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

1960年5月1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莫斯科红场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正式举行,各种型号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火箭缓缓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列宁陵墓主席台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要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一队队装备走过。

群众游行开始不久,苏联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走上主席台,身上的野战服与其他官员的礼服形成鲜明的对比。比留佐夫元帅来到赫鲁晓夫身边,俯身在他耳旁细声说了儿句话。赫鲁晓夫严肃的面孔刹那间绽放出笑容,并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个细微的表情没能逃脱人们的眼睛,但是其中的含义却鲜有人知。人们不免争相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处于冷战交锋中的一国元首在如此意义重大的场合下露出轻松的神情呢?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1)

赫鲁晓夫

就在赫鲁晓夫对露出这个神秘表情的原因秘而不宣、静观其变的同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坐在办公室里为避免陷人尴尬境地苦苦寻找对策。尽管在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官员一再宣称“一架用于研究高空大气条件和风力的U-2飞机在某次执行科研任务时于土耳其上空失踪”,但是一旦真相暴露,必将成为外交丑闻,也会加剧美苏之间的紧张。然而,更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所向披靡的“黑寡妇”,怎么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击落了呢?

以“黑寡妇”著称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间谍飞机,出自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设计师凯莱•约翰逊之手。U-2飞机集滑翔机的外表和喷气发动机的动力设计于一身,采用全金属框架,机身长16米,机翼长24米,轻便灵巧,特别是尖端装配的带支撑杆的滑轮,能够在起飞时保持机身的平稳。值得大为称赞的是U-2飞机在当时技术水平下的卓越性能:超过30480米的最高升限,805公里的时速,7242公里的最长航程以及10小时的续航时间……大部分指标都远远高于当时服役美国空军的F-104战斗机。

如此先进的装备自然引起了美国航天部门的强烈关注,也吸引了中央情报局的视线。当时,美国空军正在为勘察苏联导弹系统和制导雷达的任务烦恼。苏联幅员辽阔,在边境周围部署的远程雷达只能覆盖纵深约1609公里的勘测范围,而对于中部和西伯利亚的雷达部署情况就显得東手无策了。 为了及时掌握新动向,美国不得不派飞机进行勘察,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多次出现过意外事故并因此造成10架飞机的损失。中情局接管此项任务之时正值U-2飞机研发成功,因此一眼相中了这架新式武器,也注定为U-2造就一段大放异彩的辉煌历史埋下了伏笔。

经过改装,U-2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飞机”,除了全面降低的红外线、声音、电磁和雷达反射特征外,良好的高空性能也让敌军望洋兴叹,配套安装的8台高空侦察照相机可以在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各种气象条件下自21000米高空毫不费力地拍摄地面目标,清晰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大到城市建筑、街道,小到墙面的广告,地上的烟头,都能一览无余。按每台照相机工作8小时计算,一架U-2飞机用几个星期时间就能把整个苏联拍摄完毕。

为了满足侦察需要,U-2飞机还特别装备了侦察接收机,用以检测所有苏联雷达信号,此外还有用来测量被侦收到的辐射源方位的测向机,以及用于启示所有被侦收到的电磁辐射源的特制磁带记录机。毫无疑问,对于急于掌握对手信息的中情局来说,U-2在谍报战中的分量可以说是杀手锏级别的。因为在当时虽然苏联、英国等其他一些国家制造的个别飞机也能达到近似高度,但是性能与之相较却遥不可及。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2)

U-2侦察机001原型机

1956年5月初,四架U-2侦察机带着使命被C-124运输机空运至英国。美国对外宣传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服务的气象研究机”,隶属于第一临时气象侦察大队。为了避免外界过多注意和猜测以及迅速开展任务,6月中旬,U-2部队前往德国法兰克福以西、毗邻莱茵河的威斯巴登。之后又更换了更为强劲的J57-P-37A发动机,彻底解决了以前的空中熄火问题。

在人员选择上,中情局最初的如意算盘是雇佣一些唯利是图的外国飞行员,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推卸责任,但是苦于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手,最终不得不在美国空军内部选拔。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飞行员一样,他与中情局签订为期两年的服务合同,以洛克希德公司雇员的身份从军队退役加入到U-2侦察机项目中。此外所有与飞机维护有关的工作,如情报传感器、生命保障系统等的维护都要聘请非军方技术代表完成,而高空侦察目标的选择和任务计划则由中情局控制下的华盛顿项目司令部下达。

整个计划看起来是如此完美,满心欢喜的中情局迫不及待地想立即将其付诸实施。然而此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却迟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在总统下令对苏联进行高空侦察之前,U-2先小试牛刀,于1956年6月19日在苏联周边的东德、波兰领空做了第一次侦察飞行,其间被地面防空雷达发现,虽然没有收到正式的官方抗议,但是飞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白宫,总统依然不为所动。7月2日,中情局再次下达任务,2架U-2分别对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德、波兰和罗马尼亚进行了侦察,获得了大量清晰照片,足以证明其可靠性与军事价值。

