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

1948年,国共内战已打到了天津、北平附近,此时,毛主席命人将一位老人护送到西柏坡,饭后,老人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

这个老人是谁?为何提出这样的主张?最终中央采纳了他的建议吗?

一、毛主席和符定一的师生情

这位老人是毛主席的老师,名叫符定一,两人有着40多年的交情。

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1)

1912年,符定一在长沙创办了“省公立高等中学”,主席就是当年的考生之一。

“符校长,你快来看,这里有一篇好文章!”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激动地对符定一说。

符定一拿过这篇文章看了起来,眼睛越看越亮。看完后,符定一的激动不亚于那个老教师,他当即说:“这个学生一定要录取!一定要录取!他叫什么名字?”

一看卷首,上面写着“毛泽东”三个字。自此,这个名字就深深刻在符定一的心中,成为他此生最得意的学生。

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2)

第二年,符定一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从此定居北平,但他一直心系毛主席,在革命路上给予主席很多支持。

1925年,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对毛主席一直怀恨在心,得知他回了湖南养病,立马下了逮捕密令。

符先生刚好回长沙探亲,从亲戚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当即说:“毛泽东以后是成大事者,一定要救他脱险。”

符先生多方游说,打通关节,又派人想办法给毛主席传一封信,让他尽快离开湖南。经过一番努力,消息传给了主席,他很快动身去广州,躲过了这一难。

此后,毛主席一直心怀感激,而符先生与共产党也始终保持联系,做了很多反蒋工作,还会时不时提出一些有利建议,两人既是师生,亦是战友。

二、符定一提建议

1948年,共产党在解放战场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华北即将迎来解放。蒋介石心有不甘,企图垂死挣扎,他在平津地区大肆搜捕进步青年和社会贤达,颇有狗急跳墙的样子。

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3)

此时符定一正在北平,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毛主席指示华北局秘密护送符老到解放区。

符定一到达西柏坡时,天色已晚,周恩来提着灯在村口等候,毛主席则在院门口相迎,他们对符先生都十分重视。

三人一见面便开始促膝长谈,一谈起来就忘了时间,直到半夜两点才准备吃饭。饭后,周恩来送符先生回住所,符先生塞给他一张纸条,提议说:“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这样于国于民都好,也更符合现实。”

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4)

周恩来认真思索了一番后,回复他:“我会和毛主席好好商量一下的。”他也觉得符先生所言有理。

当时解放军占有绝对优势,这场仗真打起来几乎是稳赢,不过最终毛主席决定采纳老师的建议,和平解放北平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和平解放北平

解放军在1949年1月中旬进攻天津,成功俘获陈长捷,解放天津。

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5)

当时北平的守将是傅作义,抗日时期,他和共产党的关系十分不错。共产党包围北平城后,向傅作义抛出橄榄枝,希望他可以放下武器,毛主席为此提出了“八项条件”促进和谈。

傅作义同样不希望战火蔓延至北平城内,这是一座文化古城,毁于战火太过可惜,谁毁了这座城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然而,蒋介石一直在给傅作义施压,傅作义迟迟下不了决定,共产党方面也极有耐心,尽可能避免战争。最终,傅作义顶着压力接受了和谈,他率领的国民党军和平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在西柏坡接到北平发回来的好消息时,非常激动,为了等这个消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但还是决定第一时间去找符先生。

毛主席来到符先生的住所,拉着他的手说:“老师,我来给您报告个好消息,北平和平解放了,以后您可以安心躺在北平城里睡觉了。”

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一老头塞给周恩来一张纸条)(6)

符先生说:“这都是因为共产党英明。”

毛主席笑着说:“这是民心起了作用,也多亏了您提的建议。”

很快,符先生打算启程回北平,说:“我要回去睡大觉喽!”当听说毛主席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时,符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结语

作为一名师者,符先生心怀家国大义,对学生爱护有加,他和毛主席的师生情令人动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