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

自大理州委州政府将工业发展和产业培植的差距问题立为“大理之问”以来,祥云县文旅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相关要求,认真梳理本部门产业发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目标清单和行动方案以及当前急需突破的重点工作,直面文化挖掘面源不广、力度不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够,“旅游 ”和“ 旅游”项目单一薄弱,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阻力重重,落地实施见效缓慢等困难和症结,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解答好“大理之问”。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1)

突出县域优势,开发红色旅游产品

活化革命文物,夯实红色旅游基础。祥云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目前有革命遗迹旧址80处。革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一批纪念设施逐步新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完成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修缮布展陈列项目、祥云红色传承教育馆建设布展及王家庄红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全国优秀村官普发兴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建设布展进行改造提升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八支队纪念碑修缮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和祥云人民武装斗争纪念馆建设项目、县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祥云史教育馆”布展工程、王孝达烈士故居修缮布展项目、米甸镇插朗哨村的无名红军烈士墓修缮项目等系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2)

以“红”带“绿”,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王家庄村位于祥云县刘厂镇东南角,其中王德三烈士故居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省、州、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云南省廉政文化示范基地。除此之外,王家庄温泉素有“滇西第一碱水温泉”的称号,土碱加工工艺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施王复生、王德三故居修缮及布展成列工程、 “红色传承”教学基地项目、“红色乡村·幸福家园”行动计划试点项目、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相关项目,完善王家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村庄道路、“月牙塘”、路灯、停车场及泰鑫庄园等项目建设,形成了“红色旅游 碱水温泉 休闲采摘”三位一体的资源组合,实现了与休闲采摘、非遗手工体验、温泉度假养生的深度融合。借助王家庄红色文化影响力及游客流量,泰鑫庄园进入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精品庄园行列。2020年,祥云县王家庄红色旅游区共接待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2216场、19292人次。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3)

推出红色剧目,增色红色旅游文化。以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王德三革命事迹为蓝本,祥云县编创了花灯剧《省委书记王德三》,该剧以1928年王德三在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后奉党的指示回云南开展革命工作为切入点,生动再现了王德三传播革命火种、组织武装斗争、团结少数民族、开展土地革命乃至狱中斗敌、壮烈牺牲等光辉事迹,将真实的同志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刻画至深,是一部将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及文学艺术性相融合的舞台精品。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花灯剧《省委书记王德三》代表云南省唯一剧目参加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并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2月,省委宣传部赵金部长到祥云县调研时提出进一步打造红色花灯剧《省委书记王德三》,为2021年建党100周年献礼。截止目前,该剧已在全省范围内演出40余场,让广大游客直接地感受到祥云红色旅游文化的魅力,为祥云红色旅游文化增添了更鲜红的底色。

整合文化、体育,旅游 成为亮点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4)

坚持以融合为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组织非遗传承人技能培训。开展“彝族葫芦笙舞”传承人群技能培训,组织东山乡彝族刺绣民间艺人进行加工技能、宣传推广、商务销售等领域的培训,组织开展了大营土陶制作技艺等5个项目5期传承人培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邀请了土陶制作技艺、银器制作技艺等7个非遗类别15位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举办“礼享祥云”旅游商品展、“云南省非遗展——祥云站”等活动,推动非遗与旅游商品的深度融合。以银饰品加工、刺绣、泥塑、土陶等为主的民间工艺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体系。汪情珐琅银器自2016年的年销售额752.5万元到2020年销售额998.4万元,销售额增速为33%,带动加工户157户597人增收,带动贫困人口、残疾人口26人实现就业增收。汪情珐琅银器建成了集传承传习、银器展示、收藏品展示、传统加工流程展示、制作体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祥云县汪情珐琅银器传承基地”,成为祥云首家将非遗项目运用到旅游商品开发的成功典范。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5)

坚持以保护为主旨,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云南驿、水目山文物保护规划的前期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第七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申报工作,新增七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实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云南驿古建筑群修缮工程、消防工程、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水目寺塔保护设施建设项目、东城门洞和钟鼓楼消防工程、大仓玉皇阁保护修缮工程项目及祥城仓圣阁及尊经阁修缮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工程实施已接近尾声。文化设施的旅游化利用,利用王德三烈士故居、王孝达故居、马帮文化博物馆、二战纪念馆、汪氏银器博物馆为展示窗口,让文物资源“活”起来,2020年共计接待学习参观人数16000人次。

坚持以创新为突破,体育 旅游成为旅游增长新引擎。打造“体育 旅游”精品赛事,“中美篮球交流赛”“全国现代五项青年锦标赛暨全国现代五项群众跑激光赛”“中国CBA未来之星高原篮球对抗赛”等大型赛事悉数落户祥云。中央电视台、新浪、腾讯等23家国内主流媒体先后滚动报道,对提升祥云旅游知名度起到积极作用,住宿业、餐饮业带动明显。

抓品牌建设,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以“云南之源”文化小镇为龙头,抓实文旅特色小镇建设。“云南之源”文化小镇文物保护项目稳步实施、三个展馆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青海湖康养小镇完成项目策划,正在推进青海湖入湖口湿地公园项目。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6)

持续推进旅游革命相关工作,刘厂镇王家庄村于2020年5月由省文旅厅认定为省级旅游名村。2021年,云南驿镇认定为省级旅游名镇、禾甸大营社区认定为省级旅游名村。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7)

大力推进行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依托县、镇(乡)、村等各级生态文化旅游的特定优势,深入调研,遴选银器、土陶、刺绣、竹编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丰富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作为文创产品作为创业扶贫切入点,带动全县范围内4个门类20余种有鲜明地域和民族风格的文创产品,完成旅游扶贫基地认定工作,特色手工业扶贫基地105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基地1142家,东山干海村被认定为州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祥城象鼻村为县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大理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大理之问祥云答卷)(8)

下一步,祥云县将抢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整合各方资源,全方位提升“祥云旅游”内涵和外延,以“云南源”大景区为目标,打造大理州东部新兴旅游度假区。

图文作者 通讯员罗 丹

责任编辑 杨仕宇

图文审核 张敏来

图文总审 胡林果

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

投稿邮箱 3109820189@qq.com

媒体地址 龙溪小区308号(县融媒体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