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

1906年10月,正值奉天巡防营营务处总办张锡銮,举行各巡防营统带的军事秋操,时年31岁的张作霖已受抚于新民府任马步五营统带,所以奉命前来参加秋练。

好巧不巧地是,当天奉天女子中学也恰好在举行毕业典礼,学校一听这次秋练来了不少巡防营统带,于是便专门派人邀请。秋练之后也没有什么重要事项,因此张作霖和张锡銮等人便应邀参加了该女子中学的毕业典礼。

和一群大老爷们在一起舞刀弄枪不同,一进这所女子中学,迎面而来的是浓厚的文雅之气。张作霖是个大老粗,虽然见识多,但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文化和优雅氛围浓厚的场面,心中难免有几分拘谨。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1)

张作霖

不仅是张作霖,其他人也小心翼翼地,生怕没控制好力气弄坏了桌椅建筑,破坏这里的氛围.就在他们安安静静地坐在主席台上后不久,毕业典礼缓缓拉开了帷幕。

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个优雅端庄的女学生穿一身浅色长裙,落落大方地登台致辞,一出场便瞬间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张作霖更是直接移不开双眼,和他见过的女人不同,这个女学生不仅明眸皓齿,笑靥温柔,且嗓音清澈温柔、富有感染力,让人一听便毕生难忘。

那一刻,张作霖突然有了一种把这个女学生娶回家的冲动,在他看来,他身为东北排得上号的扛把子,想要女人什么样的会没有?

毕业典礼结束后,一下主席台,张作霖就找到朋友阎泽溥说:“老朋友,我在奉天女中看上了个学生,说是叫王雅君,你帮我问问她是哪家的孩子,有没有婚配?”

有好友从中做媒,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没过多久,张作霖就如愿以偿,他花了1000元大洋,用最排场的仪式,将正风华正茂的奉天女学生王雅君接到新民府,做自己的第五个夫人。

在当时,大军阀娶女学生属实少见,成为了当地的一件新鲜事,不少人为此议论纷纷。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2)

寿懿

一朝嫁给军阀,深受张作霖喜爱

可谁也想不到,正是这样一个书卷气息浓厚的五姨太,在将来会成为东北政坛上名号极响的“外交夫人”寿懿。只不过到了那时,已经鲜少有人知道她叫王雅君,而纷纷称她为“寿夫人”。

寿懿生于1890年,其母王岩松是年轻时曾入奉天戏班,因唱作俱佳、才艺双全,而被黑龙江将军袁寿山垂青,并纳入外室,一年后生下寿懿,也就是后来的寿夫人。虽然是外室之女,进不了袁家大门,但父亲经常寄钱过来,供她跟母亲生活。

寿懿从小就聪明,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对《四书》、《五经》熟读于心,有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之才。后来父亲殉职,家中失去经济来源,为了支撑寿懿上学,王岩松重操旧业,卖艺支持女儿上学。虽然生活艰苦,但好在寿懿争气,很快就成了学校的佼佼者。

也正是从小的不缺教育和母亲言传身教,寿懿身边虽然不乏追求者,但她始终洁身自好,直到张作霖派人来求亲。因为张作霖当时在东北的身份和地位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她跟母亲商讨一番后,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和张作霖的其他姨太不同,寿懿初到新民府张家,便以能说会道的口才和处事精明的做法,深得张作霖青睐。

她从小就受黑龙江将军寿山指教,不仅见多识广,而且能文断字,恰巧那时张作霖因为公务需要,极希望有能说会道的夫人出面替自己应酬局面,学历最高的寿懿无疑是最佳人选。生活上的细心照料再加上工作上的扶持帮助,久而久之,寿懿便成为了张作霖的几位夫人中最得宠的一位。

特别张作霖是官居奉天省巡防营前路巡防统领要职以后,官场的应酬与日俱增,寿懿更是不离其左右的重要人物。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3)

1908年,北洋大臣徐世昌因为厌恶张作霖的出身,所以专门将张作霖和其部队从故乡远派至辽松平原剿匪。接到命令后,张作霖便带着寿懿在内的几个夫人,风尘仆仆地赶往松辽平原。

和辽西的资源优厚不同,这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刚来没几天,几个姨太太便嚷嚷着要回去,把张作霖吵得头疼。任凭几个姐妹在那里瞎闹腾,寿懿始终一声不吭地跟在张作霖身后,哪怕她心中对这般荒无人烟的环境充满了厌恶和不适,也从不在表面显露出来。

