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

年轻人有多爱扔扔扔,或许老年人就有多爱囤囤囤。

因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物尽其用”才是生活的准则。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

物尽其用

Rules of life

你可能想象不到,爷爷奶奶到底有多爱囤东西。

前段时间,吉林长春有一个奶奶,因为喜欢收集家里的东西,但孙女又不支持,于是将纸壳、瓶子、塑料袋等废品,弄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藏进衣柜,被媒体拍成新闻上了热搜。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4)

图源:抖音@大象新闻

不少网友表示“和我奶奶一样”。

确实,因为曾经长期的物质匮乏,很多老人都舍不得扔东西,扔掉就会觉得很可惜。

在微博话题#老年人有多爱藏东西#里,有的老人还留着年轻时的嫁妆、粮票、铜板,甚至过期了几十年的药都还留着。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5)

不过,这些跟赵湘源奶奶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

她囤的东西细数有上万件,其中不乏有几十年历史的肥皂、断掉的娃娃腿、饮料瓶盖、锅碗瓢盆。

后来她的儿子还专门给这些东西办了一个展览,名字就叫做《物尽其用》。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6)

这可不仅仅是一些已经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废品”,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还有那个年代的生存之道,以及我们不曾了解过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辈的生活的痕迹。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7)

赵湘源于1938年出生在湖南桃源。12岁时,跟随父母去往北京生活。

她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做过军官。因此在她15岁前,家里的生活还比较富足,但在她15岁后家道中落,只能靠母亲做针线活挣点生活费。

前后生活的巨大反差,让赵湘源真正明白生活的艰难和穷困的含义,她也因此养成了跟随一生的节俭的习惯。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8)

在她刚成为母亲那几年,因为没钱给孩子买新布,只能将旧衣服改了之后穿。

怕别人说他们家穷,就把补丁的衣服穿在里面,好一点的衣服穿在外面。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9)

那时最时髦的是军装,为了让儿子也穿上一件,她只能拿废旧的绿布来做,扣子用不要的牙膏盖代替,牙膏皮则用来做五角星。

四五岁的儿子穿上后,高兴坏了。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0)

赵湘源喜欢买布头,因为可以省下半尺布票,但真正用时又舍不得用尺寸大一点的布,想等孩子大一点了再用,可翻来覆去都没用上,就堆在了柜子里。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1)

平常只要有一点够长的线,赵湘源就喜欢卷起来放着。

只是想着系个什么东西时方便,但不知不觉就攒了很多。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2)

在三接头皮鞋代表着“封、资、修”的时代,过于漂亮的鞋子是没法穿出去的,赵湘源没敢留一双。

后来看到家里人把没有穿坏的鞋扔掉时,她就想起那段艰苦的日子,鞋底磨出洞了,就在鞋底垫上结实的纸,再缝些破衣服做的鞋垫,勉强走路。

如果有不合适的鞋子她就送给别人穿,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也不好意思送了,最后保留下来当作一种念想。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3)

除了身上穿的,生活中用的赵湘源也没少攒。

她那些锅碗瓢盆能摆满一间屋,但最特别是那只天蓝色的搪瓷碗。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4)

那时这种碗并不常见。她母亲买来一只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但从来不让她拿来用,说只有考上大学了才可以拿来吃饭。

出生不好的人考大学很难,她还是硬着头皮考上了,每次拿着这只碗去食堂吃饭,她就想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不过大学毕业后,她母亲过世,就再也没有用过这只碗了,只有想母亲的时候才拿出来看一看。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5)

她还留了很多已经干得硬邦邦的肥皂。上世纪60年代,买肥皂是需要票本的,每人每月供应半块,多一点都没有。

她能存下这么多肥皂多亏了他们单位的单身小伙,因为他们总是把衣物拿回家给父母洗,所以就把购货本给赵湘源去买肥皂,久而久之,她就存下了很多。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6)

那时上海产的固本肥皂5毛6一条,北京产的长城牌肥皂4毛4一条。

两种都好用,但为了节省1毛2,她还是喜欢买长城牌的肥皂。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7)

后来经济好转不用购物本了,赵湘源还是喜欢用肥皂洗衣服,再用上搓衣板,比洗衣机还洗得干净。

她很多同事买了洗衣机,就把不用的搓衣板都送给了她。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8)

她还有一堆大大小小的盆和桶,这些盆曾经每个用处都很大,除了当洗脸盆、洗菜盆、洗脚盆外,还要用来装水。

洗菜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要是有盆坏了,用胶条沾上还能继续用。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19)

赵湘源的公公和丈夫手很巧,家里不少生活工具都是自己做的。

像煤铲、小簸箕、扫帚、各式各样的篮子、白铁水桶、喷壶等等从买没去商店里买过。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0)

不过,最精致的要数她公公做的鸟笼子,是用竹竿子纯手工做成的。

生活的不易,似乎给那个年代的人造就了一身的好手艺。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1)

跟大多数老年人一样,赵湘源也喜欢攒塑料瓶子。

不过她会把五颜六色的瓶子盖全弄拧下来再卖。她说有时候特别想拿瓶盖子做象棋,有各种颜色的,不写字也能分出来。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2)