面对成熟的技术条件和高质量情报的诱惑力,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了对苏高空侦察活动。鉴于对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些担忧,尽管有中情局一再的保证,总统还是只给了10天的行动期限。

1956年7月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既是美国的独立日,也是U-2开始执行越苏领空行动的日子。飞机从德国莱茵河右岸的威斯巴登起飞,沿途经波兰的波兹南和白俄罗斯,之后向北转至列宁格勒,最后飞越苏联的波罗的海各加盟共和国后返航,全程历时8小时45分钟,目标范围覆盖了苏联的远程轰炸基地、海军造船厂和军事训练场等敏感目标。7月5日,U-2的行动进一步升级,对苏联的基辅、明斯克、莫斯科等地进行了8小时的侦察,带回来令人兴奋的图像——A-2型照相机拍摄到的“米亚﹣4”重型喷气轰炸机的制造厂、位于卡哈姆科的火箭发动机厂和位于加里宁格勒的导弾工厂等重要军事目标。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3)

艾森豪威尔

两次行动的成功既带来丰厚的成果,也惹来了麻烦。苏联的防空雷达准确地捕捉到了飞机,并派出“米格”前来阻挠,只是由于飞行高度太低,无法对U-2构成威胁。7月10日,外交照会连同U-2侦察机入侵详细路线图一并递交到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苏联在照会中表达了对于美国飞机飞越本国领空进行间谍活动的强烈不满,并根据“米格”飞机驾驶员的判断认定入侵者为美国空军的一种双引擎中型轰炸机。美国对此当然予以否认,并于7月19日的回复中宣称“没有任何美国军用飞机飞越苏联上空,苏联的指责是蓄意捏造”。面对随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抗议,美国也采取了同样的应对方式

尽管有强硬的态度支撑,艾森豪威尔还是对这种侦察活动的必要性和风险产生了怀疑。因为一旦间谍活动被美国人知道,将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被苏联发现是一回事,在国人面前失去威信就是另外一回事啦”,总统心中不免盘算着另辟蹊径,U-2侦察机对华约国家的越境高空侦察任务也因此暂时中止,U-2飞机的侦察目标转战至埃及。

直到1957年5月6日的一次会议上,艾森豪威尔的态度终于开始松动,U-2侦察机获准对苏联的边疆地区进行侦察,如苏联东北部的堪察加半岛、贝加尔湖和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7月8日,从阿拉斯加埃尔森空军基地起飞的U-2对苏联远东地区进行了侦察,这是U-2首次从美国本土起飞执行对苏联地区的侦察任务。至此,一场表面上风平浪静的争斗就此拉开序幕。

1960年春天。苏联首都莫斯科。

“打下来!”赫鲁晓夫把手狠狠拍在桌子上。

金碧辉煌的克里姆林宫内一间高大宽敞的办公室里,一边站着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手里拿着一份报告,是关于美国U-2飞机4月9日再次入侵苏联领空的情况。

自从第一次行动开始至今,美军的U-2飞机已经对苏联地面进行了20多次的高空侦察,每一次都获取了极有价值的情报,甚至连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都了如指掌,然而苏方对此却束手无策。

“可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

因为U-2飞机飞得高(两万多米),远在高射炮射程之外,战斗机速度又跟不上,发展地对空导弹又需要耗费时间。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4)

比留佐夫

“我们的米格飞机和萨姆导弹直到目前还不能飞到这个高度。”防空军司令比留佐夫小心翼翼地说。

“你们真是一群饭桶!美国佬在我们的天空大摇大摆,你们竟然打不下来!”赫鲁晓夫咆哮着。对于一直能与美国抗衡的苏联来说,敌军飞机四年间来去自如,没有受到丝毫威胁,确实是一种奇耻大辱。

马利诺夫斯基和比留佐夫都低着头不敢做声。

赫鲁晓夫抓起桌上的电话,吼道:“给我接国家安全委员会,找谢列平。让他立即到我这里来!”

谢列平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也就是苏联间谍机构“克格勃”的头子。

“我们派几个特工潜入美国的空军基地,把飞机给炸掉……”

“蠢猪!你到底长没长脑子?炸掉?这是政治,政治!懂吗?一定要在它侵入我国领空的时候把它给打下来!让美国佬丢人!”

