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

【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

原创: 白一凡 晚上八点 昨天

★浅谈《高考1977》★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1)

站在“高考”这一词语的角度睥睨,总是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无关倾向,单纯的感触与感慨,这样的心境在旁的什么上也难以得到了。虽然是带着目的、带着审视的目光去看这部电影的,结果现在真的一字一句准备敲下 “评论”的时候,内心深处想去表达的那部分跳跃着的呼之欲出的东西,那些浓烈的感受早已濯净所谓的技术与手法。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2)

四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在高考这个战场上,有人踩着尸体昂扬着头颅高举着胜利的旗帜,也有人把那数年苦练的功夫与那精心磨砺的宝剑一并断送在了血的盛宴之上。胜者为王败者寇,在如今这个社会之中,高考几乎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它被社会广泛诟病,被誉为现代科举制度。一次定终身,没有回头路,它有太多不足,也有时过分冷血,可1977年,“高考”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在那个年代是如此的难得与珍贵。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3)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已记不清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听到的,却一直陪伴了我很多很多年。我说的陪伴,仅仅是它这些年来总是以各种媒介的形式再次萦绕在我的耳边,并不是这句话在我心中扎根繁茂,长出了些什么。毕竟对于现在的我们,学习似乎成为了一种义务与必然,“学习的权利”已经离我们过分遥远了。虽然仍然没有人能去否定高考的意义与价值,不能否认它仍是实现理想最切合实际的方式,更不能否认它是当今中国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1977年时神圣的高考,被奉为圭臬的高考,如今竟沦落为一块跳板了。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4)

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不仅是恢复了高考,也是历史的转折,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在影片中,老陈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对知识的尊重。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5)

影片讲述了黑龙江农场插队的知青们为了改变命运所做出的挣扎,捱过的数不清的黑暗日子后的劫后余生。高考恢复了,如同盲人重见光明,他们眼中的五彩斑斓远比我们习以为常的色彩更加夺目绚烂。 高考,就是他们没有指望的生活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消息传来时,老迟正带领着大家在焚烧秸秆,旧有的生活于他们而言早已如焚烧过的秸秆一样,渣都不会剩下。但是老迟却希望这些知青能够接他的班,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可他马上就懂了,火山一旦要爆发,仅仅靠人为是抵挡不了的,个人在巨大的历史洪流面前总是无比渺小的。在大的历史趋势面前,谁都不得不接受现实。恰如陈琼父亲所说,地里的庄稼可以耽误一年,那人呢?这十一年间,全国又耽误了多少人呢?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6)

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现如今,于“劫后余生”的我们而言,高考在这个逐步前行的国家里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是所有知识青年的转折点。我们应该在1977年知青们的遭遇中反思我们所轻视的学习的权利,但也应深刻的感受到,高考是一场战斗,必须有输有赢,可不是这一次的成功或失败便会决定一生的命运。

人生是由很多的成功和失败组成的,高考是一次重要的分流点,将大批人群疏散到不同的道路中,但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没有任何一次的分流可以决定最终踏足的疆土。只要努力前行,“All roads lead to Rome.”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7)

1977年以前为什么不能高考(谈古论今浅谈高考1977)(8)

作者: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17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