有粤西城市湛江之于南海;

9.散装的广东,既有地理因素,又有历史、文化的原因;在讨论城市竞争的时候,也要从大局观出发,剖析经济意义、战略意义、发展意义。

我眼中的广东

随着这两年去过的城市越多,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对各种地貌、地形、文化的理解越深入,就越喜欢广东这片土地。

喜欢广东人的务实、低调

喜欢广东人的开放、包容、冒险

也喜欢广东人豪放的表象,温存的内在

深入广东市场三年,吃过湛江的海鲜,踩过惠州的沙滩,看过前海的夜景,逛过广州的五羊公园;

出过南澳岛的海,吃过中山的乳鸽,走过珠海的情侣路,疯狂称赞过东莞的松山湖,惊叹过佛山的机场,深入过海陆丰,打卡过梅花尖……

我超钟意广东!

1.我理解的广东,是被地理、地形、水系阻隔散装的广东。

广东一半城市都是被发达的水系、河流、山脉切割开了。

为什么珠三角最为发达?为什么北部生态区最为发展缓慢?

在地理上来说,珠三角地区是整个广东省地势最好的区域。

粤东在地理上和福建一脉相承,虽说汕头也是最早的经济特区,得益于侨乡的政策红利,但整个粤东地区是非常孤立的

粤东和北部生态区之间被莲花山脉阻隔,互相产生不了联系。

粤北地理位置也不怎么好,从清远向北全是山岭,除了山脉之间的一丢丢河谷盆地之外,很少能看到大片的“工业文明的杰作”,从谷歌地图上来看,几乎全是绿油油的一片。

粤西在珠三角地带也存在割裂。粤西地区山地比较平缓,但和广东省的联系并不紧密,距离珠三角的核心甚远,得到政策倾斜的可能性也不高。

稍微好一点的位置是雷州半岛,但不幸的是,由于地势太过平坦,容易遭遇台风,就跟普吉岛一样坐落在外海缺乏防御阵地,很难在这里注入大笔资金搞开发建设。

唯有珠三角地区,地势平坦、连绵,虽有珠江隔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桥飞架两地,物理距离越来越短。

2.我理解的广东,是最包容、开放又重礼节的散装的广东。

不了解广东的人,可能觉得广东人说的都叫粤语;

初步了解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省有三大主要民系,广府、客家和潮汕,广府人讲粤语、潮汕人说潮汕话、客家人说客家话,有些话他们之间互相也听不懂;

如果更深入了解广东,你会发现,广东是全国为数不多56个民族齐全的省份之一。

由于地理的阻隔造就了文化的阻隔,也造就了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管理起来就很难,比如以前的土客械斗事件;

政府的支配能力也就没那么强,对政府的认同感就会减弱,比如以前海陆丰的问题;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解决了资源的问题,宗族文化多样性得以保留,才有如今的包容。

就是这样子的广东,非常注重传统和礼节。

以前觉得东北才有年味,到了广东才发现,广东更有年味和节气的氛围。

广府人天天给财神爷上香;客家人重视祭祖;潮汕人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清明节扫墓祭拜给在场人员派钱;赛龙舟、舞狮耍鹤……热闹非凡,只要你能打开心态融入进入,就能体会到小众文化的乐趣。

传统文化的表象之下,是广东人骨子里重视礼节的教养。

对外,桌上有外省人会主动切换回普通话,全是广东人默认粤语;

对内,对父母非常孝顺,不管多少每个月都会给心意;

我们接待过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家庭,大多数城市的丈夫都喜欢做甩手掌柜,妻子一个人忙里忙外,唯有广东家庭,丈夫会主动帮忙着带孩子、换尿布,这点真的值得单独写一段。

广东文化是父慈子孝、安老怀少、举案齐眉

广东文化是传统的、小众的、难以被定义的

3.我理解的广东,是诚信的、会赚钱的、爱拼搏但又低调的。

以前做生意接触过广东人,听说买楼都是按一条街一条街的买,但初到广东,你会发现基本上很少有人满身大logo,很多人都穿运动装,或者裤衩拖鞋,但他们很有可能就是某家百强企业的老板。

广东人非常低调。

以前听过青岛、海南海鲜坑人的故事,但是在广东几乎不会遇到这种,他们会在你买好海鲜后跟你一起过秤建议用什么烹饪方法;

也会主动为你拿水烫碗筷,也会在唔该埋单后说一句“靓仔常来”,非常家常亲切;

或者你说“不买就看看”,他们依然会很热情的给你介绍什么品类的鱼虾,什么功效,买单后还会给你继续加一点称,真的很有经商头脑。

跟广东人做生意,不太会担心诚信的问题,而且你一定会被他们的服务意识所打动。

也有可能是靠近港澳的缘故,广东人潜移默化中受到海洋文明的熏陶,守秩序,讲法制,勤恳,诚信,但又低调。

巨无霸广东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小时候经常听到这首歌,长大才明白叶启田歌词里的精神。中国从农耕文明发展至今,以前中原文化是主流的、强势的,中原本是富饶之地,不缺资源,人类文明在中原书写了诸多奇迹。

海洋文明兴起,骨子里的那种开放、冒险、多元的基因,促使人们为了更多的资源,平等、包容、开放、接受新事物。

乾隆爷留下的广州十三行的商业基因,遇上老人画的圈,在时代的浪潮中成为不可阻挡的巨浪。

既有时代的运势,也有广东文化底蕴的支持,广东得以成长为今天的巨无霸。

当然,未来的广东也很让人期待。

昨日公布了双一流大学,广东有8所大学入围,全国排第四

8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新增的3所: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全国一共新增了7所高校,广东占据3所,上海、南京、太原、湘潭各一所。

这是非常好的趋势,广东正在努力补短板,另外港澳也有不少大学在内地建分校,广东全省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在全国各省里面也都是大手笔的。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是积累出来的,现在各城市都在抛橄榄枝抢夺人才,培养好人才也是很重要的。

人才就像企业的人事制度,是企业的核心,也是城市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未来广东的高度,依然还是得看珠江口;

不论外界释放多少情绪风险,粤港澳大湾区的盘面很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