“懂了,我会立即做出安排。”

克格勃打飞机这个任务落到了第三部第5处处长亚科夫上校手里,连同U-2飞机的各种资料。几天后行动计划出炉,两名特工迅速潜入了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那架U-2飞机就停放在这个国家的美国空军基地里。

和许多间谍计划一样,克格勃首先用一位名叫茜丝的法国女郎迷惑了当时基地专门为最新型的U-2飞机配备的机械师安德森上尉,趁他昏睡之际窃取了资料并做了钥匙印模。很快,美国将于当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再次派出U-2侵入苏联领空的情报传递到了亚科夫上校那里,此时已经是4月29日凌晨2时,特别行动小组一切准备就绪。亚科夫看看手表,下达了命令:

“立即行动!”

5月1日清晨,U-2飞机静静地停在机坪,流线型的机身,幽黑的颜色,长得出奇的机翼,处处显现着它与其他飞机的不同。一辆吉普车从门口驶入,一路疾驰直到机场深处的停机坪。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5)

U-2侦察机

吉普车在U-2飞机附近停住,安德森上尉一步跨了下来,精神抖擞,与之前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样子大相径庭。几个地勤人员向他敬礼,安德森一边还礼一边走进飞机的座舱,坐在仪表盘前做起飞前的最后检查。

不知过了多久,他抬头向机窗外看了看,看见几个值勤人员也在飞机周围忙碌着。他迅速地低下头,在仪表盘上搜寻。很快他的手在一个仪表上停了下来,另一只手从下面伸向了仪表盘的背后……

30岁的美国空军少校鲍尔斯像往常一样吹着口哨走进了U-2飞机的座舱。在这个座位上他已经累计工作超过500小时了,大多数都是执行苏联上空的飞行任务,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此次他从白沙瓦起飞,经阿富汗到达苏联领空,最后在挪威布德机场着陆,拍摄目标是原子弾中心斯弗罗夫斯克和普列谢茨克、苏立拉克导弹发射场。

鲍尔斯看着眼前闪闪发光的仪表盘和各种操作手柄,满意地笑了,站在机舱口对他微笑着的安德森上尉竖起了大拇指,意思是一切就绪。鲍尔斯点点头,也竖了一下大拇指。此时塔台发出了出发的命令,鲍尔斯向安德森和地勤人员们挥挥手,随即驾驶飞机滑向跑道,冲向蓝天。

安德森上尉驾驶吉普车一溜烟儿到小镇,把车停在酒吧门前就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在不远处一条僻静的小街上,一辆停了很久的雪佛兰发动起来,飞驰而去。只见车里的茜丝小姐给了安德森上尉一个深深的吻,驾车的彼得罗夫问道:“雅克,怎么样?”

“没有问题。”

“那个真安德森呢?”

“他还得在床上大睡24小时哪!”

三人相视大笑。

安德鲁怎么变成了雅克呢?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6)

谢列平

U-2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后,鲍尔斯打开了自动拍摄仪器。

高度表的指针在20000米的位置晃动着,鲍尔斯心情复杂。他知道在去年6月份的一次行动中,侦察结果显示苏联正在扩大导弹发射基地,下半年的多次行动虽然都还顺利,但也越来越艰辛——对方的防空系统对U-2的预警时间越来越短,跟踪时间也越来越长。然而对U-2性能的信任与自豪也给了他乐观的心态,还有中情局谢尔登上校掌握的情报:苏联人还没有一架飞机或一颗导弹能到达U-2的高度哪!

已经4个小时了,再过几个小时,他就可以完成这次伟大的穿越飞行任务。鲍尔斯正在幻想着肩膀能再多一颗星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闷雷似的巨响!飞机猛地往前一撞,机舱外大片的橘红色闪光照亮了天空!

接着,他被巨大的反作用力掀回到座位上,他慌了,隐约意识到飞机被击中了,但是,这不是在20000米的高空吗?怎么可能有武器射程这么高呢?

正在他惊慌失措的时候,飞机又是一阵剧烈的晃动。他明白,U-2已经受到致命的伤害,失去控制。U-2是美国军方的最高机密,按照规定如果在苏联上空遭遇袭击不能返航,就只能毁掉。这种自毁系统就安装在弹射座椅后面,当飞行员弹射后70秒自行启动炸毁飞机。

短暂的犹豫之后,鲍尔斯的手伸向了那个按钮……

1960年5月5日,天气依然晴朗。艾森豪威尔正在为即将举行的与赫鲁晓夫的最高级别会晤做准备,苏联塔斯社突然向全球广播了一条惊世骇俗的消息:苏联防空部队在苏联斯维尔德洛伏斯克击落了一架美国U-2侦察机,活捉驾驶员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飞机上所有侦察设备完好无损,是美国进行间谍活动的最好证明。

