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

来源:神经医学影像联盟 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1)

颈静脉孔区:枕骨大孔两侧有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枕髁外侧,枕骨与颞骨岩部交界处有一不规则的孔,称颈静脉孔,其前方的圆形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有茎乳孔。颈静脉孔中穿过的结构:迷走、副、舌咽神经。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2)

颈静脉孔扩大,边缘骨质虫蚀样破坏,范围大时颅底骨质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颈静脉孔区或中耳内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影,核磁表现肿瘤呈T1等信号和T2高、低混杂信号影,轮廓不规则,增强后明显强化,边界清晰。直径较大的肿瘤(一般大于2cm)内出现血管流空现象“胡椒盐”征,为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3)

颈静脉球高位是一种血管先天变异。以超过耳蜗基地转下缘为标准。可影响中耳及内耳结构,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4)

内淋巴囊肿瘤,又称淋巴囊低度恶性腺癌、内淋巴囊腺样囊性癌、内淋巴囊乳头状腺癌、乳头状内淋巴囊瘤。内耳道和乙状窦间、岩骨后缘前庭导水管区域;岩骨后、前庭导水管外孔区软组织肿块、前庭导水管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呈“蜂窝状”、溶蚀性;内有点片状及针状高密度骨质。MRI T1WI高信号有一定特征性

T2WI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低信号区为残留骨质或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肿瘤直径>2 cm可见流空效应(胡椒盐改变);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是由于肿瘤内有钙化、囊性变或坏死区。

桥小脑脚区(CPA):指脑桥,延髓与其北方小脑的相交地带。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5)

听神经鞘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段。双侧发病时要想到神经纤维瘤病。 CT 平扫多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可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可为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MRI表现: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内听道扩大,听神经增粗,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样。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6)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要想到神经纤维瘤病。典型的脑膜瘤,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占位病变。其基底较宽,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清晰,瘤内可见钙化。增强后可见肿瘤明显增强,可见脑膜尾征。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7)

表皮样囊肿也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青壮年,以脑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叠体、颅中窝及脑室系统亦可以发生于颅骨板障内。CT呈低密度或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可有钙化。MRI,T1呈低信号,蛋白质含量增高时可呈高信号,T2呈高信号,蛋白质含量增高时可呈低信号,压水呈“污垢状”,DWI高信号是特征性改变(注意观察T2信号,暗化效应),增强扫描无强化,少数感染时囊壁可有强化。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8)

CT值呈脂肪密度。MRI,T1呈高信号,T2呈高信号,压脂病变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9)

CT呈低密度影。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压水低信号,各序列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扫描无强化。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10)

三叉神经鞘瘤仅次于听神经瘤,是第二位的颅内神经鞘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0.07%~0.36%,占颅神经鞘瘤的0.8%~8%。肿瘤多起自Michel腔的三叉神经节,跨颅中窝和颅后窝生长呈哑铃型。CT密度可高、低、等或混杂或为囊性。MRI,T1低或等信号,T2高信号,可有囊变,增强为均匀、环状或不规则强化,跨中、后颅窝生长者同侧岩尖脂肪信号消失为其特征,或同侧Michel腔扩大、变形。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11)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12)

脉络丛乳头状瘤又称脉络丛上皮瘤或脉络丛腺瘤,是起源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的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CT为等或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不规则分叶状,可伴钙化和囊变,可有脑室扩张,增强后明显强化。MRI,边界清楚、等或低T1WI、等或略高T2WI信号的分叶状肿块,脑脊液渗入乳头之间使肿瘤呈“花瓣状”;可见肿瘤血管蒂的流空信号、脑室扩大和脑积水;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可明显强化。

颈静脉球窝高位诊断标准(颈静脉孔区及CPA区病变汇总)(13)

转移瘤无处不在,影像形式多样。老年人要想到转移瘤,诊断需病史支持。

其它肿瘤病变:沿四脑室侧孔生长的室管膜瘤(同脉络丛乳头状瘤),外生性星形细胞瘤,其他神经源性肿瘤(舌咽神经鞘瘤,舌下神经鞘瘤)皮样囊肿,软骨源性肿瘤,脊索瘤等。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