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1)

思享者·第六十九期︱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 凌来芳

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为了更好地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身边不少参加志愿服务的大伯大妈都积极地学起了外语。

在跨文化交流中,外语固然重要,但还有另一种语言不容忽视,那就是肢体语言,又叫做体态语。

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里,除了有声语言,我们的面部表情、手势、目光、身体动作等都在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若是在语言不通的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更是成为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

“只要会比划,走遍全天下。”说的就是跨文化交流中,体态语的重要地位。

可是,比划里也有大学问。一个在国人看来简单易懂的手势,对老外来说,其实并不一定能够看懂,还可能引发误解,甚至惹来麻烦。

本期“思享者”中,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凌来芳要谈的,就是手势里的千言万语。

凌来芳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外语教学部的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她看来,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将外语和跨文化知识传授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正因为此,对于跨文化视角下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方面的研究,凌来芳一直以来都深感兴趣。体态语同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手势,则是体态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相信凌来芳的分享,一定会让你重新认识那些看似简单却藏着万语千言的手势。

手势里的千言万语

分享嘉宾:凌来芳

“无声的语言,并非完全听不见,它荡漾在眼波里,表露在眉宇间。一个心照不宣的手势,胜过千言万语,触及我们的情感,拨动人们的心弦。”体态语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 38%的声音 55%的人体动作”,足见体态语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也曾表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一个一闪即逝的表情,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往往对我们交际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微妙的体态语,帮助我们表达情感态度,阐述是非观点,甚至决定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是“掌控别人,还是为别人所掌控”。

拿手势动作举例吧。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曾经说过:“手应当像脸一样地富有表情。”事实上,手的确不愧为表现情感的重要器官,打手势就包含了千言万语。

然而,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势的涵义意也有很多差别。请你看看下面的手势,你所知道每种手势的所有含义吗?

别急着说答案,我们先来听几个故事——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2)

20世纪50年代,拉丁美洲诸国对美国已有敌视态度,理查德·尼克松当时为美国副总统,去拉丁美洲作友好访问,其本意是美好的,他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访问缓和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可当他走出机舱时,尼克松向当地等候的人群做出一个美国式的“OK”手势以示友好。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下面的人们对他嘘声一片。第二天的报纸刊登了尼克松和他的手势的大幅照片。为什么呢?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3)

大家都知道,拇指尖和食指尖对接构成圆形、其余三指自然伸出的手势在美国一般表示“OK”即“好极了”。但在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它是一种不敬的行为,在当地文化当中,尼克松所做的手势相当于表示“滚你妈的蛋!”或“你就是一堆狗屎!”,这无异于火上加油,增强了憎恨的怒火。尼克松不知道拉美地区与美国的体态语在某些地方有着天壤之别,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美国,OK手势起源于19世纪。当时,美国报纸刮起一阵以词首大写字母代表整个词组的风潮,也正是因为这一风潮的流行,美国人开始使用这一手势。而这一手势也迅速在其他行业和领域流传起来,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肢体语言。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4)

很明显,从形状上来看,环状手势中拇指与食指所形成的环形代表的就是“OK”一词中的字母O。在几乎所有的英语国家中,“OK”一词所代表的含义大都是一致的。得益于美国电视电影的推广,这一手势及其含义迅速传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但是,代表“OK”的手势并不是全球通用,在某些地方,这一手势仍旧有某些独特的渊源和含义。

错用OK手势的,绝不只有尼克松。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5)

德国柏林的蒂尔加藤区法院审理过一桩奇特的官司。有位司机路遇警察,把手伸出车窗,朝警察做了个简单“OK”这个手势语: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圈。于是,德国警察以侮辱罪把司机送上法庭,法官找遍文献资料,还请教了心理学家,最后判决:这个手势在德国有两种解释,怎么看待就是个人的事了,司机被宣告无罪。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6)

那么,在那位德国警察看来,这个在我们看来表示“OK”的手势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在俄罗斯、土耳其、德国、巴西和地中海地区某些地方,会把它当成侮辱性的手势。当地的人们用这一手势来表示人体上非常隐蔽的洞或孔,而且还通常用它来暗指某个男人是同性恋。如果你对一名希腊男子做“OK”手势,他会认为你想告诉他你是同性恋,或者你把他当成了同性恋。

在土耳其人眼中,这一手势带有强烈的侮辱性,因为这代表“肛门”。

在日本、缅甸、韩国,环状手势则表示“金钱”。如果你在日本从商时对日本人做了“OK”的手势,那他很有可能会把你的这一手势当成是你向他索要贿赂的表示。

在法国和比利时,意思更是彻底相反,表示“零”或“毫无价值”,不仅不是赞赏,简直是轻视:你太一文不值了。

在突尼斯,这个手势表示“傻瓜”。在拉美某些国家里表示侮辱男人,引诱女人。在阿拉伯国家,这一手势也很少见,因为当地人对它的理解为“威胁恐吓”或“猥琐下流”的意思。因此,在那些国家里,决不要打这个表示“OK”的美国手势。

有这么一则个小故事:在机场,一个日本人问一个美国旅客,机场是否提供行李车服务。美国人想告诉他,机场不但提供行李车服务,而且还是免费提供!于是他用了人人皆知的表示“OK”的圆形手势作答。日本人很是不开心,摇摇头准备走开。而旁边的突尼斯人尤为生气,对美国人说,小心点,否则杀死他。日本人和突尼斯人都误会了美国人的手势,“OK”的圆形手势对那个日本人来说,这个手势表示“钱”,因此,日本人断定行李车服务收费昂贵,所以摇摇头。而这时,那位突尼斯人认为美国人在对日本人暗示“他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傻瓜。”,所以很是生气。瞧,真够乱的。