面对突如其来的丑闻,美国政界脸色大变。之前苏联保持缄默已经让他们惴惴不安,但是他们仍然心存侥幸,因为在20000米的高空,即使飞行员从飞机弹出来,也很难存活,而且U-2飞机上有自毁装置,苏联人不会找到任何痕迹,因此就出现了开篇极力否认的局面。如果不是苏联外交部副部长马立克在一次招待会上透露了消息,这场游戏也许还会继续玩下去。美国方面自然很快便得到了鲍尔斯跳伞逃生,并没有启动自毁装置的消息。

眼见对人赃俱获的事实再保持沉默已经没有意义,赫鲁晓夫在最后一天的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开始了反攻,对美方制造的种种谎言依次加以批驳。他不但引用鲍尔斯的供词,向大家展示冲洗出来的照片,还叫嚣着将飞机残骸放在高尔基文化休息公园展出。面对对手的指责,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出面承认,是他亲自批准这些针对苏联的间谍活动的。

那么,是谁击中了U-2飞机呢?米格﹣19飞机的升限在17500米到18500米之间,怎么可能到达20000米的高空呢?是苏联新研制出的高射程导弹吗?美国人绞尽脑汁,依然没有任何合理的结论。

黑鸟侦察机无人能敌(34黑寡妇)(7)

入侵中国领空被击落的4架U-2侦察机残骸

经过长期的交涉和斡旋,1962年,美国与苏联达成交换协议,以克格勃高级间谍鲁道夫•阿贝尔交换鲍尔斯。本来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因为可以从当事人口中获取U-2飞机被苏联打落的真相。然而鲍尔斯也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击中的。

原来,一切都是克格勃的功劳。茜丝、雅克和彼得罗夫都是克格勃特工。茜丝负责接近安德森上尉,尽可能从他那里了解U-2飞机的情况,并根据她提供的安德森的个人情况选定一名外形非常接近的克格勃高级特工做替身,这样,经过整容手术的雅克就这样活生生地变成了安德森。雅克曾经接受过严格的飞行训练和飞行机械师检修训练,同时,克格勃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取关于U-2飞机仪表盘的草图和高度仪的结构图,以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4月30日晚上,茜丝设法把安德森灌醉,并注射了一剂36小时的高效麻醉剂,然后将他扔到一片远离人烟的丛林里,这样,5月1日早晨出现在空军基地的就成了乔装后的雅克。雅克凭借精准的记忆和卓越的判断力很快在复杂的仪表盘上找到了高度表,拧下右上角固定塑料外罩的螺丝,然后打开随身带来的纸包,挑出一颗同样规格的螺丝装了上去。

这不是一颗普通的螺丝,而是用高强力的磁性物质材料做出的特制螺丝,高度表的指针随着飞机升高而向右摆动时会受到磁力吸引,逐渐靠近这颗螺丝,这样,显示出的高度也就会逐渐偏离实际高度,而中低空飞行的误差较小,不会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一切都在黑暗之中进行,美军对此毫不知情,包括执行任务的鲍尔斯。因此,鲍尔斯看到的20000米并不是真实高度,实际上只有15000米,正好在苏军装备的企及范围内。

中情局是在不久之后的一份窃听来的谈话记录中看出端倪的。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一位成员总结说苏联并没有什么新式火箭,只能怪U-2飞机的零件不好,比如,高度表。这则小小的信息将中情局的怀疑指向了克格勃。因为U-2飞机的所有部件都是在严格监督下生产出来的,不可能出现漏洞。除非有人在飞机上做了手脚。直到1965年,苏联克格勃的一名高级情报人员叛逃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才知道了事件的真相,也不得不佩服老对手克格勃的手段高强。

在U-2间谍飞机事件的作用下,冷战刚刚开始的缓和过程重新结冰,苏美两国首脑之间相互猜疑加重,原定在巴黎举行的最高级会晤计划宣告破产。

U-2飞机被击落后,美国旋即停止了对苏联地区的飞机侦察活动,U-2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拉丁美洲和亚洲远东地区。1961年4月,U-2侦察机为配合即将进行的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行动,对古巴进行多次侦察,1962年,U-2侦察机在古巴侦查时发现了苏联导弹发射基地的建设,经过美苏13天对抗,“古巴导弹危机”以一架U-2的击毁结束,苏联撤出了弹道导弹,U-2这一次成为挽救世界的“救星”。

美国目前现役的是12架在U-2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U-2R型侦察机,该机型仍然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1968年正式装备部队,分为4种型号,上面装备有各种传感设备、照相侦察设备、雷达装置等,其价值远远超过本身。该机参加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被用作战术侦察。此后经过进一步改进,并于2002年4月开始无人驾驶改装。U-2在美国空军中服役50多年里,驾驶该机被认为是一种荣耀,但它同时也是飞行员公认的美军所有飞机中着陆最困难的一种,迄今为止,U-2飞行员的总数不超过850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