这让来这里“避难”的张作霖分外满意:“还是你懂事,那两个娘们儿快把我吵死了。”

听着丈夫抱怨,寿懿只是淡淡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她很清楚此时的张作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夫人,所以她将自己的情绪藏起来,不让他为家里的事情烦心,让他能一心在战场上指挥。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4)

当地的土匪很狡猾,张作霖率领军队从古镇郑家屯一路追到洮南都不见踪影,甚至还折损了不少人,为此,军中士气低落,不少士兵都表现得萎靡不振。

当时张作霖正跟人商讨剿匪的具体事项,根本顾不上去安抚这些将士,眼看军心不稳,寿懿决定亲上阵前鼓励这些战士们。她委托军中负责人将战士们召集到一起,发表了一番用来振奋人心的讲话,只见她说:“我知道各位因为抓不到土匪心里有些沮丧,但这并不是你们的错。”

“那些土匪都是当地人,他们熟悉并了解这里。而我们才来不久,难免会经历失败,但是不管怎样,我始终都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剿匪!”

此话一出,那些士兵顿时精神大振,不仅为寿懿那番话,还有她对战士们无条件的信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被尊重且相信的。

寿懿见这样有效,自此之后,每当张作霖挥兵与敌匪交战,她总要出面劳赏,给那些立下战功的、为张作霖冲锋陷阵的士兵们颁发奖赏。一时间,寿懿在军中威望陡起,士兵皆称赞她的恩惠和识人有道。

在闻知寿夫人众口皆碑、人人称道后,张作霖心里也愈发喜爱对方,平时在一起时都不吝赞美:“还是雅君善解人意,有你这样的夫人,真是我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5)

张作霖的十条家规

正是有寿懿在后方的激励策略,张作霖所率的部队越战越勇,兵力也有三个骑兵营增加到了五个营,随着战力的不断攀升,到了1909年秋天,他们和陶克陶胡匪在索伦山一带展开大战,成功将其赶出边境,大奏凯旋。

频出外交做慈善,成为张作霖左膀右臂

这一战将张作霖在东三省的地位拔高了不少。1918年9月,张作霖升任东三省巡阅使,不仅跟东三省境内的人打交道,各国驻东北的外交使节也纷纷来访。

外交活动一多,也就意味着张作霖应酬的人也多了起来,按照当时的礼节,张作霖在接见各国外交官的时候,身边必须要有夫人在场。

这样隆重的场合可不是自家后院的宴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即使闹了笑话也没有人在意。单是这样一条,张作霖的其他夫人就已经登不上台面,唯有出身于寿山将军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寿懿拿得出手。

事实证明张作霖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奉天中学的佼佼者,寿懿能说会道,善于逢场作戏,左右逢源,在外交场合中不仅能应付自如,甚至还能解决张作霖遇到的一些难题。

虽然张作霖地位超然,但却是一个武将,性格直爽,看不顺眼某人就直接出口不逊,一度将场面搞得很尴尬。还好他身边的寿懿善于观察,能及时阻止的赶紧阻止,阻止不了就打圆场,多次以一己之力扭转僵局。

到了1924年两次奉直战后,张作霖进入北京控制北洋政府时期,寿夫人的外交应酬活动也更加多了起来。久而久之,她便成为了张作霖应酬时必不可少的贤内助和外交助手。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6)

张作霖携夫人和张学良接见外国使团

事实证明寿夫也绝非寻常女子,和其他夫人成天足不出户、涂脂抹粉不同,在张作霖成为“东北王”,立足关东,问鼎中原和华北的这段时期内,寿夫人利用丈夫的影响力和关系,来发展自己的关系网,在沈阳和天津都有自己的朋友、亲戚,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人际关系圈子。

她目光深远,既想到了眼前,也想到张作霖的死后。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她深知自己享受这一切的前提是张作霖活着,所以她特别注意在张作霖威震关东的鼎盛时期,扩充自己的影响力。

为了扩展自己的德望,寿夫人出资在沈阳和新民等地大办福利慈善事业,还用自己的私房钱在各地大肆修筑寺庙和慈善堂,目的在于让更多的民众感其恩惠。也正因如此,每遇到奉天或者新民、辽阳、铁岭等地的慈善事业典礼,她都要亲自参加,偶尔还会亲笔写下一方金匾额献上。

