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教学融合研究思路(课程与教学大三六)

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可谓风起云涌,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时代呼唤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层变革“追求个体化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培养当今时代所需的大批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为适应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必然反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多学科教学融合研究思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学科教学融合研究思路(课程与教学大三六)

多学科教学融合研究思路

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可谓风起云涌,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时代呼唤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层变革。“追求个体化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大化”,是培养当今时代所需的大批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为适应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必然反映。

结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在学习借鉴全国各地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当下和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祈求,尤其是审视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常规课堂的弊端看似课堂内教学设计问题,实质上是“以时定学”(以教学时间定学习内容)而造成的系统性、本源性问题。基于此,“以学定时”教学思想应运而生,经过不断深入探究、实践改进,最终形成“大单元三课型六学段”教学大循环体系(简称“大三六”教学体系)。

一、“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的概念及优势

所谓“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就是将某个不应被分割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教学时段,每个时段一个课型,共三个课型;每个教学时段分为两个学段,共六个学段。每个时段不但课型不一样,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它重在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置教学内容,而不是囿于“一课时”的框定分割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与传统教学体系的区别

课型

课时

教学循环

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效果

传统教学体系

单一课型,相对固定

1课时

一课时内的小循环

整体划一

基于对教材的处理

一个标准要求,不能突出学优生,也照顾不到学困生

“大三六”教学体系

三课型(第一课型自主学习、第二课型精讲点拨、第三课型过关提升)

N课时

一般为三课型、若干课时完成的大循环

面向整体,突出层面甚至个体

基于学生学业水平和课标基础上的对课程的二次开发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教师讲授的针对性,体现班级规模化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任务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落实与提高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首在其“大”。其中,“大”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大”是“大整合”。根据课程标准,立足课堂教学实际,积极对单个文本或相近文本知识按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性整合,进而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统整、扩充与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依据精心编制的教学案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大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学整体的建构,抓住共性,总结规律,强化重点,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是“大三六”教学体系最明显的优势之一。

其次,“大”即“大时空”。“大三六”教学大循环体系实现了由“以时间定内容”向“以内容定时间”的转变,克服了时间对文本体系的机械割裂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教学环节不完整、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通过统整、扩充、延伸,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在时空上得以有效展开和优化,以便更加从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大”为“大流程”。在整个教学体系内,构建了“三个课型”的全时全息、闭合循环的完整流程体系,以确保教与学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的教学流程

1.第一课型:自主学习

第一课型需要达到的目的:(1)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2)通过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3)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所需要做的课前准备:(1)教学案(本课型学习目标、重难点、主要知识点);(2)当堂训练题(注意:针对整体训练);(3)学情卡。

下列是课堂流程和课堂基本环节:(1)第一学段:教师组织学生明确本课型的学习目标,定时定量定任务;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带着自主学习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展示学习。(2)第二学段:学生进行检测训练一;教师利用学情卡收集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进行评价,并对课堂进行总结。

2.第二课型:精讲点拨

第二课型需要达到的目的:(1)通过精讲点拨解决重点、难点,通过训练二(检测)落实强化,再检测。(2)让各层面的学生在知识目标方面大部分过关。(3)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4)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5)注意和传统课型中讲解的区别,是在充分了解学情后的针对性讲解。

教师的课前准备:(1)围绕着学情卡反馈的问题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教案;(2)围绕着学情卡反馈的问题组织课堂训练题;(3)准备适合本节课应用的学情卡。

课堂流程和课堂基本环节:(1)第三学段:组织学生明确本课型的学习目标,定时定量定任务;教师围绕着学情卡反馈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具体到各个层面)。(2)第四学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检测训练二;学生根据课堂训练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在整个展示学习中穿插教师的精讲点拨;教师利用学情卡收集各层面和个体学情。

3.第三课型:过关提升

第三课型需要达到的目的:(1)通过层面指导和个体辅导尽可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实现人人过关落实,实现对优等生的优化、拔高和提升;(2)教师应最大可能地深入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和实现个体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最大化。

教师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明确本课型的学习目标,定时定量定任务;(2)围绕学情卡反馈的问题组织两套课堂训练题,体现针对学困生的训练矫正和优秀生的拓展拔高训练;(3)所设计的两套训练题必须体现出前两课型学情的把握和理解,教师在实际应用时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特点,在题型和题量方面可做适当微调;(4)训练三(过关)设计目的是在整体层面检测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的学习水平,根据此训练的评价成绩分出各个层次;(5)训练四(提升)可以是前面题目的变式题、变形题、原题,达到落实提升的目的;(6)处理两套训练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对教师无法兼顾到的个体辅导,可通过小组内的互检互查、互讲互助来实现。

课堂流程和课堂基本环节:(1)第五学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三(过关);教师根据训练反馈情况,对各层面学生进行具体辅导,基础题完成较好的学生做训练四(提升)题。(2)第六学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四(提升);根据再训练反馈情况,进行个体辅导,实现人人过关性落实;完成三课型的最后要有对此次大循环的过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的实践效果

“以教定时”与“以时定教”虽然只有字序之差,但对学生发展来说,却有天壤之别。表面上看,以教定时是教学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教学理念的蜕变。没有对教学规律的清晰认识,没有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准确把握,没有对自身实践的反复拷问,不可能创建出“大三六”教学体系。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在当今教育改革大格局下具有鲜明的特点: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精准施策,主动参与,及时反馈,有效训练,全面达标。正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被空前地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六个学段中,五个学段含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环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实现了由“他育”向“自育”的迈进。学生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实现了个性化学习的最大化,实现了班级授课制与个性化学习的内在统一、完美结合。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关注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和分析。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时刻注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学情的聚类分析、分类施策,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差异是生而有之,普遍存在。认可并尊重差异,是让不同学生都能成长的前提。通过“学情卡”了解每位学生的层次需求,让学困生得到辅导,学优生得到提升,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得到关注和帮助。学情的收集、汇总、跟进、处理,穿插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习“个体”得到全方位的重视。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重视教师的精讲点拨。“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下的精讲点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它要求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除了在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完成重点内容的讲解外,还要对通过收集汇总学情了解到的普遍性或个体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或个性化辅导。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重视学生结对和学习小组的建设。结对和学习小组是“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架构,学校正在逐渐形成兵教兵、兵帮兵、兵促兵、兵督兵、兵强兵的良好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进而达成个性化教育、个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发展,变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把一个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同伴互助。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重视当堂落实、人人过关。“对子”有责任,小组有检评,教师把总关。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精讲点拨、检测提升等环节,四套层次感、关联性极强的检测,闭合循环,做到当堂落实、全面落实和人人过关。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学习时间的增多和学习空间的扩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更系统、更全面,为落实好学生的“双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展示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担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大三六”个性化教学体系,更加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各环节的“大时空”为学生系统地自主思考、深入地互助研讨、全面地把握梳理提供了保障,为其深度思维创造了可能,学生核心素养也由于课堂结构的改变而得到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完全中学)

微信编辑:孙建辉

(全文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96期)

(欢迎关注中国教师公众号 ID zgjszz)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www.zgjszz.cn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