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各区面积(中国驻马店概况)

驻马店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周口,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1][2]驻马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的故乡,是战国时期闻名天下的兵器制造中心。秦丞相李斯、《盐铁论》的编著者桓宽、志怪志异小说家干宝、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一大批历史名人。这里是盘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嫘祖文化和冶铁铸剑文化的发源地,泌阳、汝南、上蔡、平舆、西平分别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中国梁祝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车舆文化之乡”、“嫘祖文化之乡”和“冶铁铸剑文化之乡”。[2]2018年10月15日,驻马店市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河南驻马店各区面积(中国驻马店概况)(1)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º18’~33º35’、东经113º10’~115º12’。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东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西与南阳市相连,北与周口、平顶山和漯河为界,南与信阳市毗邻。[7]

地貌

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地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7]

气候

驻马店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7]

河流

驻马店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以西部桐柏山、伏牛山余脉为界,向东流者属淮河的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的支流。淮河流域面积13300多平方公里,由洪汝河水系、淮河干流水系、沙颍河水系组成。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7]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驻马店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初步探明的矿产有30多种,煤、铁、石油及一些非金属矿资源含量大、品质好,其中化工炭岩、玻璃用砂、莹石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位,新探明的金红石矿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位。煤炭储量达1.37亿吨。[8]

水资源

全市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水库162座,水面52万亩,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63.6亿立方米。[8]

渔业资源

境内共有鱼类79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20余种,主要养殖鱼类有鲢、鳙、草、青、鲤、鳊等,还有一定的甲鱼、黄鳝、淡水白鲳、银鱼等特种水产品。全市共有养殖总水面52万亩,占全省总水面的7.4%,居全省第三位。可养殖面积42.8万亩,其中水库162座,21万亩,池塘36000个,19.3万亩,河道36段,2.5万亩。[8]

人口

2017年,全年人口出生率12.33‰,死亡率6.56‰,自然增长率5.77‰。年末总人口801.74万人,常住人口615.5万人,城镇化率42.57%。[9]

2010年(9县1区时)第六次人口普查:

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 723074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减少223256人,下降3.00%。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056742户,家庭户人口为69070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8人减少0.2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41114人,占50.36%;女性人口为3589630人,占49.6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51884人,占22.85% ;15~64岁人口为4895594人,占67.71%;65岁及以上人口为683266人,占9.4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