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

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1)

2022年8月15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77周年。

也是日本认定的“终战纪念日”。

这一天,日本复兴大臣秋叶贤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神社供奉祭祀费。

而在两天前,日本经济产业相西村康稔也参拜了靖国神社。

这是岸田文雄自去年10月份上台以来,继今年4月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后,第二次对靖国神社做出的反应。

也是8月10日内阁改组以后对靖国神社做出的切实行动和关键表态。

岸田应该是继续安倍的右翼民族主义路线和强化日美同盟无疑了。

一、明目张胆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政治,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以后,随着中美逐步走向竞争,日本似乎越来越显示出执拗和高调的姿态。

去年10月,蔡英文炒作有美军在台训练士兵,安倍直接口出狂言“台湾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一下令国人怒了。

这几任的日本首相如安倍、菅义伟、岸田也从未表达过要对80多年那场侵略亚洲的战争做任何反省。

这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韩国、朝鲜都强烈反对,但日本依然执迷不悟。

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2)

以上种种,都说明日本已经越来越不在意邻国的看法和说辞了,也不惜与你中国、韩国、朝鲜发生分歧与口角了。

缘何?

因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世界各国正逐步走向孤岛和军事主义。

日本坚定拥抱英美寻求庇护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力量,而且日本面对的困境并不比其它国家小。

二、日本的困境

1.领土纠纷

日本与周边国家都有领土纠纷,俄罗斯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韩国的独岛(日本称竹岛)和中国的钓鱼岛。

领土争端向来是最严重、最不可让步的争端,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全体国民的共同感情,因此,不管是在口舌之上还是实际行动上都是寸步不让的。

如今,南千岛群岛、独岛分别属俄罗斯和韩国实际控制,而对于独岛,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曾于2012年登岛强硬宣示主权。

而在钓鱼岛,中国也在其周边海域建立了常态化巡航机制,日本也丝毫占不到便宜。

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3)

对于这三处领土争端,日本都处于劣势和下风。这让国土面积原本就狭小的日本无比压抑。

日后如果起军事冲突,加上之前的恩怨积累,日本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2.经济制约

日本虽然是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但资源匮乏,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而与此同时,日本人口1.25亿,世界排名第11位,又是结结实实的资源消耗大国。

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日本的经济发展严重受到外部国家、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旦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能源进口受到影响,将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这也是日本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痼疾。

3.政治枷锁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一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无一席之地,二在地区性组织中也鲜有主导头衔,因此它多年来一直在向国际社会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1947年的“和平宪法”制约了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随着中国强军、德国占到GDP2%的国防开支、美国通过史上最高8400亿元的国防预算,被宪法枷锁捆住的日本愈发恐慌。

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4)

当前局势下,日本首先肯定是给自己松绑,名正言顺地发展军事力量。

虽然有《日美安保条约》,美国也在日本驻军,但朋友有力量远不如自己有力量,何况当朋友自身都难保的时候,他又怎么有暇顾得上你呢?所以永远是有他国驻军远不如自己有能力防卫重要。

岸田稳定内阁以后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修宪。

4.末日梦魇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发。又因为地处浩瀚太平洋一隅,无所依傍,堪称悬于大洋之上的一座孤岛,随时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再加上资源匮乏,似乎是上帝都不眷顾之地,所以在日本的国人总有一种末日危机之感,异常惶恐。

在这种语境之下,也一直有一种说法称日本千百年来的梦想即是在亚欧大陆争得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5)

这就是日本的“末日梦魇”。我们当然无法证其真伪。

但可以想象,也许正是这种所谓的“末日梦魇”从深层次驱动着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

尽管“末日梦魇”的说法一直存在,但我本人始终对其持保留和怀疑态度。

因为很难讲这种所谓的“末日梦魇”在时至今日的日本人心中到底占有多大比重,它极有可能只是存在于日本个别政客脑海里的“宏伟幻想”,难以在日本全社会形成合力。

三、日本的民族性

就日本这个国家而言,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存在感还是蛮强的。

在孤悬太平洋海外、资源匮乏的前提下,依然能凭借明治维新快速崛起,在二战后迅速复兴、雄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2年之久,不得不说其民族强大的创造力和独特的韧性。

日本内忧外患事件(明目张胆背后日本的困境)(6)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运和宿命,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确实有很多相似性,但现阶段的我们更应该关注两者的结构性差异导致的后来现代化路径不同。

日本接下来有何举动,我们静观其变。

四、战争从未远离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实际上从未远离过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战乱年代也远比和平年代时间长。

战争虽然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却总是毫不忌讳地经常拿来使用。叙利亚战争、阿美冲突、俄乌冲突以及潜在的台海危机即是明证。

当前世界局势正快速演绎,各方都在强势蓄力。当战争不可避免地来临时,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无可奈何,但无须害怕,勇敢面对就是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