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姜昆相声小品大赛(侯耀文姜昆牛群冯巩对阵赵本山赵丽蓉黄宏郭达宋丹丹)

1987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最大的亮点是郭达出现。由此,拉开了“六大势力争雄”的时代。

冯巩姜昆相声小品大赛(侯耀文姜昆牛群冯巩对阵赵本山赵丽蓉黄宏郭达宋丹丹)(1)

(1)郭达的崛起与《产房门前》映射出的时代变迁。

1987年我9岁,那时我家的牡丹牌彩电已经不是很新鲜了。1984年,我家买了村里的第一台彩电,当然第一个买电视的我不清楚。

当年,老父亲因为出身不好,也豁出去了,该养猪养猪你们爱咋说咋说,几年下来也赞了一些钱。看我经常扒同学家门窗看电视,当然了,人都是那种样子儿,肯定没少被主人家呵斥。当然了,我家有了彩电我也会呵斥一下同龄的伙伴儿。总之,1984年那是人站到了院内。到了1987年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我们一家人了。

那年的《产房门前》我是有印象的,这部小品对“重男轻女”现象地描摹非常到位,郭达的“大嗓门”从那年开始就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一响就是20年。我真是佩服郭达老师,他的这个特点就一直没变过。

(2)从1987年到1992年的语言类节目,主要特点就是相声在努力维持老大地位,然而小品这一形式优

自1987年春晚,郭达的小品出现之后,20多年里郭达成为我们熟悉的对象。另外,黄宏也日渐成功、赵丽蓉老师也在寻找好的搭档、宋丹丹也露面了,直到1990年赵本山、潘长江等人地出现,彻底将相声在语言类节目中的老大地位掀翻。

这时的春晚相声,是以侯耀文、姜昆为代表的侯派相声领衔。虽然,1987到1989年相声仍然是“老大”,然而1990年小品已经“后起而上”跃居老大地位。以1990年的语言类节目为例,其语言类节目有10个,其中小品6个(戏曲小品和哑剧也可以不算但也是和相声平衡)、相声4个:

5.相声:《学唱歌》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1.相声:《无所适从》 表演者:牛群 冯巩

13.小品:《相亲》 表演者:赵本山 黄晓娟

16.相声:《三顾茅庐》 表演者:刘伟 刘惠

18.戏曲小品:《拷红》 演唱者:郑岩 小香玉 李玲玉 雷英 吴琼

19.小品:《打麻将》 表演者:岳红 巩汉林

21.相声:《二重唱》 表演者:戴志诚 郑健

23.小品:《难兄难弟》 表演者:严顺开 黄宏

26.哑剧小品:《举重》 表演者:王景愚

29.小品:《主角与配角》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冯巩姜昆相声小品大赛(侯耀文姜昆牛群冯巩对阵赵本山赵丽蓉黄宏郭达宋丹丹)(2)

(3)1991年,小品正式超过相声;1992年,小品绝对超过相声

到了1991年春晚,其语言类节目之多应该是历届春晚之最,其小品的质量明显高于相声不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如此,各行各业都在向小品学习、借鉴。其中,最经典的当是《手拉手》和《警察与小偷》《小九老乐》 三部。

因为《警察与小偷》受到了一定的批评,陈佩斯这位“第一代小品王”面对小品同业者赵本山的激烈竞争。“第二代小品王”似乎就是赵本山的了,然而,赵丽蓉在1992年强势出现。至此,黄宏、宋丹丹组合出现;赵丽蓉、巩汉林组合出现;赵本山、黄晓娟组合也被人熟悉;陈佩斯和朱时茂身上的压力更大了。而相声届的姜昆、唐杰忠;牛群、冯巩作为应对。相声仍然有一定基础,但与小品之间的差距已经明显拉开。

冯巩姜昆相声小品大赛(侯耀文姜昆牛群冯巩对阵赵本山赵丽蓉黄宏郭达宋丹丹)(3)

笑林、李国胜

1991年语言类节目单:

4.喜剧小品:《手拉手》 演者:黄宏、宋丹丹

8.相声:《着急》 表演:姜昆、唐杰忠

13.相声:《亚运之最》 表演者:牛群、冯巩

17.喜剧小品:《陌生人》 表演者:巩汉林、蔡明

20.戏曲哑剧小品:《洞房花烛夜》表演者:白淑贤、张寄蝶

24.喜剧小品《小九老乐》 表演者:赵本山、杨蕾

27.喜剧小品:《乡音》 表演者:魏积安、赵连甲、常佩双

31.喜剧小品《警察与小偷》 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

38.相声:《笑星劝酒》 表演者:阎月明、常佩业、笑林、李国盛

41.相声:《学唱》 表演者:白桦 邓小林

45.相声:《训徒》 表演者:马季 赵炎 史可达

47.杂技魔术小品:《争先恐后》 表演者:姬晓廷 李宝东 都广友

参考资料:历届春晚节目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