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造血的症状有哪些(承担造血功能关键时刻备用)

来源:生命时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彭宏凌 □主管护师 袁 睆

作为成人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主管造血的骨髓还兼任着免疫、防御功能,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骨髓造血的症状有哪些(承担造血功能关键时刻备用)(1)

骨髓柔软、富有血液,位于长骨髓腔及所有骨松质中,重量随着年龄和体重略有不同,通常占成年人体重的3.5%~5.0%,约1600~3700克,平均2800克左右。

在不同年龄段,骨髓有“红”“黄”两种颜色。红骨髓有活跃的造血功能,黄骨髓的基质细胞大量变为脂肪细胞,但仍有造血潜能。幼儿时期,全身骨髓腔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5岁后,长骨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成为黄骨髓;18岁后,全身的长骨骨干几乎充满了黄骨髓,红骨髓仅在椎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等存在。总体而言,正常成人的红、黄骨髓各占据一半“江山”,但在重度贫血、失血过多等状态下,黄骨髓可重新转化为红骨髓,挑起造血重任。

虽然骨髓被骨保护着,仍有不少因素会影响它。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部分风湿免疫疾病,体内可出现自身骨髓细胞或血细胞抗体,导致骨髓增生减低,产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EB病毒、HIV感染、细菌感染等也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大剂量X线照射及各种辐射、化学试剂(如苯),以及抗生素(如氯霉素)滥用也会损伤骨髓细胞。

骨髓受损后,可出现骨髓细胞分裂增殖能力降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出血、感染;如果长期存在上述危险因素,可刺激骨髓细胞异常增殖,诱发白血病等。严重骨髓损伤后,如急慢性白血病、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自体骨髓移植或异体骨髓移植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想要保护骨髓,除了规律运动、合理膳食,增强免疫力,更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2摄入,有助于红细胞的形成。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