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是不是只有特斯拉有(特斯拉与其他厂商的差别是什么)

我们通常说自动驾驶,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无人驾驶。但无论技术还是法规上,目前公路上跑的量产汽车,还不存在这个级别的产品。

按照比较通用的美国国家公路管理局(NHTSA)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对于自动驾驶的分级定义,无人驾驶是属于L4和L5级,而目前厂商提供的,基本都处于L2级别——通俗说,也即在特定道路内,根据车道自动跟车、加减速、自动泊车这些。


自动驾驶是不是只有特斯拉有(特斯拉与其他厂商的差别是什么)(1)

▲美国无人驾驶级别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突破

特斯拉按自己的定义,其将自动驾驶的产品分成AP和FSD两部分,前者目前是标配,后者需要额外支付7000美元购买。AP的功能基本就是前面说的,很多厂商也已经提供的L2级别的自动驾驶。在这个层面上,不考虑背后实现的逻辑和使用上效果的细节差别的话,特斯拉和蔚来、小鹏、沃尔沃……等是一样的。

不过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还有FSD(完全自动驾驶),这个既覆盖了AP所有功能,以及很多功能在持续开发、更新中。现在最新版本,可以实现车辆根据导航路线,从高速入口一直开到高速出口,中间可以进行车道自动变更(不需要人类干预);召唤车辆;交通标志和路旁物体的识别,包括红绿灯、stop sign、道路上的方向指示、铁路横穿指示、自行车道、垃圾桶、雪糕筒等。下面逐一从使用者可感受的角度,说一下具体用途。

在不需要人类干预的情况下,特斯拉可以自动切换车道,这要求车辆本身具备高度准确的信息识别以及判断能力。最新的版本使用下来,我觉得比一般的司机要好不少了,特别是避免即使老司机都会出现的盲点碰撞问题——后视镜对于非常靠近自己两侧的车辆,有一个盲区,变道时如果只看后视镜,容易造成碰撞事故,所以北美法规要求司机变道、拐弯前必须做“shoulder check”,也即扭头察看。另外,基于自动驾驶的主动安全功能,特斯拉可以通过自动变道、加速躲避事故(当然不是百分百),网上很多人发过类似视频。国内非常著名的案例是一个车主在沪宁高速人工变道时,车子强行自动拐回去,后来被后车喊停,说变道时碰到后车,要求赔偿,查看录像发现后车是撞车党。撞车党本来想趁他变道时加速撞上去,但是被特斯拉自动躲避了,后来这案子抓了8个同伙。

智能召唤,是特斯拉提供的、限于停车场内,通过手机操作,车辆自动(无人)驾驶到你身边的功能。我看到不少媒体评论说,这功能除了能炫耀装B一下以外,没有什么意义。其主要问题包括:速度太慢,限定了时速5公里;即使在抱着孩子,领着包,人去找车,也比车来找人简单;地下停车场,没有GPS信号用不了......这些都没错。但如果认为特斯拉花费那么多人力,仅仅是为了开发一个在露天停车场让你装一下的功能,那么太小瞧老马的野心了。

车子遇到前面有车的时候,停了一下,然后想从左边超车,结果对面来车了,又往右打回去。然后有行人横穿,也停下等。到后来道路通畅了,继续往前。已经非常像人类在操作了。

停车场智能召唤的背后,也是无人驾驶,停车场只是应用场景之一。相对于封闭的高速公路,停车场路况复杂很多——基本没有车道线,行人、车辆混杂;其他车辆并不完全按规则行使;前车辆阻碍;突然有行人横穿......如果这些情景无法处理好,就压根谈不上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目前看来特斯拉表现已经非常震撼了。

交通标志和路旁物体的识别,刚刚在美国上线,估计还需要针对每个国家的交通标志做一些本地化,才逐个推出。现在车辆只是将识别出来的标记显示在屏幕上,并不做出具体操作反应。估计一方面需要进行大规模校对(对比车辆识别的结果和人类操作的结果),另外通过大量路面数据完成学习,然后再升级到系统给出参考、警示信息,再到系统直接操作。这就是老马许诺的城市道路自动驾驶。

