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注定是九死一生(阿耐余生:若无贵人相助)

阿耐的小说向来以商战为主,里面的女主人公大多数都是聪慧机智有涵养,品味不凡且极具贵人运。

比如被改编成电视剧的《都挺好》时的苏明玉,《欢乐颂》里的安迪,《大江大河》里的梁思申,以及这篇文章《余生》时的于扬。

我总以为,这些人身上都带着阿耐自身的影子,她们都有着体面的事业,不是自己创业就是公司高管,而且都有着极好的财务底子,这也正是阿耐本身是财经作家的关系。

《余生》这部小说不长,相比于阿耐的上面三部长篇来说,故事情节和人物线都比较简单,描述了一位女强人于扬创业失败后,东山再起的故事。

创业失败后,最能体会人性的凉薄

于扬因政策原因,结束了她三年的公司,遣散了所有员工之后,终于体会到人性可以凉薄到何种程度。

三年的朝夕相处,却换不来离别时的一语温暖,唯有冷眼与刻薄。

就连家中的小保姆在得知了她公司被迫关门以后,都主动离去,临走还要一笔不合理的遣散费,顺便偷偷带走她的高档衣物。

这对于身上只剩下1000块钱的于扬来说,还要面对之后不确定的生活,被保姆再拿走600,只余400作为水电煤气的开支。

一时之间从老板的身份跌落下来,心理的落差暂且不谈,可现实的生存却存在一个坎,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便会碰见被她遣散的员工,还有往日的客户,如何去说自己是来应聘的而不是来招聘的。

所幸,于扬创业失败并未负债,而是在这三年里还置办下四套房和一间办公室,虽然事业发展不成,但固定资产还在,将所有的现金用于员工的开支以后便断了现金流。

可是,不负债,这对于如今的创业者来说,便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负债,便意味着没有社会上的债务纠缠,便没有法院的限制,便意味着只要有好的项目便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于扬注销了公司,暂时失去了她的事业,但却是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用三年时光,看清了人性凉薄,收获了创业经验,积累了优质人脉,为她以后的创业之路,无论是心智的成熟,还是对人和项目的思考,都绝对是一项最划算的交易。

韩志军笑道:“那也是。我看见《商界》什么的杂志上面说某个成功人物失败后信心十足,说什么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有朝一日一定会咸鱼翻身。说实话那时候两眼一抹黑,人穷气短,再加一屁股债,哪来的底气,当然现在我也会那样说,但是你相信吗?经历过的人都不会相信。”——阿耐《余生》

创业注定是九死一生(阿耐余生:若无贵人相助)(1)

负重前行的“过渡之路”

创业失败之后,迫于生计,最好的方式不是立马寻找新的项目,马上再次创业;而是找到一条过渡之路,去打工换一种心境,让自己从先前的事业之中解放出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之前的问题,或许能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于扬便是找到了一家实业公司去打工,隐瞒了自己的创业经验,虚构了自己的简历,应聘成功之后,用实力说话,节节攀升。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寻找项目的机会。

于扬是个经历过的人,物质生活的大起大落和精神生活的创伤后,很多聪明人都会因此与世界保持一段距离,安安静静过自己独立尊严的生活。——阿耐《余生》

这一家实业公司的老板是做走私货起家的,然后开始发展壮大,在北方一家合作多年的工厂突然出了状况,六百万的货款也只刚发了十多万的货便没了下文。

拆东墙补西墙,是企业面对资金流出现问题的常用手法,老板当然是用这预付货款的六百万补了其它借款的窟窿。

直到有一天怎么出去“活动”也无人敢帮,实在是补不过来,东窗事发,被债主们开始集体讨债,企业的命运便是走到了终点。

于扬便是在这一次作为债权方发现了里面巨大的商机,并通过她的“活动能力”和“敏锐”得到了“贵人们”的帮助,东山再起只待时机。

创业注定是九死一生(阿耐余生:若无贵人相助)(2)

贵人助力,东山再起

在于扬的生命里,似乎非常具有“贵人运”。

同村的于士杰,比于扬大十多岁,一直是像大哥一样的在帮助他,只是很多时候于扬不好意思老是去麻烦这位贴心的大哥,也不好靠着他去谋得一些生计的差事。

属于女强人特有的那一份骄傲和自尊,让于扬宁愿到外面去受委屈,也不要在朋友的庇护下吃闲饭,似是别人赏的一口饭那么不太硬气。

人没有利益,便能一直做朋友,但一旦有了利益,再好的朋友也没得做。

于扬性格里的仗义、聪慧、遇事待人的那种魄力机智,让她身边的人愿意帮她,并且相信她能够东山再起。

创业失败以后,人消沉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人脉的维护与信誉的重塑,闲散时间越长,信任度越低,人缘越差,再起越难。

于扬有效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展现出她非凡的手段,并得到了身边大哥于士杰这位成功男人的资金支持,还有他身边的一群帮他办事的哥们儿帮于扬摆平了一些难缠的小人,这也得益于于扬本身非常会审时度势,抓住时机。

在帮她所在公司老板追款的同时,让自己在背地里处于这个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债务公司用设备抵债,但于扬却同时用她那四套房作为抵押,在于士杰那儿得到了一笔资金,然后于士杰又背地里帮他运作说是去银行抵押贷款,实则是又给了她一笔钱,相当于是用这四套房的双倍资金给了于扬去购买了那家企业的地皮。

于扬帮当地政府解决了一大烦恼,自是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再与于士杰等人作局,将那厂里的设备一并低价吃下,得到了全部所有权,真正实现了“东山再起”,并且是华丽丽地重启。

于扬如愿以偿得到公司的土地和房产;徐汇中连本带利收回所有借款,又终于甩掉国资改革最后一个包袱,政绩煌然;况得明终于出了积郁在心头几年的恶气;金行长则是终于完成他对分行领导立下的军令状,虽然只收回本,没收回利,但已经是很不错了,提升在望。——阿耐《余生》

创业注定是九死一生(阿耐余生:若无贵人相助)(3)

资本从来不是善良的

在阿耐的《大江大河》时,梁思申有一句话是:资本从来不是善良的东西

正应了那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于扬在收购那块地的过程,当然是不怎么光彩的,也是用了一些手段的,但是,商场如战场,若要想成就,优柔寡断便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刀俎之下。

于扬明知她的做法一定会伤害一方,却又能成就好多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在资本的市场里,永远都是有人笑又有人哭,几多欢喜几多愁。

阿耐笔下的女强人,一直是果断坚强又自立的形象,这类人设有两面性,过于坚强的令男人望而生畏,却又令无数女人心之神往,男人想征服她,女人想成为她。

喜欢看阿耐的小说,是因为她的经历便决定了她的写作高度,以小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人们在故事里收获大量的信息。

于扬收获了她比先前更高起点的事业,收获了新朋友,但却又同时失去了很多那些在岁月与经历中逐渐流失的纯真,具有了一般商人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有绝少部分的人能够然失败以后东山再起,这得需天时地利人和,最必要的便是“贵人”相助。绝大多数人,只能在失败中沉沦并默默无闻过完余生。

借用一句网络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我曾以为山高水长,我们来日方长,何须路遥马亡。殊不知,三旬过场人走茶凉,终究不过是大梦一场。

—End—

以哲学的眼光看世事,用国学的观点谈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