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

1958年,日本的东宝公司斥巨资打造了一部关于甲午战争的片子,名叫《天皇.皇后和日清战争》,该片将甲午战争的场面都一一复刻,表现的非常真实,但它事实上却是一部神剧。这是怎么回事呢?而且,虽然很多关于甲午战争的片子,大多都更加注重海战的描述,但你知道吗?日本致胜的关键却是被一笔带过的陆战。

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1)

日本神剧

《天皇.皇后和日清战争》这部片子是当时日本为了粉饰自己而拍摄的,所以在实际影片的展示上,就极大、过度的表现出了日军的英勇善战和朝鲜士兵与清军的愚蠢。比如其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就是一个日本兵手拿刺刀,顶着血肉之躯,冒着炮火径直的冲到了平壤的玄武门内,跟守城的士兵殊死搏斗。

而面对清军的枪林弹雨,他就像有金钟罩护体一样。这个日本兵可不是一般的厉害,他能以一敌十,将守城的几百号士兵杀得片甲不留,最终在这个日本士兵的努力下,城门向日本的军队打开了。

而实际上当时日本为了能通过先占领朝鲜,继而再进攻中国,先挑起了日朝战争。之后,清军作为支援部队在平壤的玄武门驻守,平壤城的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一个小小的日本兵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如入无人之境呢?这编剧的胡编乱造水平也是小学没毕业呢!

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2)

还有一个片段就是被日本俘虏的清军,不仅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而是被日本好生服侍,不仅给他们疗伤,皇后还亲自前来慰问,这被俘虏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而实际上的清军俘虏却并没有这样的待遇,他们住在阴暗的牢房里面与老鼠蟑螂为伴,每天能吃到剩饭馊水都是万幸,有的时候因为俘虏太多,关押不下,他们就会被一一处死。

而这部影片之所以会这样描述俘虏的生活,为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日本是一个人道主义国家,他们参与的战争都是正义之战,不是为了侵略。可是不是为了强取豪夺,但他们心里门儿清。

掌握致胜关键

不过,这部影片虽然有很多背离历史的细节描述,但关于甲午战争的海战和陆战的描述,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3)

日本在进军朝鲜之前就开始在国内大肆的渲染和宣传他们是正义之师,是去保卫自己国家的侨民的,所以国内有很多的民众都以能征兵入伍为荣。而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军饷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军饷除了国库会拨付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由社会上的富商捐赠而来,甚至有的妓女歌姬还将自己的卖身钱都捐赠出来作为军饷,可见日本当局的洗脑是有多成功。

日本原本的计划是先将朝鲜占领,再去攻打辽东半岛,最后占领北京城,一条线下去,可谓非常完美。但实际上在进攻朝鲜的前期,日本就已经很吃力了。当时清朝的将领马玉昆和左宝贵一直顽强抵抗,导致日军死伤惨重,推进速度也非常缓慢。

但后来日军还是凭借他们更加先进的武器打到了平壤的玄武门,在平壤城里一共驻扎了3万精良的清军。可守门的清军将领叶志超是个胆小怕事之徒,晚上因为有一支队伍在喂马,他就误以为是日军偷偷潜入了城内,便下令大开杀戒,后来才发现是搞错了。

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4)

看见日军拿着先进的大炮在城楼外叫嚣,他更是吓得屁滚尿流,一副草木皆兵的样子,赶紧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带上姬妾抄小路就跑了。

这下三军无主帅,溃不成军,士兵也一个个四处逃窜,这次的平壤之战共计死亡了2000名清军,而真正战死的不足500人,被半路截杀的却有1500多人。说来也是好笑,日本原以为还要再持续半年才能拿下的朝鲜,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到手了,真是又惊又喜。至此日本也就是完全占据了陆战的主导权,紧接着拿下辽东半岛,攻占北京指日可待。

黄海之战

为了给清朝政府致命一击,日本的海军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联合舰队在朝鲜的丰岛海域开始偷袭北洋舰队。

并且在陆战方面,日军也跨过鸭绿江,分成三批登陆,准备攻打辽东半岛,而当时的清政府却对此不管不顾,一副要登陆就登陆的样子。当时的旅顺是辽东地区最坚固的防守要地,但却因为守将的弃城而逃,白白的送给了日军,很快日军就占领了北洋水师的老巢威海卫炮台。

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5)

而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势要守住黄海的制海权,可天不遂人愿,由于北洋舰队的军舰年久失修,加上火力不足等原因,在黄海上与日本的联合舰队周旋了49天后,还是全军覆没,丁汝昌也服毒自尽,日本就此掌握了海战的主动权。

胜券在握

此时的日军攻打北京城已经胜券在握,但是他们为何又选择和谈了呢?

其实日本从朝鲜一路打来,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如果清朝没有出现几个望风而逃的将领,甲午战争的局面有可能还会改写。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已是惊弓之鸟,被扬言要攻打北京城的日本吓到了,生怕自己的王座不保,立马就伸出了橄榄枝,央求日本和谈。这也正中日本的下怀,他们正好需要大量的钱财来补给军需用品,建设自己强大的军队,为后期全面开战做准备。

之后,清朝派遣了李鸿章作为代表去跟日本和谈,但和谈的路上却差点要了李鸿章的老命。日本一开口就要3.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李鸿章并没有答应,和谈一时之间陷入僵局。

日本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有哪些(日本1958年拍的甲午战争片)(6)

之后,可能是日本想找一个台阶让自己下,就在李鸿章回自己住宿的地方的时候,被一个日本暴徒给打了一枪,虽然没有伤及要害,但是也让李鸿章非常的愤怒。日本便趁此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将赔款的金额降低到了2.3亿两白银。这才使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最后李鸿章带着脸上的伤疤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至此甲午战争才算是正式结束,所以甲午战争致胜的关键是陆战而不是海战,因为日本的军舰是开不到北京城楼下的。而多数的甲午战争影片都着重去描述海战,可能是海战更有拍摄的价值。至于,陆战日本能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清朝的不抵抗政策,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拍摄出来也是笑话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