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1)

图为那坡县百合生态桑蚕产业示范区 江萍 摄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记者 江萍)2017年6月6日,记者跟随“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走进百色”来到广西百色那坡县百合乡。

那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入“十三五”时期,全县仍有59个贫困村13670户53768人,贫困发生率达到28.2%,是广西贫困发生率在25%以上的5个贫困县之一。

但是,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4.69亿元,增长3.2%,实现脱贫摘帽2个村,减贫人口为2115户8962人。

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经过多年持续发展,那坡县已经形成了以种桑养蚕为主,水果、中草药多元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德隆—百合—平孟“万亩桑园产业带”,涌现了德隆、百合等“鲜茧万担乡(镇)”和德隆的那造、德康、德旺,百合的清华、那乐村等“鲜茧千担村”。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2)

图为那坡县委副书记黄卓远 江萍 摄

那坡县委副书记黄卓远告诉记者,“截至今年5月,全县已经发展了8万亩桑园面积,覆盖全县9个乡(镇)127个行政村852个自然屯10046户农户。”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3)

图为那乐村前来卖茧的村民正在仔细地挑选优质的蚕茧 江萍 摄

在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鲜茧收购点,前来卖茧的村民高兴的告诉记者,“全村70多户都在养蚕,每批能卖2600元左右,一年大约有15批”。

那乐村地处中越边境要道,独特的光热条件,加上丰富的河流资源,成为那乐村发展桑蚕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4)

图为小蚕共育室老板向记者展示印有越南文字的合格桑蚕培育品种。江萍 摄

“我们的小蚕蚁一共供给100多户村民,不仅卖给本乡和外乡,还出口到了越南,跟越南方面合作,提供小蚕,他们过来学习技术,等他们养好蚕再返卖给我们,目前越南大概有10多户跟我们长期购买小蚕蚁。”那乐村小蚕共育室的老板杨女士骄傲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那乐村发展壮大桑蚕产业,到2018年全村桑园面积将达2200亩以上,实现鲜茧产量50万斤以上。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5)

图为那乐村部分桑蚕田。江萍 摄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6)

图为村民挑选合格的蚕茧。江萍 摄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7)

图为小蚕共育室老板杨女士正在温室里细心的照顾小蚕蚁。江萍 摄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8)

图为小蚕共育室的部分小蚕蚁。江萍 摄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9)

图为村民细心喂食蚕宝宝。江萍 摄

秋日橘园故事(那坡桑田小小桑蚕吐)(10)

图为仅吐丝一天的蚕宝宝。江萍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