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

众所周知,曹操的儿子曹丕成为继承人,并在曹操死后称帝。为了巩固皇位,曹丕把目光转向他的弟弟曹植,决心铲除他。有一次,曹丕要求曹植在公共场合限七步以内写一首诗。因此,有一个著名的《七步诗》:

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1)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据史书记载,曹丕听了曹植的《七步诗》后,内心深感惭愧。“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帝深有惭色。”

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2)

《七步诗》已经流传了了几千年,仍然没有衰减的迹象。一九二五年六月,鲁迅发表了一首《反七步诗》,即《替豆萁伸冤》。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3)

鲁迅写《反七步诗》是为了反击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与政府勾结。鲁迅非常不满。他认为校长是封建主义的余孽。

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4)

然而,郭沫若于1943年7月7日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5)

此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郭沫若在重庆。这首诗附在郭沫若的万字文章《论曹植》的尾部,而《论曹植》则包含在他的文章《历史人物》中。郭沫若在该书中称赞曹植,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植为何做出《七步诗》打13字俗语?(曹植七步诗闻名天下)(6)

郭沫若在赞扬曹植的同时,也指出了曹植的许多缺点,如傲慢、任性、狂妄。郭沫若进一步解释说,除《洛神赋》外,曹植的所有作品都是“摹仿痕迹异常显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