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澄城每日读论语27(怀川讲堂乐读论语1.7)

乐享澄城每日读论语27(怀川讲堂乐读论语1.7)(1)

【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3)。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尊重贤者,对他肃然起敬。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服务上级,能够奉身尽职;与朋友交往,能够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了。”

【评析】

本章是子夏对于德与学的评述,同时体现了他尚德尚贤的思想。

(1)子夏:即卜商,也称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人(今河南省温县人), 比孔夫子小44岁,是孔子晚年弟子中的佼佼者,位列“四科十哲”中“文学”科的代表。在思想方面,子夏倡导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在教育方面,子夏办学的成就和影响巨大。孔夫子去世后,他到魏地西河开堂设学,宣扬儒家主张。战国时期著名改革家李悝是他的弟子,吴起是他的再传弟子,连魏文侯也尊他为师,咨询治国理政的办法。

(2)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指尊重;第二个“贤”是名词,指有才德的人。其用法及含义与儒家思想中的“尊尊”“亲亲”等类似,“贤贤”表示尊重贤者。

(3)易色:指改变容色。这里表示由于内心对贤者的尊重而态度端正,肃然起敬。

本章子夏的观点紧承上一章,上一章孔夫子认为德性修养乃是做人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再去研习学问。而子夏同样谈到道德及实践的重要性。他将能够同时做好孝敬父母、忠于职守、诚信朋友的人称之为贤者,一句“易色”,就将其尊贤的程度表露无疑。为什么尊敬呢?因为这样的人不但在内心完成了自我德性的塑造,而且付诸于实践,在居家、外出、处世、交友等诸多方面均能表现出色,即使他没有读书,也比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所谓饱学之士强多了。

本章子夏的尚贤思想既承接了夫子对贤者德行的认同,同时也由于他在西河成功的教学实践,使得当时尊贤尚贤之风在晋国大行其道,以至于对后世另一大儒、同为三晋之地出生的荀子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所提出的“尚贤使能”之说,显然与此一脉相承。(第7期)

编辑:郑小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