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京最新要求(环京上班族各有高招)

  11月开始,外埠车辆再想进入北京六环以内和通州区需要按照新政来执行。尤其是住在北三县燕郊、大厂地区的人们,在一年12次84天的进京证限时外,要进京该怎么办?为了方便出行,不少朋友早已各出高招儿了……

北京进京最新要求(环京上班族各有高招)(1)

  轮流用证

  安全、高效、省钱

  新政实施后,有人联合同小区的居民商量了个方法:同是外地车牌的四户居民,轮流办理并使用进京证,居民们搭伙进京。“这个法儿好,每辆外埠车每月办一次进京证能开7天,4户轮流办,这一个月的进京问题就解决了。”“这样4台车并成1台车,堵车的问题搞不好也顺道解决了!”小区群里的邻居表示同意。当然,每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上班时间不固定的,也有考虑4合1会超载的。但大多数居民还是认可这个方法。甚至有居民算了一笔账:新政实施前,自驾每天油费大约10至15元,高速过桥费15元,加上停车费20元,一天下来要50元左右,现在四家拼车,均摊在每户才10几元,而且大家都是司机,可以让状态最好的一位开车,非常安全。

  建群互助

  一起拼车,顺路回家

  也有人在新政实施后,暂时放弃了开车进京,而选择拼车通勤。“孔雀城诚信五元拼车群”“学府澜湾、潮白家园拼车群”“英国宫1-9期拼车群”各式各样的拼车群都几乎满员,群里都是需要拼车和提供拼车服务的人,有人干脆把微信名改成“下班了,有拼车回家的吗?”因为拼车的人多,所以很多拼车位需要大家来抢,谁抢上算谁的。拼车方式几乎一致——车主发布信息,有意向的人电话或者加微信联络,价格5到10元一位。“不过群有群规,爽约也要支付车费,否则就会被群主拉黑,以后约车都困难了。”从10月底开始,突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拼车群,原来大家都是同样的想法。“拼车,价格比快车便宜,效率比顺风车高,速度比公交车快,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了。” 建群互助,拼车上班回家,相比其他进行方式更方便。

北京进京最新要求(环京上班族各有高招)(2)

  自驾接驳

  选好停车场是关键

  5点30起床,5点50分从燕郊首尔甜城开车出发,沿燕顺路一路向南,经化工大街、迎宾路、京榆大街,全程10.7公里,14个红绿灯,用时28分钟即可到达燕郊火车站,停稳车,进站坐上6点44分开往北京东站的火车,7点10分到站后,骑一段共享单车再换乘地铁,大概8点多就能赶到位于朝阳公园附近的公司上班。

  这是新政实施后,谢峰选择这种自驾 接驳的方式通勤。谢峰也算了一笔账:火车全程只要26分钟,票价9元,没有堵车风险,价格也算便宜。晚上7点到9点之间有三趟火车,最短22分钟,最长32分钟就到燕郊了,然后开车回家,还算顺。一天往返算下来,大概花40元左右。

  但这种方式最大的变数是,能否找到停车位。在停车场停车会越来越多,所以还得多摸索一些可以停车的地儿。

北京进京最新要求(环京上班族各有高招)(3)

  骑电动车

  换一种“自驾”方式

  也有不少朋友干脆选择骑电动车进京上班,停车方便、省钱,也不用担心堵车,能保证按时上班。但也有人坦言,骑电动车不如开车舒服,而且眼看着入冬了,担心极端天气。燕郊及大厂的一些电动车修理厂的维修工介绍说,近半年来,电动车的修理量翻了倍,尤其在夏季,电动车销量也直线上升,和不少前来修理车辆的车主聊天,十有八九是用电动车替代机动车通勤的上班族。

  公交出行

  自己制定攻略

  新政实施已经有几天了,公共交通也成了人们放弃自驾后的一项选择,有些首次选择公交的朋友,还会认真制定出行攻略。不过由于公交车的发车间隔时间较长、晚上收车时间较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等原因,未能成为大部分上班族的习惯性选择。据了解,目前为了满足东部环京居民通勤要求,燕郊进京方向已开通812路,813路,814路,815路,816路,817路,818路以及930路公交车,分别开往国贸,大望路,草房,潞城等地与地铁接驳。轨道交通方面,每天早上6点44分有燕郊火车站开往北京东站的列车,全程耗时26分钟,票价9元,提前一天就可以订到票,也是一种出行选择。不过由于北京东站距离最近的地铁站仍有1.5公里至2公里的距离,并不是大家的首选。

北京进京最新要求(环京上班族各有高招)(4)

  专家建议:

  应鼓励公共交通出行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朱涛说,显然,新政实施之后,环京上班族们没有被困住。公交优先、网上拼车、接驳换乘……城市硬件的逐步完善,为他们选择多种出行方式提供了便利。不过,也应该关注到新的出行方式带来的新问题。一方面要解决拼车“一位难求”的问题,同时还要对拼车等方式要进行统一管理,约束司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更不能让乱要价、超载、逆行等“黑车”的乱象出现。朱涛认为,不妨优化线路增设定制公交,以“人满即走”的形式替代私约拼车的形式,保证司乘安全和净化拼车环境。但增开“定制公交”,还需要交管、城管、消防、公交等各方力量协调,不能“想当然”。“从政策出台的角度来看,还是鼓励上班族通过公共交通出行。”朱涛表示:近几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尤其是在“副中心与北三县要协同发展、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的要求下,过境交通需求旺盛,因此更需要坚持公交优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