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

文/纤纤素心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1)

“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本书里找到自己灿烂阳光的童年。”在书的封皮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关于童年的书,故事很平常却又异常吸引人。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常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自信而快乐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黑柳彻子,日本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译者赵玉皎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2)

读着这本书,想象着书中小豆豆的故事,仿佛阳光洒在心田,好像花草享受着春风的煦暖。

放学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

黑柳彻子的童年,就是书中的小豆豆的原型。因为小豆豆上课频繁开关抽屉,喜欢上课时望着窗外,看到路过的艺人,就跟他们打招呼。因为影响了课堂纪律,她被老师勒令退学。

妈妈带着被学校开除的小豆豆,不安地来到巴学园。到了学校门口,小豆豆惊奇地发现,学校的大门是两棵矮矮的树,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大树上挂着学校的门牌,写着“巴学园”。小豆豆仿佛看到了只有梦中才看到的景象,希望而诗意,自由又梦幻。

得知停着的六辆电车,就是巴学园的教室,小豆豆的眼睛一亮,脸上浮现出快乐的光彩。小豆豆非常喜欢这所学校。

校长室里,小豆豆兴奋地说着话,校长小林先生一直在听,整整四个小时,却没有一点不耐烦。在小豆豆眼里,小林先生和其他大人的确不一样,能认真地倾听她说话;在小林先生面前,小豆豆没有被排斥,没有被冷眼。在一个孩子面前,小林先生不像是校长,更像一个被女儿缠得没有办法的爸爸,给了她无尽的安心和温暖。

难怪小豆豆来到巴学园第一天,就暗下决心:“这么好的学校,我一定不缺课,每天都会来的。”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3)

教室设在电车里,在这里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在这个学校,学生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这一切,都让小豆豆心花怒放。

午饭是从家里带来的盒饭,开饭时,同学们围成大圆圈,校长站在圆圈里,亲自检查盒饭是否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是校长的要求。“山的味道”,比如说蔬菜啦,肉啦(当然,肉并不是在山上得到的,不过大致区分一下的话,牛啊猪啊鸡啊都是生长在陆地上的,就归入“山的味道”里面)。“海的味道”则是鱼啦,红烧海味等。总之,盒饭的菜里一定要有海里和山上出产的东西,这种小林先生别出心裁的要求,每天的午饭时间,孩子们都翘首以盼,都希望校长先生来看看自己的饭盒,“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都有了吗?”不仅能让孩子们开心地享用午餐,还可以让孩子们学到科学常识,认识了什么是海里的东西,什么是山上的东西。

没有带够菜的孩子,校长夫人就从亲自烧好的菜里,给孩子们填上缺少的那一样。少了“山”的,夫人就从放山味的锅里,取出一块煮山芋;少了“海”味的,就从海味的锅里,夹出两个煮鱼肉卷放到他的餐盒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是小林先生别出心裁的菜肴要求,也是孩子们认识事物,享受关爱的过程。每天的午饭,孩子们都吃得痛痛快快。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4)

小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真正地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了热情的教育家。在他的巴学园,每一位孩子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上课的时候,老师把当天所有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可以从喜欢的那门课开始,这样上课,不仅让孩子们非常开心,听课不会心不在焉,而且老师就能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及她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老师也就能把握好每个孩子的个性,以便因材施教。

“无论哪个孩子,一开始都伴随着良好的品质出生。孩子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人,也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这是小林校长说过的一段话。我们都应该记得这段话,然后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更应该多一些等高、等距、等爱的宽容和耐心。小林校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也让每一个在别人看来的“麻烦小孩”在巴学园健康快乐成长。

想起《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业者也。”教书的人,要发扬学生的长处,使优秀的方面更优秀,补救学生的短处,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而没有致命的短板。这也是小林先生在教学中所践行的理念。从巴学园走出去的孩子们,都记住了小林先生的一句话“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巴学园给孩子的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却足以治愈一生。对于他们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5)

长大以后的高桥君,“的确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心理”。当高桥君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时,小林先生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绝对能跳过去!”仅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让人感觉这就是高桥君自己跳过去的,由此来增加高桥君的自信心。无论是对小豆豆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还是对高桥君所说的“你绝对能做到”。在这样宽容友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思想健康,乐观向上。

那个调皮的小豆豆,长大后,成了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其他同学在不同的领域,各自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有的成立了美术设计公司,有的成了资深发型师,有的创立了玉川学园,有的成为名演员。

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更应该多一些等高、等距、等爱的宽容和耐心。小林先生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难忘的,这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借鉴和努力的方向。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6)

成长是一个个相遇的过程。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云在天空跳舞,一定是遇见了风。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巴学园孩子们的快乐与成材,是遇到了一位教育大师小林校长。

有人说:“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深以为然。

小林先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孩子,洞开全新教育理念,采用创新教育方式,去呵护引导每一位看似“行为怪异”的孩子。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思,为孩子们创建了一座巴学园,让孩子们个性自由伸展,身心健康发展。小豆豆在巴学园,遇到了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也因此开启了一段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是全人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将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融入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让更多的“小豆豆”有机会遇见更好的“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座巴学园)(7)

每个学生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美丽的巴学园。他们可以是高山,是丘陵,可以是大树,可以是小草,可以是娇艳的牡丹,也可以是如米苔花……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耐下心来,用饱满的爱,关怀他们,用视如己出的态度,去善待他们,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像养一盆花,无论它是否娇贵,像种一棵树,无论它是否茁壮。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用心,结果一定不会被辜负。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