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早期牛仔裤商人)

(新塘早期牛仔裤商人)(1)

任教十年转行经商

现年69岁的湛刘添是新塘镇东华村人,1971年起在新塘三联小学任教,教师生涯持续了10年。1980年,新塘中学欲邀湛刘添担任总务处主任,但因个人原因,湛刘添不愿再从事教师行业,因此婉言谢绝了新塘中学的好意,但同时他提出想在新塘中学校区内承包经营小卖部,专职负责为学生们提供餐饮服务。由于新塘中学对湛刘添个人的品行为人知根知底,因此同意其承包校内小卖部的提议。就这样,湛刘添首次在自己的人生中翻开了经商新篇章。

在学校经营小卖部的日子里,湛刘添凭良心经营,在赚取薄利的同时,时刻秉承为学生卫生健康而服务的营商信条,他每天都坚持反复认真地检查环境和食物的卫生等情况,在他经营校区小卖部的6年里,从没接到过任何学生和家长的投诉。由于湛刘添要为家庭生计考虑,校区小卖部的收入难以满足家庭开支,拥有商人头脑的他常常利用学校放假时间,独自一人到各个地方的市场行走,边走便留心各种行业企业的发展和动态。后来他发现,喜欢穿牛仔裤的人很多,但生产牛仔裤的厂却不多,因此他下定决心转行做牛仔裤行业。

摸索技术 一波三折

1986年,已40岁的湛刘添首次接触牛仔裤行业,联合另外两名股东开设了一家名为“东华洗漂厂”的牛仔服装生产加工车间,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当他回忆自己创业初期时,不由感慨万分:“太难了!真的是困难重重!”湛刘添说,当时牛仔服装行业在新塘属于新兴行业,企业理念、发展概念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皆由香港传授过来。那时候的新塘,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生产技术,要得到这些技术则要向香港的专业人士交学费才能获得技术指导,而一节课的学费要五万元人民币,这对于湛刘添来说是一笔不敢多想的数额。就在这时,湛刘添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批牛仔服装到其他的牛仔厂进行打磨洗水,从而获得了在现场参观的“权利”。湛刘添通过多次“偷师”观察学习,把浮水石使用、化工材料三酸两碱规律等技术步骤细节铭记于心,然后回到自己厂里反复实践试验,他还特意买回了各种牛仔裤布料样品进行漂白练习。经过漫长日子的练习,他已能做到单凭触摸就能准确地分辨布料的质地和等级,可以说,这时的湛刘添已经掌握了漂洗技术。

掌握到生产技术的湛刘添按理说,接下来的路会变得好走起来,但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1989年,香港许多牛仔行业进入了低潮时期,新塘许多受连带的牛仔厂相继关停。而当时湛刘添专做出口生意,许多货已经做好了,但香港那边却不收货,一个个老客户相继离开。面对此景,“东华洗漂厂”另外两名股东提出要解股离厂,湛刘添按股给他们退还了所有钱款后,顶着资金、客户奇缺的风险,继续一人苦撑该厂。由于湛刘添掌握了漂洗技术,他利用这点为许多制衣厂进行洗水加工,以此增长生产资金、客户脉络,逐步救活了自己的工厂。经过一年的煎熬,到了1990年,“东华洗漂厂”开始走向上坡路,湛刘添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0年,一直到2006年才离厂退休。据了解,“东华洗漂厂”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最鼎盛时期由30名工人增涨到160人,是当时坚持存活下来为数不多的新塘早期牛仔厂之一。

关心下属 待客如友

湛刘添能把牛仔服装厂一直成功经营,这与他平时真诚对待下属和客人的态度密切相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进门都是客,是客便是友”。湛刘添平时习惯巡厂,了解厂里的状况和员工们的生活需求。一天晚上,大家都下班了,他巡厂时听到厂房里传出哭泣声,经了解,原来新来的女工小丽刚买了一双拖鞋,但下班后发现鞋子不见了。湛刘添告诉记者,在很多厂里,老员工欺负新员工的现象很常见,凭经验,这应该是某些工人做的恶作剧。第二天,湛刘添把工人们召集起来,说道:“谁拿了小丽的鞋子,自己承认,如若没人承认,你们便每个人各拿出2元给小丽买鞋子。”听到这些话,做恶作剧的那名工人因不想连累别人,便自己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除了这些生活小细节,湛刘添每到节假日,比如端午、中秋等节日,都会陪员工们一起吃饭、喝茶、聊天,不少工人都十分爱戴他,戏称他为“傻老板”,意思是说,像这么体贴入微关心员工、鸡毛蒜皮的事都管的老板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真是傻得可爱。

1995年的一个上午,来自吉林的商人老李正骑着自行车在新塘大街上吆喝叫卖,主要是推销洗漂厂里用的浮水石。由于驾驶技术不成熟,差点撞上一辆相对驶来的拖拉机。该拖拉机司机受到惊吓后,自恃是新塘本地人,不管老李的连连解释和道歉,抓起一根木棍就要追打老李,情急之下,老李便逃进了附近最近的工厂,而这刚好就是湛刘添的“东华洗漂厂”。湛刘添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马上走到门外阻止要进厂打人的司机。湛刘添说:“他又不是故意的,何况他已经向你道歉了,又何必小事化大呢?”拖拉机司机说:“这是我们俩的事情,你又不认识他,干嘛要替他出面?”湛刘添严厉地回了一句:“既然他进了我的厂,那他就是我的客人,我的客人就是我的朋友,我有责任保护他的安全。”迫于湛刘添的威严,最后拖拉机司机只能悻悻离去。这件事以后,老李十分感激和佩服湛刘添的为人和待客之道,他对湛刘添说,以后他的浮水石只向“东华洗漂厂”提供,并且承诺价格永远比市场最低价便宜10元/吨,但这些都被湛刘添谢绝了,湛刘添表示要买就按原价买,他绝不会占一分钱便宜。从那以后,老李不断向自己身边的吉林老乡传诵湛刘添的为人和故事,为湛刘添带来了大量合作伙伴,其中不乏材料商、制衣商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