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1)

有喜欢隋唐史的朋友与笔者聊天时提及——以太平公主多年的政治经验,怎么会败给侄子李隆基?产生这个疑问的前提,其实是高抬了太平公主。她的所谓“政治经验”,不过是宫廷内斗的“政变经验”,这点“三脚猫功夫”在有实力的对手面前还差点火候。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2)

纵观太平公主“争权夺势的一生”,始终离不开对皇权的依附(父亲唐高宗、母亲武则天、兄长唐中宗和唐睿宗)。她虽有心机和才干(主要是效仿母亲武则天),终归是很少离开权力中枢、不食人间烟火的“井底之蛙”。

而且,她这一辈子大多时候顺风顺水,误以为只要掌握部分行政权力(她的理解就是相权)和几名禁卫军将领,就能压制皇权(唐玄宗)。她所犯错误,和当年感觉自己稳操胜券的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以及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颇有些类似。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3)

反观李隆基,虽也出身皇家,还是太平公主的侄子,属于“小字辈”,但他“少历民间,身经迍难……知人疾苦”,父亲屡遭废立、生母被杀害、自己和兄弟遭7年软禁、外放当地方官、谋划实施诛杀韦后的唐隆政变……这些特殊经历不但促使李隆基在政治上早熟,还让他获得了来自民间、庙堂的双重社会阅历与斗争经验。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4)

尤其是出任潞州别驾(四品官)的2年多时间里,李隆基作为一郡地方长官(二把手),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多方延揽人才,结交豪杰,收取民心,杰出才能得以展现。

而且,李隆基用人不拘一格,官奴之后王毛仲、潞州地主奴隶李宜德(李隆基花5万钱从人市买来)、七品芝麻官(铜鞮县令)兼地方豪强张玮,都在这一时期被他慧眼识珠招至麾下。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5)

别看太平公主在唐睿宗时期赢得了宰相任命权,但唐睿宗李旦并不傻,他有意识地扶持当时身为太子的李隆基,敢于放权给储君。

比如景云二年,授予太子监国职权,使李隆基不仅掌握了六品以下官员任免和裁断普通刑事案件的权力,还能够参与五品以上官员的选拔任用和军队(特别是高级将领)罪行的处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6)

如此一来,大批渴望青云直上的中下层军政官员(包括他们背后的庶族地主集团)自然会选择拥戴李隆基,而后者正可利用手中权力笼络人心,唐隆政变中为李隆基出谋划策的智囊刘幽求、为李隆基当内应的宫苑总监钟绍京,都属于这类情况。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7)

别忘了,当年武则天登临最高权力宝座,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破格提拔大批中下层官员(比如李义府、狄仁杰)才得以实现的,李隆基参透了祖母成功上位的秘诀,焉有不胜之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8)

此外,唐隆政变之前,李隆基已通过王毛仲的关系赢得了禁军精锐万骑(特别是中下层官兵)的效忠,万骑军官(多系五品以下的果毅都尉)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成为其心腹。监国期间,他又将王毛仲等亲信安插进军队,从而掌控了长安城很大一部分兵权。

而太平公主虽然也有几名宰相和少数禁军将领充作党羽,但说到底,她本人只是参与过几次宫廷政变的事前谋划,却没有实践经验,对于军事问题(如何收买军心、怎样指挥行动)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刻认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9)

在太平公主看来,自己的父兄、母亲都是皇帝,似乎权力就能够轻而易举唾手可得。在这一点上,她其实比韦后并没强到哪儿去——当年韦后就是自以为大权在握,派了几个不懂事的子侄前往禁军当大官,结果这帮纨绔子弟就知道耍威风打骂将士,犯了众怒,也埋下了后来唐隆政变中禁军倒戈投靠李隆基的导火索。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10)

更何况,在武则天退位后,李唐宗室的大义名分得以恢复,尤其是经过韦后乱政阶段后,整个唐朝官场总体来讲不再希望和支持“女主上位”,唐睿宗本人虽然比较懦弱,但在掌握君权和支持儿子继位等关键问题上并不糊涂。

尽管唐睿宗不舍得拿妹妹太平公主开刀,但他还是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通过禅让将李隆基及时推上皇帝宝座。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11)

虽说初期李隆基尚未完全掌握皇权,但他的君主身份和号召力已远非太平公主所能比拟,宰相魏知古(正是他向玄宗告密举发太平公主)倒向李隆基便是一例。

而且当上皇帝后,李隆基又获得了三品以下官员任免权,他立即提拔亲信王琚、姜皎进入权力中枢担任中书侍郎、殿中少监,进一步稀释了太平公主的权势。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12)

从事发后的反应来看,太平公主也全无章法——唐玄宗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后,太平公主慌忙逃入山寺躲避,却没有采取任何反击行动,她在寺中躲了3天,又跑回长安城,最后在府中被赐死。

这说明,太平公主严重缺乏斗争经验和足够的警惕,事先没有准备应急方案,而且大祸临头,她才发现自己掌握的力量其实很有限,关键时刻也不一定可靠。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真实关系(太平公主为啥败给侄子李隆基)(13)

可见,太平公主表面上威风八面、权倾朝野,实则不过是“温室中弱不禁风的花朵”,在皇权、人心、实战经验、力量对比、斗争决心等方面,早都输给了她打心眼瞧不起的侄子李隆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