基于此,她在东北民间的威望要比张府其他夫人都要高。由此,张作霖经常受到来自民间的各种颂扬寿夫人的贺幛和劝进书,有的商务会和慈善机构甚至还请求张作霖选拔寿懿进入官场,并给予她正式的官职。

虽然张作霖也很欣赏寿懿做事的态度,但对于让她进入官场一说,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7)

张作霖(右)

首先寿夫人是张作霖的五姨太,平日里因为他过于宠爱她,已经引起了其他姨太不满,现在如果把她封官,指不定家里那些只知道争风吃醋的女人闹出什么幺蛾子。再者说,让寿夫人“当官”是民众的愿望,一旦他同意,势必会遭到一些士绅的反感,对自己的统御不利。

看着面前这些申请书,又看了看旁边的寿懿,张作霖满心愧疚地说:“雅君啊,虽然你在内政外交上帮了我这么多,但为了我的事业,你只能暂时委屈一下了。”

在张作霖身边待了这么久,寿夫人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嫁过来之后受尽了他的宠爱,可一旦触及到张作霖本人的利益,他是绝对不会退让半分的,所以只能委屈她。

因此在听完这些话之后,她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仿若毫不在意地说:“这有什么,只要能帮到你,我在什么位置都可以,当不当官对我来讲并不重要。”

是的,即使没办法在官场上大展身手,寿懿的精明能干也让她在张府内外的地位与日俱增,甚至连后来被张作霖扶作正室的卢寿萱,也不得不给她让位。

无论在沈阳大帅府、天津蔡园还是北京的顺承郡王府里,寿夫人都代替张作霖主持一切家中事务。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8)

张作霖重伤而死,为保东北局势智斗日本人

1927年张作霖住在北京期间,寿夫人经常往来沈阳和北京两地,协助其出席一些重要的外交活动。

1928年2月,春节刚过去,寿夫人料理完沈阳家中的事后,便来北京照顾张作霖,但当时马夫人也在这边。她见这边有人,便跟张作霖说:“既然你这边有人照顾了,那我心里也就放心了,我先回沈阳料理家事,等过段时间再过来。”

看着寿夫人一路风尘仆仆的疲惫模样,张作霖很心疼:“要不你在北京多待些时日吧,正好你们姐妹俩也可以聊聊天。”

知道丈夫是怕自己累着,寿夫人顿时笑了,连忙摇头:““我在北京可就没人管沈阳家中的事了,我可闲不了,这刚过春,还有一大堆事在那里搁着呢。”

说完,隔天她就返回沈阳去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寿夫人才没有赶上当年6月4日发生在皇姑屯的火车爆炸事件。

“皇姑屯事件”发生的当天,按照原先的计划,张作霖要坐火车回到沈阳,然后由寿夫人在沈阳大南门的帅府准备他归来后的接待。

可是就在她忙前忙后,安排下人准备一会儿大帅回来后的餐饭时,突然有人闯进来,一见到她就跪在地上大哭:“寿夫人,大帅的火车被炸了。”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9)

这个消息如同雷霆灌耳,寿夫人当即觉得脑中一片空白,短暂的失神后,她冷静下来:“现在大帅的情况怎么样?”

“不清楚,现在正在往这边送过来。”

“其他人该干啥干啥去,你去把所有夫人和少爷小姐们叫过来,就说该开席了,这件事先不要说。”此时的寿夫人异常冷静,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府里的一切事项,然后准备迎接张作霖。

过不久,运载张作霖的汽车开进了帅府,下人们连忙把大门关上,然后将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抬进寿夫人住的东侧小洋楼里。看着眼前的五姨太,浑身是血的张作霖使劲抓住她,并艰难开口:“雅君,我快.....不行了,快让......学良回来!”

最后一个字说出来时,张作霖的声音已经虚弱到几乎听不清楚,但凭借着这么多年的默契,寿夫人已经知道他的意思,她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会稳住家里,直到学良回来的。”

听到他这么说,张作霖这才缓缓闭上眼睛,然后慢慢没了呼吸。

这时几位夫人和少爷小姐们也来了,突然看到这种情景,他们都被吓坏了,胆子小的甚至都哭了起来。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10)

在这一群哭声戚戚的人中,寿夫人的冷静显得异常更突出,只听她说:“大帅秘不发丧,在学良未回来之前,谁也不能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要是让我知道谁的舌头长,就别怪我不顾往日里的情谊!”

