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

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1)

贵州安顺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明在对一个地戏面具进行打磨(3月28日摄)。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的重要道具。安顺地戏面具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风格兼具写实和夸张。面具采用木质细腻的木料作为原料,运用几十种不同的工具,经过选料、下料、出胚、精雕、打磨、细雕、上色、彩绘、上漆等工序制作而成。地戏面具按角色一般分为:老将、少将、文将、武将、女将。

安顺地戏是流行于贵州安顺的民间戏种,以表演古朴粗犷而著称,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杨文斌摄影报道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2)

贵州安顺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明在制作地戏面具前选料(3月28日摄)。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3)

贵州安顺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明在对地戏面具进行细雕(3月28日摄)。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4)

贵州安顺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明在整理一个关羽形象的地戏面具(3月28日摄)。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5)

贵州安顺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明在对地戏面具进行彩绘(3月28日摄)。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6)

这是安顺地戏面具的半成品(3月28日摄)。

安顺地戏面具表演(精美的安顺地戏面具)(7)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的地戏老艺人在村里表演《穆桂英大战杨宗保》(3月28日摄)。


图文来源: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