同样五颜六色的还有用完的牙膏、打火机、手表......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3)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4)

赵湘源刚结婚时,婆婆家养了各种季节的花。

那个年代买花盆是很贵的,她丈夫就用铁模子做了很多花盆。

这种花盆不仅透气性好,对花的生长也有好处,后来他们搬几次家都没舍得扔掉,连土都没有扔。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5)

这些椅子是她丈夫单位不要了,五元一把买回来的。家里要是来客人,就拿这几把椅子排成两排,做成一张床。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6)

她家的电视也是从黑白到彩色慢慢过渡的。

最开始那台小的黑白电视只有小人书那么大,因为便宜,还是自己装的。

电视上经常会有雪花跳动,只要拍一下就又好了。

后来他们终于买上了彩电,但发现图像清晰了反而没有什么神秘感了。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7)

比起房子,以上的这些东西,都只能算是小物件。

赵湘源家有两间瓦房,因为太老太破不得不拆掉。

她特意叮嘱儿子将一砖一瓦、房屋框架、门和窗户都保存了下来。

“大木料能改成小木料。砖头可以砌内墙。”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8)

有很多人问赵湘源,干嘛存那么多东西?其实她也没想到几十年能攒这么多东西。原来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存在大门洞、防空洞里, 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集中看过。

她也知道很多东西其实没用,但如果轻易丢弃那些看似还有用处的东西,就好像是对自己生命的背叛。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29)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0)

这种倾向在2002年她丈夫去世后变得更加不可控制。

在之后的几年里, 赵湘源几乎是把自己埋葬在她积攒的旧物之中。

她就像是用自己收藏的东西,以及他们所承载的家庭记忆,给自己造了一个安全的“茧”,在里面找到继续生活的理由。

正如她在回忆录里说:“这许多物品不是标本,而是活过的生命。岁月给我们留下了这许多痕迹,但岁月也带去了许多东西。我千方百计地留下这些东西,为的是要延续它们的生命。”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1)

那时她积攒东西的习惯已经变得近乎病态。每次儿子和女儿去带东西去看她,她总是把东西存起来,留着将来用。

每次帮她清理房间,扔掉一些她认为还可以用的东西,她则会发脾气或者沉默不语。

而如果不清理,她的房间几乎是一个无法坐人的垃圾站。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2)

为了将母亲从父亲离世的痛苦中拉出来,宋冬决定给母亲做一个展,用“艺术”的方式填补她内心的“空”。

他本来就是一个艺术家,现在把母亲也转换成一个艺术家的角色。或许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治愈母亲对“往昔”的病态执着,使她从记忆的魔咒中解脱出来,重新进入当下的生活。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3)

2005年,这个艺术计划正式启动,赵湘源常常出现在展厅里,在儿女们的协助下清点和整理那成千上万件东西。

这项工程可不小,展出的不仅仅是一些旧物,连她们家的老房子都搬来了。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4)

赵湘源很高兴,她那些这辈子都用不上的东西,终于派上了用场,还对儿子说:“留着有用吧。"

在《物尽其用》的展览现场,她时不时会指着一个玩具动物或是一双旧鞋,告诉参观者它们原来的主人是谁,以及有关这些东西的趣事,又或者告诉他们为什么一直没有扔掉。

年岁大的人会立马认出这个或那个东西,埋藏在心底的记忆似乎一下被提升到了表面;年轻人则从这个陌生的世界,回忆起从父母或者祖父母那里听说过的点点滴滴。

这是赵湘源几十年的回忆,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回忆,更是那个年代的生活哲学。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5)

同时也是给宋冬父亲的,不管是在北京还是纽约,在展厅的天窗上,宋冬都用霓虹灯写下了一句话:

“爸,别担心!我们和妈都挺好的。”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6)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7)

赵湘源爱动物,她常常给小区里的近20只流浪猫做饭,然后用洗干净的餐盒,送去树林里喂它们。

她要看到它们吃了才感到心安,否则彻夜难眠。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8)

她心肠很好,看到受伤的麻雀也会带回来养护,直到养好再放飞。

然而在2009年初,一件悲剧的事情发生了。

赵湘源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一只喜鹊的脚被卡在了树皮上,苦苦挣扎着。

原本在照顾孙子的赵湘源看到后,便移过一把长梯,爬上去解救这只鸟。

大概是在梯子上失去了平衡,或是梯子没有支稳,她从梯子上跌了下去,受到致命重伤。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39)

当她儿子宋冬赶到现场时,她已经不能说话,但是嘴唇还在无声地颤动。宋冬知道她想说什么:那只喜鹊还在树上卡着。

他请前来调查的警察将鸟儿救了下来,并放飞到天空。

鸟儿活了,但赵湘源于两小时后在医院里与世长辞。

或许,她已经完成将那些旧物留存的使命,被这只喜鹊带去与丈夫重聚了吧。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40)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书籍《物尽其用 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東京画廊BTAP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41)

[1]《物尽其用 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巫鸿编著

老奶奶藏了60年的秘密(70岁老奶奶花50年囤了一万件)(4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