完全无人驾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造出来的。封闭道路自动驾驶、从入口到出口、并且自动换道,城市道路识别交通标记和路旁物体、作出反应,停车场召唤进出———加起来基本就是L4级别的无人驾驶了。虽然特斯拉距离实现最后一步仍然有很长的路,但已经是革命性的开始。假设500分满分是完全无人驾驶的理想状态,那么目前其它厂商大多数是201分,特斯拉是299分。所以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200多分,这样的表述下,特斯拉和其他厂商的确没有区别,但细算之下,领先了近50%(是个比喻,不是精确数字)。

同样都叫自动驾驶,特斯拉已经将其他厂商拉开了一大截。另外,一些厂商的工程测试车,无人驾驶的测试效果看起来也不错。 的确如此,设备、算力、算法,特斯拉无法做到垄断和保持领先的,但是,现在每天有几十万辆特斯拉全世界各个角落的真实应用场景里跑,特斯拉通过影子模式,收集数据,然后再通过机器学习、进化。这方面的优势,其他厂商已经几乎无法超越。


特斯拉产业链及无人驾驶产业链

特斯拉供应链体系相对冗长,涉及汽车、电子、电气、化工等多个行业。产业链可划分为七大部分,包括动力总成系统、中控系统、电驱动系统、底盘、车身、内饰和外饰、其他等

按照价值量高低,最值得关注的为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国产特斯拉目前的供应商为松下,未来待LG南京工厂产能爬坡后将切换主力供应商至LG,宁德时代目前也与特斯拉达成了初步电池供应协议,未来有望打入供应链。所以在电池细分领域内,首选LG产业链标的,其次是宁德时代产业链标的。LG产业链核心标的有恩捷股份(湿法隔膜龙头)、璞泰来(电池负极龙头)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龙头)。除三电系统以外,Model3价值量最高部分集中在底盘和内饰上,这给国产零部件公司带来发展空间。由于地缘优质和人力成本,华东地区国产零部件公司有望迎来机遇,如位于宁波的提供内饰及底盘结构件的拓普集团,提供传感器、HMI系统的均胜电子,提供铸铝轻量化零部件的旭升股份;位于绍兴,提供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三花智控都处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0公里以内。

长盈精密(300115.SZ):长盈精密本部及控股子公司苏州科伦特均是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相关产品已量产并向特斯拉供货,其中特斯拉Model3高压软连接基本由长盈精密子公司科伦特供应。除特斯拉外,科伦特的客户还有中国南车、奔驰、宝马、阿尔卡特朗讯等整车及pack厂商。

旭升股份(603305.SH):旭升股份是国内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铝制零部件的企业之一,在2013年即开始与特斯拉建立合作,从供应个别零部件,到供应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零部件,并进一步将零件组装为油泵等总成部件,与特斯拉建立了同步研发、共同成长的牢固合作关系。特斯拉是公司第一客户,业绩占比超50%,公司主导为ModelS/X的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变速箱的研发和生产。

恩捷股份(002812):公司目前已进入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海外锂电池生产巨头松下、三星、LG化学,以及占中国锂电池市场约76%市场份额的三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和包括孚能、力神在内的共计超过20家国内锂电池企业,下游客户优质稳定。

先导智能(300450):国内唯一一家为比亚迪和特斯拉供应动力锂电池卷绕机的企业,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回暖和Model3的量产,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特斯拉产业链优质个股还有拓普集团(601689)、三花智控(002050)、宁德时代(300750)、均胜电子(600699)、安洁科技(002635)、东山精密(002384)、天汽模(002510)等。

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将在五六年内准备就绪。有机构预计,在政策扶持和汽车技术突破的推动下,无人驾驶产业化步伐迎来提速机遇,并催生硬件终端、传感器、运营服务在内的车联网市场空间,潜在规模达千亿级别。

无人驾驶概念股主要有润和软件、启明信息、隆基机械、皖通科技、捷顺科技、东软集团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