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行为规则(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安全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生安全行为规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安全行为规则(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安全教育)

小学生安全行为规则

行为习惯养成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一)行为习惯

1、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注意自己的仪表,同学间每天可互相检查个人卫生情况。

2、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3、礼貌待客,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在校内见到客人可以统一问:老师好。

4、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东西,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能够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5、升、降国旗时,立正、行规范礼(队礼或注目礼)。 

6、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体贴父母,帮父母做扫地、擦窗、刷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7、热心帮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

8、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学校墙壁、课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乱画,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9、诚实,不说谎话,不说粗话、脏话,知错就改。不起、不叫绰号,不打架,不骂人,不欺负弱小。

10、“百善孝为先”。弘扬敬老爱老的美德,人人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点滴、细微处做起,关爱、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的生活,倾听老人的心声。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学会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3、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用家长督促。

5、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6、课上专心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老师不在时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7、自觉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做摘记。

8、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三)生活习惯

1、认真及时的做值日。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好书包。

3、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

4、不乱扔东西,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5、勤洗头、洗澡,自己洗各种衣物,把干净的衣物叠好。  

安全教育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健康成长,掌握安全常识,逐步提高素质和能力。 

1、防交通事故;

上学、放学、假日外出等,交通安全问题必须重视,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要靠右边走,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追逐。横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指挥的路口,要左右观察没有来往的车辆以后,迅速安全的通过。

(2)双休日不要在骑自行车,更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3)乘坐摩托车是要戴安全帽,抓紧大人,不乘坐无照驾驶人员和酒后开车人员驾驶的摩托车。

(4)雨天路滑,上下学路上小心行走。

2、防火、用电安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的物品不要放在炉火旁;不要用电炉取暖;蜡烛要及时熄灭,以免发生火灾。

(2)在学校打扫卫生,清理的树枝叶、废纸,不要点火烧掉,以免引发火灾。

(3)不论在哪发现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要说清着火的地点、什么物品着火、联系电话等。

(4)发生火灾以后,小学生应尽快离开火场,禁止小学生去参加灭火行动。

(5)不要玩火柴、打火机、更不要背着家长和老师去做玩火的游戏。

(6)不要乱动煤气罐,发现家里的煤气漏气,应立即关紧总阀门,并打开门窗,及时求救。

(7)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乱动开关、插座、电灯泡等。

(8)夏天到了,不要用手去摸电风扇的叶面。

3、校内各项安全

(1)进入校门不拥挤,要慢走,上下楼梯不拥挤,要互相谦让。

(2)教室内的插座任何学生,不可以乱动,不能随便去插电源。

(3)在教室内不准追逐打闹,桌椅坏了要及时报告,以免发生危险。

(4)要学会自护自救。

(5)前后楼栏杆不牢固,不能靠、倚在楼栏杆上,更不准趴在上面望下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6)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有益游戏。不做危险游戏:课间休息不追跑,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拿危险物品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