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致败论(曾国藩君子慎独论)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文章宗法桐城派而有所创变,擅长序、记,风格正大宏阔,讲究气势与文采兼胜,后世称为“湘乡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曾国藩致败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曾国藩致败论(曾国藩君子慎独论)

曾国藩致败论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文章宗法桐城派而有所创变,擅长序、记,风格正大宏阔,讲究气势与文采兼胜,后世称为“湘乡派”。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谦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直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自世儒以格致为外求,而专力于知善知恶,则慎独之旨晦。自世儒以独体为内照,而反昧乎即事即理,则慎独之旨愈晦。要之,“明”宜先乎“诚”,非格致则“慎”亦失当。心必丽于实,非事物则“独”将失守。此入德之方,不可不辨者也。

[译文]

我曾经说过独处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拥有的状态。小人由于独处而产生非分之想,非分之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得肆无忌惮,从而做出欺骗别人的事情。君子因为独处而危惧警惕,从而产生真诚的念头,真诚之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日渐谨慎,从而更加谦虚。虽然同是独处,但其中分离结合的微妙,可以进行一番评论。

自从《大学》讲“致知在格物”即穷究事物的原理并获得知识之后,过去的言论和行为,可以用来扩充知识;日常的生活琐事,也可深化阅历见识。如此,他的心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已经能剖析公私间的区别:他的心在联系道理时,又足以精辟地研究事理的得失。那么,善事应当做,不善之事不应去做,早已经分明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小人,却不能有实在的见识,而践行他知道的事情。因此当眼前有一件好事需要办时,唯恐别人不能知道,而去做时却迟疑不决。面临一件不好的事情,心存侥幸,以为别人不一定知道,则改正很不得力。私下独处时,虚情假意自然产生,这就是欺骗啊!而君子呢,唯恐未能尽全力办一件善事,潜意识中滋生堕落;未能去除一件不好的事情,认为错误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处暗室之中而仿佛而对天日,心里坚如金石。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慎之又慎。这就是圣人经典中的准则,而为后世贤人所切实研究。

自世俗的儒生都认为格物致知要通过外界寻求,因此致力于省察内心的善恶,从而导致谨慎独处的目的隐晦。自世俗的儒生从内在的观照来寻求独处的体验,反而不懂得与外在的世界打交道,导致谨慎独处的意旨越发隐晦。要而言之,“明”应该在“诚”之先,不通过穷究事情的道理而得到“明”,那么谨慎也就做得失当。一定要用心于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事物则独处也将无法把握。这是培养道德的良方,不能不加以分辨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