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

文/王健 周渤海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1)

编者按:前两天,”集邮博物馆“注意到了一篇题为《一枚信封 一页信纸 一段佳话----一名师范生与梅兰芳大师的书信故事》的文章,感觉是一篇值得给大家推荐的佳作,经跟”智慧女神的猫头鹰邮票“公众号和作者联系,他们同意本公众号转发,谢谢!望邮友们喜欢这篇有关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事!

*****************************************

一枚信封 一页信纸 一段佳话----一名师范生与梅兰芳大师的书信故事

王健 周渤海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2)

梅兰芳彩墨画像邮票

全国集邮联会士、国际邮展评审员施邑屏老师不但喜欢集邮,年轻时更对京剧情有独钟,为此还专门学习过乐器京胡,曾与父亲一起在上海看过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专场演出,每每想起,都意犹未尽。亦因为这一情节,在一次邮市之旅,偶然发现了一枚装有信笺寄给湖南剧院转交梅兰芳先生的信。于是毫不犹豫将其购下收藏,一晃儿已是30载。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3)

司少周寄给梅兰芳先生的信

此信封使用的是湖南师范学院的公函封,右下角地址栏印有手书的“湖南师范学院”6个字,据网络信息,校名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现如今该校已经变更为湖南师范大学。

因是市内平信,寄信人在信封左下角贴了一枚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所发行的面值4分肖像邮票。邮票发行时间为1956年11月12日,邮票上盖销的时间为1956年12月13日,信封背面落地戳为1956年12月14日。从所贴邮票可以看出,当年在邮局里可以随意就能买到当期发行的邮票,也因那个年代普遍生活困难、收入不高,没有太多有雅兴的集邮者罢了。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4)

梅兰芳先生演出剧照

梅兰芳先生常居北京,寄给先生的信为何到了湖南剧院呢?

时间还要追溯到1956年12月5日的晚上11时,彼时的梅兰芳先生率领他的京剧团和江苏省京剧团到长沙公演,同来的还有梅夫人、姜妙香、王少亭、刘连荣、梅葆玖等110余人,阵容可谓强大加庞大。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专程前往长沙火车站迎接。

梅兰芳于12月10日作首场演出,演出地点正是湖南剧院。当年的演出连演20日,共有4万余名梅兰芳戏迷近距离欣赏到了梅兰芳先生卓越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当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梅先生的演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粉丝”,那热情不亚于现如今所谓的一线大牌明星的演唱会。用“一票难求”来形容绝对不为过。这里面就有一位来自湖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司少周,他曾居住于湖南师范学院一舍一O八号。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5)

湖南师范学院信笺

抽出封中的信笺,细细读来,往事悠悠犹如眼前。

亲愛的梅先生:

一个月以前我从“长沙日报”上知道您要来长沙演出,心里非常高兴,迫切地等待您的光临。今天您己经来了,并且第一次与长沙观众见面,献出您的高超艺术给毛主席故乡的人民,这是我祝贺您的成功演出。

我是个京剧的爱好者,虽然我看戏不多,然而我从各种杂志看到很多京剧的介绍,浏览了很京剧表演的图片,当然我从图片中也认识了您。我是土长土长在湖南的,今年来长沙是我生第一次,可喜的是您也在今年来长沙演出,所以想一定看看您的戏,正像我平常说的一样“看一眼梅先生的戏,死了都干(甘)愿”,老早我就筹备了买票的钱,在您来长沙之先,我就登记了要买您的票,哪知看戏的人多,原来登记又作了废。我们学院集体购票也要减半,我也被减掉了。据说过河来购您的零售票要带棉絮等!我想我一个学生哪能放弃学业去等票呢?所以我诚恳地要求您为我备一张票,那将是我永生所不忘的幸福。您能答应我吗?我冒失地寄信给您,您不怪我吧?

祝您好

湖南师范学院学生司少周

1956.12.12(盖四方名章)

信件寄到剧院后,正是梅先生演出渐入佳境之际,有剧院工作人员专程送上来信,我猜测当年寄信者绝不止司少周一人。

熟悉梅先生的人都知道,梅先生是一位谦虚谨慎的人,也是一位讲信用的人,这些可以通过常常参加义演支持慈善事业或教育事业可见一斑。在他的眼中,艺术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对于一位喜爱京剧艺术且是未来教育工作者的学生的求助信,梅先生怎会拒绝了事呢?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6)

秘书给剧院经理的留言

梅先生请许源来秘书妥善处理司少周的请求。从信封背面的记述可见:请田经理在最后那天戏内照顾他一张票。许源来12.15

封内信笺下方也有许源来秘书手书:己购给票一张 接待办公室 12.24。

从信封乃至信笺都表述的异常清晰,在公演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0日最后一场演出中,当时还是师范学生的司少周如愿以偿亲眼目睹了梅兰芳大师炉火纯青的梅派京剧表演艺术风采,圆了他“看一眼梅先生的戏,死了都干(甘)愿”的梦想。因查询不到寄信人司少周的信息,粗略估算如今已是80高龄,想必,一封信圆梦梅大师演出必定成为他记忆一生甚至每每传送的佳话。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7)

梅兰芳逝世一周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

这封信也见证了梅先生好善乐施、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pin)一笑、一字一腔,都是美、都是戏、都是艺术。生活里更是如此,难道不是吗?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8)

作者:王健先生在给小学生讲邮集

【作者简介】王健,1992年集邮,以体育专题为主,曾编组《排球》专题类邮集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首届奥博会、参加2018兰州中华全国专题•航天专项邮展获大银奖。承办2019中国世界邮展非竞赛类——中国家选拔展(总征集员),并经组委会选拔100框中国家书邮集展品参加2019中国世展。倡导书信类集邮推动者。

曾任中国石油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见习评审员、国家级征集员、中华全国集邮联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石油集邮》会刊副主编,辽宁省职工集邮协会会长,辽河油田集邮协会秘书长等职务。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9)

作者:周渤海先生

【作者简介】周渤海,1986集邮,涉足专题、邮政用品、邮政历史等类别收集及邮集编组。专题邮集《猫头鹰》两获全国邮展镀金奖;《长颈鹿》《驯鹿》《前民主德国“德中友好月”邮票》多部邮集获北京市集邮展览金奖、大镀金奖。

周先生现为全国公安文联集邮协会秘书长,省级邮展评审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八届理事会宣传委员会委员。《公安集邮》会刊主编,公众号“智慧女神的猫头鹰邮票”独立撰稿人。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封给梅兰芳的信(一枚信封一页信纸)(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