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家风家训方面的造诣(名人家风家教故事)

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 “三不朽”之说。

曾氏家族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五兄弟的后人已经绵延至第八代,有突出成就的人多达240多人,由此可见“曾国藩家训”影响之大!

曾国藩简介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在家风家训方面的造诣(名人家风家教故事)(1)

曾国藩家书 ////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在家风家训方面的造诣(名人家风家教故事)(2)

曾氏后代 ////

曾国藩家训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外交家,在沙俄虎口中夺回四百平方里的土地,是近代中国在谈判桌上为国家争得利益的惟一外交官员。

曾国藩的直系后人,有第三代的著名诗人曾广钧、外交家曾广铨、第四代的著名教育家曾宝荪、曾约农。曾国藩的第四代外孙有做过台湾“国防部长”的俞大维、著名学者俞大絪。

有人作过统计:曾氏家族从他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七十余年间,共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二十多个。

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曾氏家族却五世不斩。这种世世代代福泽绵延的奇迹令人敬仰。

曾国藩在家风家训方面的造诣(名人家风家教故事)(3)

曾国藩的家训之道

1.孝友

什么是孝友?

孝,是对长辈的态度:恭敬顺从。友,是对平辈的态度:善意仁爱。

一家人若以孝友态度相处,则家庭的兴旺可持续到十代八代。

在曾国藩看来,无形的良好家风要胜过有形的权势财富;辛辛苦苦挣来的家业要胜过从官场商场中得来的富贵。

当然,官宦之家、商贾之家也可以造就孝友家风,只是权和钱是容易腐蚀人的两样东西,孝友要在这样的家庭中扎下根来颇不容易。身为大官的曾氏,之所以时时刻刻谈家风,其原因就在这里。

2.勤俭

曾氏家书中出现得最多的两个字,即勤与俭。

他说:“身勤则强,家勤则兴,国勤则治,军勤则胜。”又说:“千古之圣贤豪杰……不外一勤字。”还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毁。”

他给家里定下规矩:“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

他甚至规定:吾家男子,要勤于看(浏览翻阅)、读(认真仔细阅读)、写、作四字。即勤于读书写文章。吾家女子,要勤于做家务,做女红,做小菜等等。

至于俭朴,既是对物产的珍惜,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物质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也是难以达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欲壑难填”。

即便是在物质产品已经很丰富的今天,仍然需要提倡俭朴,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浪费将导致资源的过度挥霍。

3.读书

古往今来,读书应是接受教育的最为主要的途径。

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谋生的手段,无论是过往的历史,还是身外的世界,最为便捷的获得,只有读书。

舍读书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式。

由读书而改变命运的曾国藩,自然比别人更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也更加重视子弟的读书。

4.睦邻

一个家庭家族不是孤单地存在于社会上的,它与社会打交道最多最经常最直接的莫过于邻里。

针对世上不少富贵人家在与人打交道时,只重钱物而轻情感的现象。曾氏告诫儿子,对于邻里之间的庆贺吊唁等事,不能只打发下人送钱送物而已,要亲自上门,这样方显得诚恳。

曾国藩家训的启示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承继传统精华、突显时代特征。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对整个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教育应重视德育的培养。

曾氏家教思想非常重视指向“德”的人才培养,他认为首先应教会子女如何做人。

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用着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曾国藩家教还重视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二)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意义  

现代很多人都忽视或是忽略了家庭教育,总认为学校才是孩子受教育的唯一场所。

其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迅速成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首当其冲的还是家庭教育,因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

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

(三)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曾国藩出身于耕读世家,受高祖、曾祖及父亲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发扬家风教育传统。

他写信给两个儿子说:“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

由此可见,曾国藩从小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又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他勤于耕读的重要原因。

(四)重视传统文化素养的传承和发展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吸取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把书本与人生联系起来思考的人,而且他特别善于从古籍中抽取出可以指导人生的信条与经验。

现代教育应该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现代文化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结语:

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家训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多从曾国藩家书、家训等经典著作中收获教育孩子的方法。

育儿路上,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