起初那几个夫人抗议,认为张作霖身份尊贵,怎么能这么憋屈得下葬,非要大力操办,对此寿夫人直接冷下脸:“我的意思就是大帅的意思,还要我说的更清楚一点吗?”

作为张作霖最宠爱和最有能力的姨太太,寿夫人在府中有着仅次于张作霖的话语权,现在家主暴毙,除非身为大公子的张学良回来,否则家中一切事项还是要以寿夫人为主。

就这样,在张作霖去世当天,寿夫人以雷霆手段稳住了帅府上下,她让下人正常给大帅“做饭”、请医生,制造出张作霖还在人世的假象,然后密电张学良尽快秘密返回奉天。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11)

张学良

为什么秘不发丧呢?因为在看到张作霖重伤不治的样子时,寿夫人就已经知道这场爆炸是日本人的阴谋。

张作霖身为军阀,一直是日本笼络的对象,在一步步制霸东北三省期间,他虽然利用日本人的力量稳固自己的地位,但也多次拒绝日本人关于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不平等条约。

一直跟在张作霖身边的寿夫人是知道这些的,之所以秘不发丧,就是为了防止日本人知道张作霖被炸死,在东北展开大规模行动。

为防迷惑日本人,寿夫人又以“张作霖”的名义,派人请来奉天省省长刘尚清和省军署参谋长臧士毅。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之后,她说:“这也是我将两位请来的原因,我需要你们帮我拖延时间。”

听完之后,刘尚清和臧士毅相互对视一眼,满脸震惊,虽然他们也早有耳闻,知道寿夫人手段高明,没想到她能做得这么缜密。

震惊之余,刘尚清恭敬地说:“寿夫人尽管说,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接着,寿夫人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然后三个人开始商讨,又过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快黄昏了,刘尚清二人才从帅府离开。

臧士毅和刘尚清根据寿夫人的意见,于6月6日以奉天省公署的名义,发出一封紧急电报,内称:“主座由京回奉,路经皇姑屯东南满铁路时,桥梁发生爆炸事件,伤数人,主座亦身受微伤,但精神尚好,省城亦安谧如常......”

同时,沈阳的《东三省公报》和《奉天民报》按照寿夫人的计划,刊载了一系列张作霖虽受伤但已平安的消息,以迷惑日本人,同时稳定东北的军心民心。

这些报道一经宣传,城里的日本关东军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为了搞清楚张作霖是活是死,日本领事馆负责人派出自己的夫人前来帅府拜访寿夫人,其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帅府和回来的张作霖。

知道日本人是猫哭耗子,寿夫人不慌不忙地说:“把二楼老爷的留声机打开,放到最大的声音,让之前准备好的人上去,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12)

安排好一切之后,寿夫人就坐在梳妆台前,让丫鬟给自己打理头发,等那个领事馆夫人被人引到这边。当领事馆夫人进来的时候,一听到楼上“张作霖”说话的声音和来回的脚步声,脸色顿时僵了,而寿夫人全当没看见,面色如常地跟她聊天。

就在两个人聊天时,不时有下人将做好的饭菜端上去,然后过了很长时间才端下明显被吃过的盘子,中间还有医官按照原计划,上去给“张作霖”看病,待了一段时间后跟寿夫人汇报“病情”。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领事馆夫人的脸色越来越僵,最后走的时候连动作都变得很奇怪。远远看着日本人离开帅府,寿夫人冷冷一笑:“还想跟我斗,再多活几十年吧。”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13)

她得体却又不露慌张之色的言谈,使日本人相信了张作霖还活着的事实。就这样,领事馆夫人回去后将“张作霖”还活着的消息进行了如实报告,整个日本领事馆都被善于周旋的寿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日本人得知事情真相后大骂寿懿太狡猾了。

6月19日,张学良由河北化装通过日本关东军所控制的京奉铁路回到沈阳,在21日正式发布了张作霖死亡的消息,这才使关东军直呼上当。

可见,正是寿夫人所议定的秘不发丧之计,令张作霖被炸伤后的东北局势转危为安。

张学良回来后正式主持大局,寿夫人也退居幕后,不再参与之前的政治事项。后来因为战况变幻,她曾多次搬家,一直到1948年才跟着三个儿子前去台湾,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张作霖向寿懿求亲(毕业时被张作霖看上)(14)

1965年1月,寿懿在台北病逝,享年75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