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错误的早教观念毁了你的孩子(上过早教的孩子到底有啥不同)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的重视,期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面对市面上众多的早教机构,和诸多的早教理念,很多初为人父,为人母的年轻人也是摸不着头脑。

上早教怕投资回报不成正比,毕竟也是不小的经济支出。

不上早教又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尤其是看见同事、同学的孩子在早教机构上课,总感觉自己会错过些什么,影响孩子一生。

那早教机构到底培养了孩子哪些能力呢?

现在关于早教的相关理论文章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查阅,学习。猫咪妈妈主要从自身感受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首先,关于上早教的月龄段。(众所周知,早教机构最大的噱头就是3岁前的大脑开发黄金期,而3岁前的孩子都是按照月龄计算的,所以这里也是按照月龄说的。

自己家孩子最初进入早教机构是孩子20个月时,也就是1岁半到两岁之间。

自己认为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合适的。

其次,上课学到了什么?

别让错误的早教观念毁了你的孩子(上过早教的孩子到底有啥不同)(1)


我们在早教机构上了两年多的课,上到幼儿园的亲子班开课才停课,那这两年我们上的早教程内容主要有:

1、运动课(主要课程是运动课,2年多一直在坚持上运动课)

自认为最有效果的还是运动课,课程设置比较科学,孩子的参与度高。

对于幼儿来说,即使是在幼儿园,也是讲究游戏教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对于3岁前的低龄幼儿来说,也是如此。

课程内容大概有:幼儿间的互动与交流,集体游戏,大器械,精细动作,孩子模仿观察,前庭觉、本体觉相关的感统训练。

举个例子:

幼儿间的互动就是指:老师歌唱或者游戏导入,引导孩子上课,通过互相介绍,打招呼等方式引导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

集体游戏有特点的有:彩虹伞的多种玩法,亲子参与模拟小动物走走停停,模仿开汽车,开轮船,模仿刮风,下雨场景等。(总之弥补了家庭成员少的不足之处)

大器械:单杠,索道,滑梯,海洋球,独木桥等提前布置好,能锻炼孩子的秩序感。因为游戏形式进行相对于说教也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精细动作:二指捏,三指捏,锻炼手指力量,会有专门的教具。(可以在某宝上搜一搜蒙特梭利早教教具,相关玩具很多,我们就买了不少)

感统训练:大龙球,秋千,还有一些老师比较专业的教学比如翻滚,家长腋下翻身。(自认为感统训练还是比较重要的,而且专业一些)

2、音乐课(频率没有运动课多,基本上艺术课开课后就不在上音乐课了,比较适合低龄幼儿)

根据音乐的旋律,选择一些不同的教具,锻炼孩子的节奏感。

方式:孩子坐在家长的双腿上,或者抱着孩子。(自认为相当消耗家长体力)

3、艺术课(两岁半左右开始上课)

主要是为幼儿园上学打基础,一节课类似于幼儿园的亲子课程,区别不大。

4、科学课(上的不是很多,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适合大龄幼儿)

最后,上的这些课到底培养了孩子哪些能力呢?

  1. 社会交往能力,这是我们去早教机构的最初目的。
  2. 多方面给孩子大脑以刺激,促进孩子脑部发育。
  3. 规则感和秩序感。
幼儿不去早教就输在了起跑线吗?


别让错误的早教观念毁了你的孩子(上过早教的孩子到底有啥不同)(2)


对于这个顾虑,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回答是不,幼儿早教和孩子发育关系真的不大。

怎么判断家长需不需要去给孩子报早教班呢?答案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才是主要原因。

  • 如果孩子有一个阳光向上的,同伴充足的成长环境,那我建议孩子还是采取散养的效果会更好。
  • 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是长辈带或者全职妈妈带,处于封闭环境中,没有同龄人相处(城市中这种孩子真的很多),那建议孩子去上早教班。

孩子在3岁前大脑发育近乎完成,这个理论相信每个现代父母都知道,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也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其实,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有一个隐形的老师。

不难发现,到了某一个阶段孩子就会突然掌握一项新技能,很有可能并没有人教他,这就是所谓的“开窍”

这个关键点有早有晚,而我们现在想做的就是希望在最恰当的时机让孩子“开窍”,也就是把握孩子成长的各种“关键期”“敏感期”

在孩子3岁前是有很多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的,比如语言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等等,抓住就是事半功倍,错过就是会造成孩子成长晚于同龄人。

对于早教的新认识!

为什么自己现在写了这篇文章,因为前几天有个前同事向我咨询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可以让大家借鉴一下。

我对早教的新认识:早教机构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早教不是幼儿园,每天都要去,家长把孩子送进去就离开。

早教是带着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一个相对科学的环境。

早教让家长接触到更多的育儿知识,更多的同龄幼儿父母,我们可以对比,可以参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优点。

早教机构让你看到了自己养育孩子的不足之处,并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导。

带孩子去上早教是家长学习的过程,我们家长才是孩子最终的引路人。


别让错误的早教观念毁了你的孩子(上过早教的孩子到底有啥不同)(3)

所以,我们该纠结的不是孩子不上早教会不会被耽误,会不会输在起跑线。

我们该担心的是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养育者,自己的养育方式到底对不对,能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不要等到上了幼儿园入了集体生活才发现问题。

所以,及时去和同龄人对比观察,如果孩子开心,快乐,阳光,懂事,合群,真的不用担心太多,做一个称职的父母才是关键。

本人是一名80后宝妈,全职陪伴孩子4年,有一定的育儿经验,期待和大家分享与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