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一6年语文思维导图(部编版五语下清贫思维导图)

小学1一6年语文思维导图(部编版五语下清贫思维导图)(1)

12.《清贫》

基础知识

字:筹、彼、吓、坞

词:奢侈、矜持、舍己为公、舍己为公、齿冷

创作背景:1935年1月,方志敏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此时他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7倍于自己的兵力重重包围着,还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最后只剩下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在这种危急关头,他还不忘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他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不幸被俘。本文写的就是他在狱中回忆自己被俘时的情景。

课文解析

1.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1)——从不奢侈

“一向”、“从没有” 强调清贫是经常性的,永不改变。

对比 对共产党员的赞美及作为共产党员的 自豪之情

“趣事” 对敌人的蔑视 ;对自己献身革命事业的自豪;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8)——被俘搜身

动作描写 描绘了国方兵士贪婪、丑恶的嘴脸

心理描写 贪婪、爱财

神态描写 国方兵士 凶狠、贪婪

方志敏 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大义凛然

语言描写 国方兵士 不择手段、贪婪成性

方志敏 恪守清贫

第三部分(8)——家财甚少

补序 清贫

反语 进一步说明共产党员是清贫的

第四部分(9)——赞颂清贫

总结全文;点名中心

课文主题

本文叙述了作者被俘后被国方兵士搜身而无所得的故事,表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对革命无比忠诚、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金钱的豪情,说明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法宝。

课文拓展

与贫穷有关的名句

①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宋 苏轼《上梅直讲书》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