假如你经常跨国旅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每到一个地方,你就请教当地人关于侮辱性手势的相关知识,从而避免发生任何可能的尴尬场景。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7)

1990年7月在孟加拉国的新一届议会召开期间,立法者愤怒地谴责航运部长阿布杜·罗布作出的一个手势,“这是对整个国家的侮辱。”

究竟罗布做了什么动作而引起如此强烈的愤怒呢?据说他涉嫌做出“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在美国这个手势意味着“进展顺利”,在中国很多人用这一手势表示“真棒”,但在孟加拉国它对人是一种侮辱。

确实,大拇指朝上伸直,其它四指握紧,在中国表示“好”,“了不起”等,有赞赏夸奖之意。这种手势在很多西方国家也表达类似的信息,都被用来无声地表示支持和赞同:“干得好!”,“OK”或者“棒极了”, “一切顺利”等含义。根据好莱坞电影的描述,这个手势据说可追溯到古罗马。

然而,虽然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几乎为全世界公认表示“好”“干得出色”之类的信息,但还是有很多的例外。

除了在孟加拉国,在许多南美洲国家、希腊、尼日利亚、俄罗斯、意大利南部如撒丁岛或非洲西部等地,这个手势也被认为非常粗鲁,它的含义几乎与其它国家的竖中指手势一般,跟骂脏话一样过分,含有“滚开!”等侮辱性的意思。

在中东国家,这手势甚至代表着你所能想到最过分的辱骂。在泰国也表示谴责、辱骂的意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时会看到有人站在马路边,朝驶过来的车辆伸出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拳头,国内某真人秀节目在新西兰的某一期,也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8)

这时你可不要误解成是路人夸司机驾驶水平高,其实这是请求搭便车的表示,竖大拇指余指握拳朝上,大拇指则朝向身体右方这几乎成了世界语:搭便车,有些更细心的搭便车者会用左手执一张上书欲前往地名之纸卡,以方便好心人士不用开口就能知道搭车者的目的地。

但在前面说到的那些把竖起大拇指当做侮辱的国家,你想搭便车时,就必须换成另一种手势了,不然可是要遭咒骂的。

曾经有一个十几岁的美国青年在尼日利亚示意搭便车,一车的当地人经过,车子戛然刹住,车上的当地人全都跳下车来把这个青年暴打了一顿。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手势在尼日利亚却被认为是非常粗鲁的信号。

在日本和德国,竖起的大拇指也有特指:在日本这大拇指表示“5”,但在德国则表示“L”。

另外在篮球比赛时,裁判员会一手执球一手竖大拇指表示一切就绪,比赛可以进行了。

还有,飞机驾驶员在飞机升空待发时,由于发动机声音巨大无法与地勤人员沟通,于是驾驶员会用竖大拇指的方式表示:“我准备好了”。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9)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10)

大拇指朝下的手势,一般表示的都不是很好的意思。世界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这一手势,但含义不尽相同。

在中国,把大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

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含有“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之义,或表示“对方输了”。

墨西哥人、法国人则用这一手势来表示“没用”、“死了”或“运气差”。

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拇指向下表示“失败

在澳大利亚,使用这一手势表示讥笑和嘲讽。

在突尼斯,向下伸出大拇指,表示“倒水”和“停止”。

古罗马的君王竖起大拇指,表示一个勇敢的格斗士可以继续活下去。“大拇指向下”,意思正相反,表示落败的格斗士将被处以死刑。

在一次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布什正在发表他卸任前的最后一次联大讲话,坐在台下的时任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布什开讲前就摆出了兴味索然的表情。他一边冲着会议厅里的人们招手,一边咧嘴微笑。当布什在发言期间谴责伊朗时,内贾德把身体转向了身边的伊朗外长穆塔基,还攥起拳头,做了一个大拇指朝下的手势表示对布什的不屑(如下图)。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11)

双语者思维训练方法(竖大拇指不都是点赞)(12)

除了大拇指朝上或朝下,大拇指还有更多的用法。

以大拇指按鼻,其余四指张开,表示轻视。在英美等国家,你会看到这种手势经常用在调皮的孩子们中间。他们用大拇指点着自己的鼻子,而其他四指张开不停地摇动,表示轻蔑或嘲弄。

无聊地绕动着两个大拇指,则表示无所事事,懒散。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就曾指出:“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就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都能理解。”但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手势语仍是门需要好好学习的大学问,否则,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也可能惹上麻烦。

最后,来公布开头拿到图片题的答案,看看你都答对了几个呢?

A:欧洲及北美——好的,没问题;地中海地区、俄罗斯、巴西以及土耳其——表示有孔或有洞、性侮辱、男同性恋;突尼斯、法国及比利时——代表“0”、毫无价值或毫无益处;日本——金钱、硬币。

B:西方国家——代表数字1;对不起,或打扰了!上帝替我作证;不!(仅对孩子而言)

C: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马耳他——举起双手、或抬起头(去你的);美国--代表数字2;德国——胜利;古罗马——凯撒大帝点了五杯啤酒。

D:欧洲——代表数字3;天主教国家——祝福。

E:欧洲——代表数字2;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代表数字1;美国——服务生;日本——一种侮辱。

F:西方国家——代表数字4;日本--一种侮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