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逼疯那么多人的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逼疯那么多人的垃圾分类)(1)

今天是上海市垃圾分类条例实行的首日,近半个月以来,垃圾分类的热点新闻屡次上热搜,不少市民纷纷表示快被逼疯了,“湿了的纸巾是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我家猫狗拉的粑粑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

而这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规定,现在乱倒垃圾不仅会被你家小区的物业通报,还会面临最高两百元以下的罚款。即便你是来上海旅游的旅客,也在履行名单中。

垃圾分类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逼疯那么多人的垃圾分类)(2)

垃圾分类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逼疯那么多人的垃圾分类)(3)

那这条新规这么严厉,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还记得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时,许多人都在担忧能不能实行,现在已经10几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慢慢习惯去外面买东西的时候带上袋子。虽然“限塑令”效果没有预期那么明显,但是却实实在在改变了我们一些生活习惯,为环保贡献了一点力量。

其实垃圾分类,在其他国家已经实行多年,像日本、韩国,无论大人小孩都有具备一定的垃圾分类意识。曾经有一个节目尝试在日本街上寻找垃圾桶,走了好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询问路人为什么街上没有设置垃圾桶时,他们很自然的回答,一般出门都会带一个塑料袋在身上,把在外产生需要扔的垃圾带回家里进行分类处理。去过日本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撇去我们对日本的固有看法不说,它们的街上真的很干净,也几乎没有环卫工人。

其实垃圾分类的本质上是为了更好的对垃圾进行回收,如果我们直接把垃圾都扔在一起,可回收的部分会非常少,最后只能全部进行填埋或者焚化。这会对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塑料盒需要1000年才能完全分解,在此期间不仅会对土壤造成二次伤害而还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如果我们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的可回收部分,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再生能源,像我们常见的纸巾原料是木材,而一棵树要经历多少年的生长才能成为制纸的材料,而这时如果我们把用过的纸制品进行很好的回收,便能生成更多的纸制品,促进原料的循环利用。

那么,垃圾分类到底要怎么分呢

其实很简单,小编教给大家一个口令。

垃圾分类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逼疯那么多人的垃圾分类)(4)

猪能吃的就是湿垃圾

猪不能吃的就是干垃圾

猪吃了会死了就是有毒垃圾

买了能换钱养猪的就是可回收垃圾

其实,小编觉得垃圾分类是一种生活习惯,当你慢慢习惯了,就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同时现在垃圾分类正在逐渐向各城市实行,小编觉得除了加大社区和媒体的宣传力度,学校也应该增加像思想道德一样,开展有关环保意识的课外课程,从小抓起,不仅为我们有更好的环境,也是为了我们有更好的明天。

垃圾分类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逼疯那么多人的垃圾分类)(5)

本文章原创首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